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謀士的鳳雛龐統其實浪得虛名

四大謀士的鳳雛龐統其實浪得虛名

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鬼才郭嘉、毒士賈詡,並稱三國四大謀士!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論是赤壁之戰、荊州經營、益州征伐,還是漢中戰役,諸葛亮都作為一個頂級謀士在劉備身旁,並且取得完美的結果。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更是託孤重臣、大放異彩,位列四大謀士之首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鬼才郭嘉跟隨曹操十三年!從創業之初,到曹操一統北方,郭嘉都是做為最重要的謀士,而且郭嘉是純粹的謀士,不像諸葛亮、荀彧很大一部分精力在政務上。官渡之戰郭嘉更是大放異彩,無愧鬼才之名。

毒士賈詡歷經曹魏三代,雖然沉默寡言,但一言傾國、一言傾城。賈詡每說一句話分量之重,基本直中要害,雖然話少,但要比說話造成的影響怕是無人能比。稱為毒士,那是實至名歸。

那鳳雛龐統憑什麼和他們三人並列呢?

四大謀士的鳳雛龐統其實浪得虛名

第一,靠“吹”!

龐統其貌不揚,但是非常善於營銷自己!非常會“吹"!

三國時期還沒有科舉制度,靠的是推薦,因此,名聲非常重要。龐統知道得到名士司馬徽的認可,就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分量,二十歲邊跑去司馬徽那裡,拜在門下。龐統很能說,首次見面邊和司馬徽徹夜長談,徹底說服了司馬徽!司馬徽感嘆:“南州士子無人能和龐統相比!”這句評價可不得了,相當於說龐統是南方第一青年俊傑。

我們再看龐統平時喜歡幹什麼!龐統常常與陸績、顧紹等品評人物好壞。說白了,幾個空談客天天議論別人,就像我們茶餘飯後談論馬雲厲害還是馬化騰厲害一樣。龐統常常自評自己是王佐之才。

但大家發現沒有,陸績、顧紹等人是東吳四大家的人,龐統絞盡腦汁混進這個圈子,卻沒有得到他們認可,這是很說明問題的!熟悉的人不認可!

我們再來看看龐統鳳雛的名號的來歷,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一時一龍一鳳,和諸葛亮齊名。龐德公是誰?襄陽龐家的代言人!他要扶植自家青年子弟太正常了,東漢末年本身就靠家族,為什麼要給龐統取個鳳雛?無非龍鳳齊名。趁熱度炒作而已。

通過司馬徽的評價、自我吹噓、加上長期和大家族公子混圈子、龐德公再來吹一吹,龐統的名聲一下就起來了。

但是最熟悉他的東吳卻不買賬!孫權可不是昏君,真因為他其貌不揚就不用?

四大謀士的鳳雛龐統其實浪得虛名

第二,會鑽營!

龐統可不是被三顧茅廬請出來的,不像諸葛亮在等他的心儀之人。龐統在劉表、孫權那裡都應聘過,失敗了,不得以才投靠勢單力薄的劉備。

投靠劉備可以說是無奈之舉。

諸葛亮出山之後兢兢業業而獲得認可,龐統卻不一樣,被任命為鳳陽縣令後,故意搞得烏煙瘴氣來獲得關注,配合自己在襄陽地區的名聲一下便鎮住劉備。

就像一個新員工進入公司後並沒想著好好工作,天天想著怎麼一下抓住老闆的心。

四大謀士的鳳雛龐統其實浪得虛名

當然,會說、會營銷、會專營,不能代表龐統浪得虛名。

但當他獲得重任後一切就露餡了!

龐統一身,沒有什麼拿的出的成果。唯一流傳下來的就是獻計伐蜀。提出上中下三策!

這三策真的很高明嗎?上策完全是賭,賭贏了劉備快速獲得益州,但名聲全完了,怕是再也舉不起復興漢室的大旗,賭輸了全部賠上身家性命。中策不過是利用盟友關係坑殺一個關隘將領。下策更是等於白說。這計策郭圖、許攸應該也能獻出來吧。

我們再看看龐統的軍略,劉備整編了馬超和劉璋的部分軍隊後,面對劉璋是壓倒性優勢的,加上還有法正、張松這樣的內應,可以說劉備打劉璋應該是順風順水的。

結果呢!壓倒性優勢下,久攻不下。最後大名鼎鼎的龐統竟然死在了小小的額城。龐統表現出了什麼軍略之才呢?難道說是唯一一個在智謀上敗給武將的頂級謀士?

鳳雛龐統到底哪裡能和諸葛亮、郭嘉、賈詡相提並論呢?和魯肅、法正、荀攸相比也是差得遠,甚至比不過蒯越、李儒、沮授之類,實在是實力配不上名聲,和郭圖、辛評之流無異。

龐統,實實在在的浪得虛名!知人善任的劉備也有走眼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