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的是文案?其实是人性,带你了解买买买背后隐藏的人性

这本书写的是文案?其实是人性,带你了解买买买背后隐藏的人性

台湾奥美受出版社邀请,做一个读书推广活动,写了一篇标题是《我害怕阅读的人》的文案。其中两句这样写道: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在跟别人交往时,没有存在感,脑袋空空的状态很多人都有过吧?我有过这种感觉,只想钻到地缝里躲起来。成年人的无知是可怕的,明知无知又不采取补救行动才更可怕,阅读是治愈“无知”的良药。

心口是不是被戳得刺痛,发誓一定要有存在感、绝不做“无知”的成年人。如果这是一篇推广书籍或者平台听书活动呢?你是不是也会毫不犹豫下单购买。

这就是文案的魔力!《爆款文案》是一本讲销售型文案的书。经过大量研究实践,总结出写出走心文案的一套系统和四个步骤。给我们提供了18种文案写作方法,准备了71个精彩案例,边给理论边给案例,活学活用。更有4篇范文解析,把走心的销售文案一步步拆解给你看,从中“偷窥”到文案高手的思维路径。有理论干货,又可以落地实操。

各位朋友,强烈推荐,小编可以一口气读完,连上厕所也带着。

文案销售产品有且只有4步,文案不能直接卖货,无非就是这4步出现了问题

1.标题抓住眼球。

2.激发购买欲望。

3.赢得读者信任。

4.引导马上下单。

全书就是根据这4个步骤做了顺序上的调整。先从文案内文2、3、4开始说,把1放到最后讲。

一、激发购买欲望:

1.1感官占领

方法运用:假设顾客正在使用你的产品,描述他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和心里的直接感受。

具体做法就是:耳朵听到什么,眼睛看到什么,鼻子闻到什么,舌头尝到什么,身体感受到什么,内心感受到什么,然后把你的各种直接感受描述出来,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感官也被调动起来,像通过VR技术自己体验了一把一样,体会到产品的美妙,购买欲望肯定会被撩拨起来。

精彩案例:美国广告人德鲁·埃里克·惠特曼这样写过:这辆车拥有宽阔如客厅的车厢(眼睛),观赏它那扇拱顶似的车门,准备享受少数特权者的驾驶体验。你周围都是华丽而芳香的皮革(鼻子)产自国外的硬木和昂贵的威尔顿羊毛地毯(眼睛),这辆车会显示出你独特的生活方式······感觉到了吗?当高达453马力的强劲动力召唤你释放它们时,你的肾上腺素正飞快地流过静脉血管(身体)。

成功关键:不再罗列自家产品卖点,而是假装自己是顾客,带着好奇心去体验这些产品,然后运用感官占领把感受记录下来,用走心的文案打动读者。

这本书写的是文案?其实是人性,带你了解买买买背后隐藏的人性

1.2 恐惧诉求

方法运用:恐惧诉求=痛苦场景(具体、清晰)+严重后果(难以承受)

找出读者的痛点,哪壶不开提哪壶,戳中读者痛点,让读者通过文字看到这些痛点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意识到要做出改变(下单购买)。

精彩案例:阅读台湾奥美这篇文案《我害怕阅读的人》,就是运用了恐惧诉求,读者读完只想直接冲到书架,把家里的藏书通通读一遍。读者会牢记那句:“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

1.3 认知对比

方法运用:A描述竞品:产品差+利益少 ;B描述我们:产品好+利益大

具体写法就是描述竞品在设计、功能、质量等方面糟糕,带给读者的好处少,甚至有坏处。竞品不好才能突出我们产品的好。这个时代,卖货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已经不够,还要拿竞品当参照物,显得我们产品好。

精彩案例:烤箱普通烤箱:无法植入烤叉,功能少,不实用。

我们的烤箱:特意360度旋转烤叉,能烤整只鸡和羊腿,外焦里嫩。

1.4 使用场景

方法运用:根据多场景(工作日、节假日)运用不通过的场景文案。根据读者一天行程,工作日和假日的实际需求,写出适合不同场景的产品文案。

精彩案例:蛋糕为了讨好小侄女,小王国庆带糕先生回家!

1.5 畅销

方法运用:大企业:直接列销量数据;小企业:描述产品热销细节现象,比如卖得快,回头客多或者产品被同行模仿。

精彩案例:榨汁机款式普通,售价298元之高,却长期占据销量榜前10.

1.6 顾客证言

顾客证言成功关键:挑选的证言,必须能击中客户的核心需求。

方法运用:挑选顾客证言的时候,就一定要挑选那些看起来很平静、客观描述产品的评价,可信度高,容易激发购买欲望。客户买东西一个跳不过的环节就是看客户评价,一味赞赞赞好好好的,可信度要打折扣。

精彩案例:杏子把软的杏子挑出来,洗净装盘,拿出一个最软的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的,汁儿迫不及待地破皮而出,在整个舌尖欢腾。

这本书写的是文案?其实是人性,带你了解买买买背后隐藏的人性

二、赢得读者信任

2.1 权威转嫁

方法运用:有两个要点:权威的“高地位”和权威的“高标准”,实在找不到权威就描述权威认同你的产品理念(俗称抱大腿)

精彩案例:锁,这是一把非常好的锁,很多人怀疑。但如下表述:公安局分析了2387起盗窃案,发现这种锁很少被撬开。 开始相信公安局的权威尽人皆知,有了这个权威背书,想不相信都难。“外援”找得好,信任以后离下单购买越来越近了。

