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別揭開那些活著的人們稱之為生活的華麗面紗:

儘管這都是些不真實的假象,

但卻模仿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而隨意地塗抹上顏色,

而背後潛藏著的恐懼和希望,是交織著不同的命運......

我認識這樣一個人,他曾揭開這彩色的面紗,他在尋找,

他迷失的心靈是如此柔軟,令他不懈追求著愛的歸宿,

但最後卻未曾尋到。"

——雪萊

1914年,"一戰"的硝煙在一次"意外"的刺殺中點燃,出生在法國,在德國讀大學的英國外科醫生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軍醫,親赴戰場從事情報和"外交"工作。

此時的他,早已"拋棄"醫學,投身文學的世界,並在戲劇界取得輝煌的成績,即使在戰火紛飛的異國他鄉,依然孜孜不倦地馳騁在文學創作的精神世界裡,試圖汲取一份讓他感到"安全"的心靈慰藉。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毛姆

此時,人到中年,毛姆在人生不惑之年裡,既"幸運"地終於找到"靈魂的伴侶"——外向、活潑的美國人哈爾斯,又不幸地反覆煎熬在世俗的異樣眼光與自我認同差異中,難以自拔。

或許在外界看來,毛姆的行為太過"渣":

畢竟一方面"成功"地撬了別人的牆角,與茜瑞生下女兒;

另一方面卻以"秘書"之名,堂而皇之地與同性伴侶相伴。

但是,就道德來說,他是"完美"的,娶了與其發生婚外情的女人為妻子,並按照世俗"規矩"留下後代,很好地完成了一個社會需要的模範"家庭"的標準。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毛姆夫妻

且以"秘書"的社會認同形式作為掩蓋,在世俗反對"同性戀愛"的道德要求上,適時地蓋上一層"面紗",做到了起碼的"正常",並在此後的日子裡,始終隔離大眾的視線,為此不惜遊歷諸國。

或許正是因此,在後世的諸多讀者和批評家的眼中,毛姆的作品始終帶著屬於人性複雜而矛盾卻光彩熠熠的特殊意味。

在那個動盪而混亂的大變革時代裡,毛姆想表達的"東西",是一種存在於"面紗"之下朦朦朧朧遮蓋了的真實人性:

炙熱而感性主導的純粹情慾;

冰冷而理性控制的駁雜之愛;

以及交織融合而產生的一切非感性,亦非理性"中性"的"情緒"。

毛姆把這些全部包裹在許多個叫做"愛情"的故事裡,裡面或許有各色的或禁忌、或正常、或自然的情慾與愛的表達,但就是沒有奢侈到不存在的"愛情"。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正如這本似披著婚外情、報復與救贖"主題"的《面紗》一般,這個靈感來自《神曲·煉獄》"偷情"故事,以及一個道聽途說的在香港的英國女人的故事交織而成的小說。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一切,根本與愛情無關,甚至無關所謂的"報復"與"救贖"的懸疑色彩與精神的昇華。

因為在故事裡的"主角"凱蒂,從一開始到最後的未盡結局落幕時,依然是那個

從一而終,既愚蠢又壞的"無知少女"。

如此,毛姆在《面紗》中想表達的其實就是最真實的"彩色人性",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更沒有絕對的真實與虛假,或許人終其一生都是帶著"面紗"而活。

終其一生,我們"需要"有幾張臉才能活得更好,就必然帶著幾層"面紗"才行。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報復婚外情最好的方法是"帶她死"?

