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如何带孩子云看展、居家培养创造力?

非常时期,怀念那些和大家看展、自在旅行的日子。

其实居家一样可以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及创造力,甚至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因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本质就是打破限制,超越固有模式。

网上也有许多虚拟展厅和课程,那么不论线上线下,我们该如何带孩子看展?如何欣赏、理解、谈论一件艺术品?如何培养而非扼杀自己和孩子的创造力?感谢我的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教育学系前系主任、荣誉退休的罗兰教授授权我编译整理并发表他的课件。

干货:如何带孩子云看展、居家培养创造力?

亮点:

体验西方美育的核心理念: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课件会启发、赋权给孩子与家长,助大家拿回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艺术家、创造者的能力,轻松转换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成长中,感受更多惊喜与力量,全面提升生命的品质。


干货:如何带孩子云看展、居家培养创造力?

背景:

艺术教育帮我们开启感知、理解、创造的能力,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它也是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让我们身心愉悦。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Education ,简称DBAE),含义为:一,要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领域之中,将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予以设置和讲授;二,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四门人文学科整合而成,具体涉及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

可见,美国很早就提出了创造性,要求思维的创新,因此这里孕育了科学上的一项又一项的突破、发达的创业与创意文化。

干货:如何带孩子云看展、居家培养创造力?

干货:

我们可以如何欣赏、理解、谈论一件艺术品?——6大步骤、33个问题(以绘画为例),全方位,全覆盖,每个问题都可以和孩子深入探讨:

一. 描述:

  1. 你在这张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2.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幅画?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词?
  3. 这幅画展示了什么?
  4. 你如何描述图片中的线条?颜色?
  5. ​你如何向一个没看过这幅画的人描述它?
  6. 你如何描述画面中的人物?他们和你有什么相同/不同?
  7. 你在这幅画中辩认出了什么?

二. 关联:

  1. 这幅画让你想起什么?
  2. 这幅画和我们刚才看到的画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 这幅画与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同?
  4. 你对这幅画的什么最感兴趣?

三.分析:

  1.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的最大和最小的东西是什么?
  2. 哪些物体看起来离你最近?离你最远的呢?
  3. 关于这幅画的颜色,你能看出什么?
  4. 关于这幅画中的人物/动物,等等,你能看出什么?有关ta的生活,你能能看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说?
  5. 哪些颜色看起来更近?(更暖,更开心,……)更远的呢? 为什么?
  6. 这幅画中使用最多的颜色是什么?
  7. 你认为这幅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为什么?
  8. 你认为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幅画的?
  9. 如果他/她在这里,关于这幅画你会问艺术家什么问题?

四.解读:

  1. 你会给这幅画起什么标题? 【建议大家多多练习最后看标题及说明!】
  2. 如果可以的话,这幅画会发出什么声音?
  3. 有关这幅画中的人物,你能告诉我们什么?
  4. 你认为这幅画是关于什么的? 你为什么这么想?
  5. 想象你在这幅画里,感觉怎么样?【五感: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我尝到,我触摸到(质感)
  6. 你认为艺术家为什么创作这幅画?

五.评估:

  1. 你觉得为什么其他人应该(或不应该)看幅画?
  2. 你认为你父母看了这幅画会怎么说?
  3. 你给艺术家打多少分? 为什么?
  4. 如果你拥有这幅画,你会怎么做?
  5. 你认为这幅画有什么很重要需要记住的?

六.创作:

  1. 设计自己的问题
  2. 追随你得到的启发和灵感,创作自己的作品
干货:如何带孩子云看展、居家培养创造力?

扩展:

稍加一些想象力及灵活转化,把以上工具运用于欣赏其他艺术门类,或是看绘本、影视、去公园、游乐场、新的城市游览,甚至转换为游戏,等等。

Copyright©2020 Craig Roland,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Judy Penghua Zhu, All RightsReserved. 版权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