2.2 事实证明

方法运用:公正客观列出产品事实,搞清产品卖点,再将这个链接到熟悉的事物上。

精彩案例:床垫0压力!生鸡蛋整个按入床垫而不破,这就是0压力的直观表现。

2.3 化解顾虑

方法运用:卖家传达的信息是:你担心的我们都为你考虑到了,各方面措施做得相当到位,一点都不用担心。没有了后顾之忧,除了下单就是下单了。

精彩案例:情趣用品网购情趣用品更担心被人发现,这种尴尬造成了顾客巨大的心里压力。老卖家的页面是这么描述的:我们和您一样痛恨隐私泄露!三重保密包装,捍卫您的隐私!快递单不写任何产品信息,只写姓名、地址、电话。

三、引导马上下单

3.1 价格锚点有必要解释一下锚定效应,心理学名词,认知偏差的一种。人类再进行决策时,会过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笔资讯(这成为锚点),即使这个资讯与这项决定无关。

方法运用:告诉读者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再给出我们的“低价”,读者自然觉得划算。

精彩案例:体检。现在开车,每年洗车、补漆、保养随便都要花2000元以上。 咱每年花2000元保养汽车,为什么不花798元保养自己呢?

3.2 算账

方法运用:两种思路:平摊或者省钱。平摊就是价格除以天数,算出用一天多少钱。省钱就是省水省电替代其他花钱项。

精彩案例:洗碗机:一台洗碗机正常用5年一生,以2800元的价格计算,每天只需1.5元。

3.3 正当消费

每次看到公众号上卖课程的文案,我都情不自禁地下单购买。从普通用户买成了VIP会员,看到好的课程就是忍不住下手。看着一堆堆学不过来的课程,我知道自己是冲动了。在消费上我一直很理性,为什么总是拒绝不了各种课程的诱惑呢?

原来我被“正当消费”引导下单了。

方法运用:我们要知道”正当消费“包括这4种:上进:思维学习提升、能力进步、人脉拓展、事业发展等。送礼:礼品送给好友、事业伙伴、家人用于感恩;送礼给心中的男神、女神,以俘获芳心等。健康: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风险,消除患病隐患。孩子: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品行端正、聪明优秀,有美好前途。原来刺激大家买买买的心理逻辑是这样的。怪不得说现在销售产品最多用到的是心理学知识。

买个包,奖励自己最近读了很多书;母亲节,买个按摩椅送给老妈;运动套装卖起来,增强体质,好的身体才能办大事;花5000块钱给孩子报个班值,提高数学思维......就这样一步一步被引导着买买买了,还买得高兴买得值,因为这些“正当消费”让人更爽快地掏钱。

精彩案例:护颈枕:我们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再枕头上渡过的。很多成功人士知道,成功的奥秘不只是懂得努力,也包括懂得休息。

3.4 限时限量

方法运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精彩案例:培训课:为确保教学质量,本次培训继续限额50人,但又有34人提前付款预订,所以仅剩16个席位,能不能抢到位子,看你运气了。

这本书写的是文案?其实是人性,带你了解买买买背后隐藏的人性

四、标题抓人眼球

4.1 新闻社论

方法运用:新闻社论标题=树立新闻主角+即时性词语+重大新闻词

精彩案例:篮球鞋:2017 NBA全明星赛上场鞋照全曝光,有1款今天6折!

4.2 好友对话

方法运用:好友对话标题=对"你“说话+口语词+惊叹词

精彩案例:分享课:《微信文案大咖战绩辉煌,周六线上授课》和《他写微信软文赚了1173万,愿意手把手教你文案秘籍——只在这周六》,这两个标题,你更喜欢哪个?你更愿意为哪个付费买单?一对比,两个标题立分高下。能吸引读者打开是第一步,否则其他的都是妄谈。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标题里字字藏着心机。怪不得说用5小时写文章,标题就要占掉3个小时。

4.3 实用锦囊

方法运用:实用锦囊标题=具体问题+圆满结局或破解方法

精彩案例:理财产品:你和老公总是存不下钱?央视理财专家给你3个建议

4.4 惊喜优惠

方法运用:惊喜优惠标题=产品亮点+明确低价+限时限量

精彩案例:净水壶:今天免邮|2.5亿人在用得德国净水壶,半价90元

4.5 意外故事

方法运用:A顾客证言式标题=糟糕开局+圆满结局

A精彩案例:我从小口吃,昨晚两万观众听我演讲,持续鼓掌5分钟

B创业故事反差标题:学历和职业反差、年龄反差、境遇反差、消费者回应反差

B精彩案例:奔弛汽车总监辞职卖烤串,半年月销从6万到30万。反差的标题提出一个个问号,让读者产生好奇,从而点开内文阅读,从而一步步完成下单购买的步骤。

五、范文解析

“偷窥”高手的思维路径,四篇精彩范文步步拆解,不怕你不明白,不怕你不会用。以上四部分讲操作要领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没有必要过分引用此处范文。标题决定打开率,确实如此。标题不好,连打开内文想法都没有更谈不上卖货。现在我们都习惯网上购物,可选择的购买渠道太多,买家普遍缺少耐心,怎么激发购买欲望变得非常重要,想买的心被勾起来才会有下单的冲动。购物时,总有一步是看客户评价的,如果评价好评价真实就会更相信一点,赢得读者信任至关重要。东西买是想买了,读者最后还是差一口气。我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呢?我要去别的地方再比比价格,没准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呢?引导马上下单,就是那临门一脚,踢出去,球进了。“您有一个新订单,您有一个新订单,您有一个新订单......”好的文案就是这样经过一个个步骤文字的精雕细琢变成了“印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