情慾與愛都不算"愛情"

1919年,隨著"一戰"的滾滾硝煙熄滅,"功成身退"的毛姆,或許因為自己"熱愛"旅行,或許是想體驗"靈與肉"交融的美好,於是與"秘書"哈爾斯開啟了為期一年的"中國之行"。

正是在這次旅行中的美好體驗,為此後其代表作《面紗》的誕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養料,讓這個富有東、西方文化交融色彩的故事,得以填充堅實而有力的"肌肉"。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劇照

其實《面紗》的故事很"普通",講述的是一個叫凱蒂的"大齡"少女,因為虛榮與不甘而嫁給"愛自己"的丈夫,婚後陷入一段"虛假"的婚外情,然後被丈夫帶著前往霍亂之地湄潭府"報復",最後結果卻是丈夫死亡,自身得以"救贖"的故事。

就故事情節本身而言,頂多算是曲折而不走尋常路結局的"世俗大劇",正如毛姆擅長並廣受好評的戲劇及極具"趣味"的處理一樣,帶著獨屬於他的徹骨而不妥協的"反常理"。

但是,放在一個屬於東方色彩的,極端"地獄"般霍亂疫情環境背景裡的故事,就變得尤為真實而可怖,因為東、西方的文化從來都是相悖而處處帶著似是而非的相融。

於是前一半屬於西方文化的"婚姻故事",其本身就帶著一種適用於普世傾向的"情與愛"的表達與探討。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自小被"價值標準"教育的凱蒂,在她的眼中和思想中,婚姻從來都是帶著"價值"的人生必需品,用以衡量與比較的,唯有普世認可的地位、權柄與金錢。

或許這些看法會被稱之為虛榮,但是正如一個個社交季過去,都無法"挑"到合適丈夫的凱蒂,對剛成年就嫁與男爵丈夫的"嫉妒"一樣。

其實在那個時代自我標榜為"上層之家"的美麗小姐們,不管是迫於普遍的"規則",(當時女性一般沒有繼承權。)還是為了日後起碼維持"高水平"的生活著想,都必須順從如此"虛榮"的擇偶觀。

於是很顯然,最終選擇這個死氣沉沉"個子不高,一點也不強壯,又小又瘦"的細菌學家瓦爾特,除了出於"被趕出家門"的危機感,對妹妹的嫉妒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在他的身上,真的感受到了"被深愛"的驕傲。

或許,在故事裡毛姆想在瓦爾特的"愛"裡注入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帶著信仰般,"神化"的寄託之"愛"。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正如故事裡最經典的一段: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力、庸俗,然後我愛你。

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跟我結婚。我愛你如此之深,這我毫不在意......


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被賜予機會愛你就應心懷感激了......

一個丈夫的權利,在我看來卻是一種恩惠。"

說到底,這其實根本算不得是普世的"夫妻愛情",而是單方面不求回報的"乞戀之愛"。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於是在凱蒂忍受不了,被主動誘惑著開始婚外情的時候,屬於妻子"情慾"必需品的部分,才開始真正加入在這段婚姻裡,讓作為妻子身心必備的"情與愛"得到滿足。

或許這些在普世的道德上是必然被詬病甚至唾棄的,但是於凱蒂而言,在婚姻中丈夫不能帶給她的"情慾"需求,讓她難以忍受,變得鬱鬱寡歡,就自然向外去尋求一個"圓滿"。

但說到底,這依然是一種不道德的出軌,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看清一切的聰明丈夫瓦爾特,在凱蒂既定"結局"的選擇上,還是對她失望透頂,當然,更是對自己信奉的所謂"愛",絕望透頂。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正如故事後半,忍受不了湄潭府生活和丈夫漠視的凱蒂的質問:"你為什麼看不起自己?"瓦爾特的回答是:"因為我曾經愛過你。"一樣,這段從一開始就被看得清清楚楚的婚姻,本身就是錯的。

於是,被報復的婚外情,"帶她去死"的湄潭府之行,就成為回到"作為人"本性的情感平衡的必然選擇。

是的,或許到了最後,瓦爾特才真正說服自己,直面"真實":這段婚姻從來不是愛情,而是強求得到的脆弱不堪的"愛"而已。

然而:

"有時對人撒謊是不得不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饒恕了。"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最後,咬"人"的"狗"死了

