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位於安徽省績溪縣嶺北的上金山,是一座背山面水呈“金”字形狀的小山村,地勢高峻、重山圍繞,以盛產“金山時雨”茶葉而聞名。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金山時雨”原名金山茗霧,是徽州上品綠茶之一,創牌於清代道光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首由上莊餘村人氏汪立政,在上海開辦“汪裕泰茶莊”專營此茶始,“金山時雨"這個藏於大山中的深閨佳秀終於走入人們的視眼,並逐漸為世人所熟知。其後金山時雨更是作為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的貢品而名聲大噪。據說績溪上莊著名學者胡適也極其喜愛這款產自故鄉的綠茶,不僅自喝,而且也常將金山時雨作為禮物饋贈給國際友人。

金山時雨外觀狀如銀鉤,細若雨絲,於每年的穀雨前後採摘1芽2葉經殺青、揉捻、炒乾等工序精製而成。其泡開後茶葉舒展如盛開的蘭花,妙曼多姿。湯色清亮綠潤,獨具醇和持久的花香之氣,且回味甘甜,深得廣大愛茶人士的喜愛。對於這種家鄉嶺北的名茶,一向自詡好茶的我,自然也是如數家珍、瞭然於心。因此前幾日,當我弟弟約我同去績溪上金山的裕泰源金山時雨貢茶基地看茶品茗時,我欣然同往。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位於績溪餘川村的上金山,亦稱上溪山,是黃山山脈向東延伸之大會山的主體,海抜千餘米。上金山距績溪縣城25公里,離黃山市屯溪區也不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這裡千山連綿、萬峰疊翠;溪澗幽壑縱橫,飛瀑流泉遍佈;山川靈秀、景色瑰麗;是皖南名茶“金山時雨”的核心產地。裕泰源金山時雨貢茶基地就處在上金山海抜近900米風景秀美的燈盞窩處。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車至上金山村口時,赫然呈現於我們眼前的上山之路,居然是一條原汁原味的山間泥巴土道。在十分疑惑中猶豫再三,我們還是不敢貿然驅車駛入,決定順著岔路口處的一條水泥路拐入村子,找村民確認一下。得到肯定答覆後,我們便駕車沿著這條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盤山土路,晃晃悠悠地蜿蜒而上。估計是山中信號不好的緣故,我們在導航顯示從土路入口處到貢茶基地山莊不過150米的距離中轉悠了很久,仍不見山莊的任何蹤跡。其間我們被路邊眾多可愛的毛竹筍和各色野花吸引,索性就放鬆心情,不慌不忙地頻頻停車觀景拍照,一路遊玩上山。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其實這樣的山間泥巴土路,不僅需要過硬的車技,而且對車子的要求也極高。底盤低的小車建議就不要硬上山了,否則磕碰一下,就不止是心疼的事了。但若是停車於上金山村中,再徒步一小時到山莊也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段山路比較陡峭,會很考驗個人的體力。但沿途山氣清新,景色秀麗,令人心曠神怡。漫步於這樣山花爛漫,翠竹悠悠的山路之間,既可以鍛鍊身體,又不會錯過山中景緻,兩美兼得,個人覺得也還是很值得經驗一下的。好在我弟弟的車技和他的車都很給力,在經歷一次這樣逼仄且高低起伏的山道中,艱難但順利的交匯車後,我們終於是進了基地山莊的大門。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一進基地,幾株紅豔豔的杜鵑花,正在山莊極其恰當的位置上燦爛盛開,驚豔了時光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主人頗為用心的設計理念。熱烈的繁花傳遞出基地主人的好客與熱情,讓我們這些來基地的人一進山莊大門就有了如沐春風的暖意。山莊中拙樸的青石板路在不知名的野花簇擁下,透出一絲淡淡的古意,整齊的茶林中,幾處別具匠心的徽派建築依山勢地形,錯落排列,恰到好處地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間,獨具韻味和氣場,讓人一望而心生歡喜。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坐在山莊最高建築的徽派長廊裡,青山綠樹環繞,舉目皆是青翠。淺抿一口主人用清泉水精心泡就的時雨茶,頓覺滿口生津,齒頰生香,精神為之爽利,身體彷彿也隨著這氤氳的茶氣輕靈了起來。

向來覺得茶葉絕對是天地之間獨具靈氣的尤物,而產於鍾靈毓秀之地的猶是。記得《神農食經》中就有這樣的句子: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深以為然。好的茶葉一定能傳遞給人大自然的能量。

上金山的茶園多分佈於海拔600至900米的高山山坡上,終年生長在沒有烈日侵曬的雲天霧海之中,天然環境十分優越,茶葉品質良好,但產量不高。近午時分,山中採茶人陸續收工歸來,我細問基地主人,得知一個人一天能採到的生葉不到十斤。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正午時分,我們在基地山莊吃了一頓豐盛且有著地道嶺北徽菜風味的午餐。山莊用在山坳中自養的農家土豬做成的紅燒肉,成了我們無法抗拒的美味,而久違了的柴火灶鍋巴飯,同樣香脆得讓我們胃口大開。大快朵頤一番後,我們在心滿意足中放下了碗筷。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午後依然閒坐於長廊中,面對長廊外狀如燈盞樣的小山,繼續品著香茗,慵懶的心思卻常常被眼前的美景抓起。廊下不遠處的茶葉加工作坊中,製茶工正在做茶,茶葉特有的清香隨著輕柔的山風,在周遭的空氣中瀰漫滲透,久久不散,讓人沉醉!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基地山莊的主人是一位經歷城市繁華之後,轉而崇尚自然的成功人士。自主選擇遠離世間喧囂,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樸生活,怡然自得,頗讓人羨慕,閒聊中我戲稱他是高居雲端之上悠然灑脫的神仙。

其實返樸歸真的生活也為現代時尚人士所追求。若能有這樣一處清幽之地,焚香彈琴、畫畫;煮茶靜坐禪修。或乾脆什麼都不做,純粹發呆也不失為人生幸事!但不是誰都有這樣的福報,平凡如我,也只能在偶爾的空閒,于山中小住幾日罷了。

臨下山之際,我們瞭解到裕泰源金山時雨貢茶基地除了種茶、做茶、賣茶之外,基地山莊也經營一些民宿項目,但因山莊主人偏好清靜、不喜過份喧鬧,重視原生態環境保護等原因,山莊一直嚴格控制著接待規模,一般一次接待不超過十人的樣子。其實這樣挺好,一則保護了自然環境,二來也保證了接待來人的服務質量。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吃茶去!在雲端上的貢茶基地,品味安徽績溪名茶“金山時雨”

告別基地下山,車行至上莊村橋上時,再回首相望茶莊,已然是“雲深不知處”矣!


我是一溪花香,感謝關注和支持我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