小县城的二胎时代,你心动了吗?

昨天给朋友打电话,原本是想要打听关于夏令营的事情,没想到,她后面说的话,简直让我惊掉了下巴。

“小罗马上回来生二胎了,小凤7月份已经生下了二胎,小文和阿梅也都怀孕了,这一波同学里面,就你还没有动静。不知道吧?”

我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当中,曾经说过:“打死都不生了”的同学和玩伴们,都悄无声息地怀孕生子了,果然是猪年扎堆生宝宝啊。

小县城的二胎时代,你心动了吗?

01 二胎是大多数育龄妇女的选择

小文是学霸,211研究生毕业。最后走了引进人才到了市里,直接给分了一套房子。她怀二胎,我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其他几个同学,据我所知,她们都不太符合生二胎的条件啊。

小罗远嫁南疆,老公家的条件远不如自己家,当初她的母亲极力反对。但是小罗坚持,貌似在南疆过的也挺好的,不是在晒娃,就是在晒美食。因为自己和老公都是0型血,孩子容易发生溶血性疾病,老大如此,但是还是要了老二。

小凤家庭条件也挺好,在金融机构上班。头胎的时候,发生大出血,经过抢救才转危为安。我回家看父母的时候,曾经碰见了她。问她还要二胎吗,她斩钉截铁地说:“打死都不生了。”

阿梅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闪婚,婚后就生了孩子,而老公去了外地做生意。曾经很长时间,阿梅老公都不拿钱回家,她也不知道老公在做什么。我们都劝:“阿梅,你赶紧长点心吧。”但他却一直不以为意。后来,很久没有聚过,再次听到她的消息,就是怀孕了。

我仔细地全了算身边的同学朋友,发现二胎,已经在身边育龄妇女中占据了大多数。没钱、没时间、身体不好,依然挡不住二胎的遍地开花。

小县城的二胎时代,你心动了吗?

02 小城市/小县城更有二胎的优势

小县城/小城市才是二胎时代的引领者,大城市则是结婚率低迷,离婚率高涨,生育意愿不强甚至不生。我仔细分析了下原因,发现,小县城还真的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

大学的时候,有一门叫做《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老师给我们介绍过费孝通。说费孝通有一本叫做《吴中四镇》的小书,如果当初建国时期采用费老在《吴中四镇》的发展思想的话,我们中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不无惋惜之情。

首先,小县城的房价是一大优势,虽然全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但是总体来说,小县城和小城市的房价大概只占到大城市的1/3。就拿我们小县城来说吧,虽然人均工资才3000+但是房价也就3000多,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平米的房子,这是在正常不过的房价了。

其次,小县城/小城市虽然收入整体不高,但是生活成本却可以直接和农村划等号。就拿我那些生了二胎和即将二胎的同学们来说,他们都出生农村,家中父母基本都是农民,家庭至少有30亩以上的耕地、一个1亩左右的宅基地,有了这2样东西,每年都有吃不完的大米和新鲜蔬菜瓜果。

最后,小县城/小城市生活环境好,压力小。小县城/小城市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工作环境,大多数都比大城市好很多,工作压力小,生活幸福指数比较高,二胎生育意愿自然会比较强烈。

小县城的二胎时代,你心动了吗?

03 生育才是人类延续的根本

在知乎上,不生二胎,不想被割韭菜好像已经成了政治正确。很多微信公众号也在鼓吹生养不易、孩子没人带、生育影响事业,殊不知,在全国这个大盘子里面,北上广深毕竟只有4个,如果把北上广深比喻成欧洲,那么小县城和小城市无疑就是非洲了。

放眼全国,小县城和小城市的人口绝对碾压北上广深,民间有句话:存钱不如存人。这是智慧啊。有了人,不光是有希望,人长大了,还是能赚钱,带时候,钱自然就来了。这才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经济是什么?在动物世界里,根本不存在经济两个字,在人类世界里,如果你把生育当做经济学来做计算,只考虑自己活得精致舒服,那经济这个东西,早晚会随着人类直接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