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早在二千多年前,"将军"一词就在我国出现了。不断发展变化,既是高级武官的职位,也用于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又是军政官员的名誉职衔,甚至作为爵号使用。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中,将军军衔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将作为将军衔的第一级别,仅次于元帅衔,只授予给粟裕、陈赓等10人,可见其评定标准有多严格,也反映出他们10人对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在长期的斗争中,十位大将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南征北战,打赢了不少战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们中有很多人曾多次负伤,甚至是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

1931年1月31 日,许光达在瓦庙集战斗中,胸部被炮弹片击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子弹头离他的心脏只有10厘米左右。由于战场上,医疗条件简陋,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尝试,弹片依旧没有取出来。

本打算将他送到上海去治疗,没想到上海那家医院却遭到了敌人的破坏。时间就是生命,许光达的伤容不得一点拖延。于是,组织决定,送许光达去苏联治疗。许光达的弹片才得以去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粟裕将军常年头痛就是因为曾经在战场上负伤严重。粟裕将军是从战士一步步升到将军的,可见他这一生经历了多少战斗。

1930年3月初,在富田战斗中,他被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留在颅内未取出。此后,头痛就一直伴随着他,在苏中时,陈毅还曾专门从上海请名医为他看病,都没能将他的头痛病医治好。

淮海战役时,他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他就让警卫员反复帮他按头。到最后,实在是受不了了,他就直接用冷水冲,以达到镇痛散热的效果。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粟裕将军的后半生一直饱受着头痛的折磨,直到粟裕将军去世后,在他头骨灰中发现了3片弹片,他的夫人楚青双手捧着3块弹片,终于才找到了丈夫多年头痛的真正原因。

不仅如此,粟裕将军左臂因为负伤而留下残疾;右臂在1934年负伤,弹头到1951年才取出,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伤势,其他一些稍微轻一点就更是多得数不过来了。

大将们为了革命事业受伤的故事比比皆是,伴随着这些战伤的,是一次次革命战斗的胜利,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果敢指挥,组织们都看在眼里,给他们提升职务,让他们能带领更多的战士,打更大的仗,取得更大的胜利。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新中国开国十大大将,在军中,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亦或是后来的解放战争,他们都有人担任着军级以上的领导职务。

比如说萧劲光在1937年2月任红5军团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王树声任职过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路军副总指挥。

经过抗日战争的发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代理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在广大的苏中地区,长期坚持与敌斗争。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还有一些大将,同时期担任兵团的、军区的司令员或者政治委员,甚至是参谋长等一些职务,都是指挥领导作战,为战场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年代,身居要职,身居高位,才有机会在中央的指示下,指挥我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下不世功勋。

比如说土地革命时期,几次反"围剿"的斗争,一些重要根据地的建立。再比如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军肩负重任,心系国家民族存亡,一方面,创建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通过各部队的协作,与老百姓的配合,采用多种战术有效地消灭敌军。一些游击战、伏击战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解放战争开始后,兵团性的战役就更加的多,粟裕也是这个时候,让大家看到了他的战略指挥艺术。经过那么多年的战场磨练,粟裕边打边学,自己提炼了很多军事知识。打起仗来因势利导,很容易就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劣势转为胜势。

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等众多关键性的战役,在保存我军力量的同时,摧毁了敌人的防御信心,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陈庚不仅在国内屡打胜仗,还在越南战场、朝鲜战场上建立功勋,这份经历,在大将乃至元帅中都很少。

凭借着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和战功,十大大将在军内、党内都担任着重要的具体职务。

他们大多分布在不同职位上,几乎涵盖了各大总部、各大军兵种,占据着军事要津。比如粟裕为总参谋长,陈赓为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萧劲光、王树声等都有任职国防部副部长,罗瑞卿在公安部任部长,许光达在装甲兵任司令员。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在长期的敌我斗争中,有的将领一门心思搞军事,在部队中只负责军事问题,比如徐海东、张云逸、王树声、许光达等,不是说他们完全不会政治工作,只是和军事才能相比,政治工作确实干得不怎么样,不如专门的政委干得好。

当然,还有几位也懂一些军事,但是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在政治工作上能力突出,见解独到,比如谭政、罗瑞卿他们。

由于敌我斗争形势严峻,干部紧缺,一些时候,一些军事主官就不得不身兼两职,军政一把抓,比如粟裕、萧劲光、陈庚等。

开国十大将身居高位,身经百战也久经伤痛,有一人情况最为特殊

最特别的是黄克诚,不仅能军政一把抓,还可以负责后勤工作,这在十大大将中,也是独一份,令人佩服。

正是因为这么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他们才得以被授予军衔,对他们来说,是肯定,也是责任,更是使命。

文/ST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