人生最後,給每張臉帶"面紗"才能活著

在文學界,大多數作家以及讀者們,對毛姆的"平均"作家劃分大致都落在不上不下的"二流"境地。

倒不是因為他的作品不好,而是他的字裡行間,總是如同一個普通的偏執狂在樸素而尖銳地講些大家都知道的瑣事,顯得藝術格局、行文技巧與創新度都稍遜一籌。

但是這本《面紗》卻似跳出這個以往行文的桎梏一般,開始走入一個"新"的世界,正如他在序言裡寫道:"我想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節而不是人物形象為契機發展而成的小說。"

這個披著"愛情故事"外殼處處被習慣性鋪墊隱喻的故事,即使主體被嵌入一個婚外情與報復到救贖的故事裡,仍然會在細細品味之下,露出毛姆式冰冷"手術刀"的無情剖析。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在故事裡,瓦爾特雖然在明面上顯得被自己說服,讓自己看清何為不是愛情的"愛",於是出於驕傲的本性,讓他帶著死志義無反顧地報復妻子凱蒂,帶她同赴霍亂疫區,試圖相互在對方"靈與肉"的煎熬、折磨下,得以平衡然後解脫。

因為聰明而洞如觀火的他知道,人性使然,凱蒂無知而愚蠢到"壞"的本性亦使然,只有如此極端的霍亂疫情境遇之下,才能得到"應有"的煎熬與折磨,以及毫無悔意地"求饒"。

於瓦爾特而言,早早看穿一切的他,為了遮蓋自己虔誠而神聖之心去"神化"心中對"愛情"的"醜陋"執念而帶上的面紗,終究不得不因為矛盾而煎熬的"心"而摘下。

一如他始終保有的幾張臉一般:

屬於本職工作上"嚴肅而專業的臉";

屬於自我取悅上"謹小慎微,傻兮兮討好的臉";

屬於希望破滅上"理性疏離,冷漠真實的臉"。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投射到現實來說,毛姆想表達的被"蒙上面紗的臉",其實就是我們都有的人性複雜的多面性。

在人生當中,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場景、工作、事件等等的時候,都不免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增減自己不同的"臉"。

甚至還為這些"臉"保險似的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尋求在"自我舒服"與"不得不"之間的平衡處事之道。

而故事裡,瓦爾特這些被刻意蒙上面紗的"臉",終究在生與死的衝突上,被毫不留情地掀開拿下,露出的,是那恍然大悟、心如死灰的絕望自我之臉。

因為到最後瓦爾特的死,並非意外,至於原因,以我的看法是傾向於"自殺"的。

因為即使從邏輯上來說,一個持續"健康"多日的細菌學家,也不會這麼巧在妻子攤牌"懷孕"的絕望時刻,正好感染。

所以最大的因由,正是他臨死前的那句:"死的卻是一隻狗。"

一般,是出於對居然"改變"似得到心靈的救贖"心安的藉口"的妻子的絕望。

《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報復和救贖,說明你太年輕

這個"人與狗"的巧妙隱喻,源自戈德•史密斯的詩《輓歌》最後一句。它的典故內容是:

一個好心人領養了一隻狗,起初相處融洽"各取所需",但後來因"不等的慾望"而結仇,於是狗咬傷了人,就在大家都以為人會死的時候,最後的結果居然是狗死了。

是的,最初單純不甘想洩憤,而報復作為"人"的妻子凱蒂的"狗"瓦爾特居然死了,死因自然是自作自受。

報復不成,反而讓凱蒂適應了絕境,且得到了自我"救贖",於瓦爾特來說,本就是極其絕望的事,何況是那一句面對質問之後,誠實的"我不知道"。

於是,最後被迫撕下面紗的瓦爾特死了。

在這個真實而殘忍的現實世界裡,有著"灰色"人性的人才能活。


寫在最後:

一直以來《面紗》帶給我的觀感是千頭萬緒的,如果拋開"情與愛"的部分,留下關於"人性"的探討就更加複雜且矛盾。

我們往往不想承認自己有很多"帶著面紗的臉",因為剝開太過真實的自己之後,難以面對不好的自己。

於是,《面紗》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次面對真實自我的"有趣"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