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flyme很不错,系统自定义的鼻祖,在使用windows mobile系统时,魅族的自定义就受到微软的称赞。转到安卓阵营后,一如既往,在产品设计和系统设计上都像ios靠拢,不像当时其他厂家,魅族做了更深层的自定义和向ios学习,而非模仿。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Flyme系统的颜值从一开始就很美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魅族独有mBack按键,既能符合安卓的交互,又能和IOS一样

其他厂家更多是将安卓系统进行美化,把系统做好看,对于其中的操作逻辑,安卓系统是什么就是什么样。

魅族走的是另一条路,保留既有安卓系统的交互方式,自定义时不仅仅只将系统做漂亮,在使用方式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就现在安卓全面支持手势操作来看,魅族的自定义系统之路是完全正确的。

魅族的落败,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和高通解决好芯片侵权问题,导致手机在使用寿命中(一般2-3年)出现明显的系统卡顿,联发科的芯片无论是性能还是品牌形象都无法支撑魅族去完成自己的战略。魅族的发布会,无论是主持人的演讲,和邀请明星嘉宾,都没有同行小米的模仿痕迹,也没有O/V的电视硬广告,在网络舆论上也被认可。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魅族的发布会一直领先同行,直到魅族不开发布会。

但是销量上不去,并不是说产品方向和布局不行,手机在核心的处理性能和系统底层上,实在不讨舆论喜欢。

外加YunOS确实和安卓没有多大的区别,有套娃的舆论口水战,全是低端手机选用,对于魅族而言,压根没顾及到用户对魅族的品牌认识。在几款旗舰手机销量大打折扣之后,魅族最终沦为九线品牌。如果魅族能够早两年用上高通芯片,现在的市场份额也不至于少到被市场忘记。

刷机时代,更让人惊艳的应该是MIUI吧,向IOS学习的UI,每个版本都会加入用户渴求的功能,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团队,一经推出就受到用户高度赞扬。同时期,腾讯和百度都推出过刷机包,都没能活下来。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最新的MIUI12,一如既往地美

MIUI,完美,好用,功能对用户贴心。这些说的是MIUI在加入广告之前,加了广告之后,还是那么贴心(广告绝对及时),贴心到我总是不太推荐小米的产品。在系统中加入硬广告对小米的杀伤力太大了,一股低端商品的味道。

品牌形象低端,产品卖不上价,利润少到为负,面对华为带起来的高端潮,小米进军高端的路并不顺利。

首先让消费者心里打鼓的,就是系统的广告还有没有,但是众说纷纭,该相信谁呢?

百度一下,我的天,都到MIUI11了,全是如何关闭广告。

不说了,至少红米手机中的系统是没有希望把广告去掉的。至于雷布斯会不会让进军高端的小米系列去掉广告,不好说。现在小米也就小米10一款产品,等到小米推出第二款标榜高端的小米时,到时候系统是什么,估计以后也就什么样了。

相比MIUI12,我更期待小米11的推出。那将是小米在第一款手机试水高端后,对市场反应的最直接体现,沉淀下来的经验也是后来产品的主要特性。

MIUI12将动效玩出了花,现在越来越高的手机性能也支持这样的效果。但是到底有没有必要,能给用户体验带来多少提升,还需要过一段时间,等更多的普通用户使用之后,会有更多用户发表关于手机综合体验和看法。好看的动效需要更高的功耗,对手机的续航有多大的影响,值不值得开启动效,不是听一些媒体人评测一下就好了的事情。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应用图标就像游戏中的一个精灵,随着用户操作做出不同的动作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太丰富的动画效果会导致更高的能耗

出色的应用UI动效,确实很讨用户喜欢,能激起用户兴趣,远比死板冰冷的图标要人性化。

EMUI浓烈的商务范,UI图标用上金属配色,那个美感,也只有油腻的中年大叔能认可。

低版本的EMUI图标和三星的风格较类似,当年的三星Note7电池事件,华为应该接收了相当一部分三星用户,就系统UI而言,三星的用户没有太多转换成本。

华为在手机外形和系统UI上都是相当保守的,三星和苹果的一些设计,在华为手机上都能找到些影子。最为突出的就是华为mate10,不仅有物理指纹按键,还在屏幕上保留了三个虚拟键,是不是很鬼畜。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物理指纹按键和虚拟按键在一起是不是感觉很多余

到mate20时,已是全面屏时代,mate20保留了和iPhone X一样的大刘海,同时期的三星是挖孔屏,三星的屏幕技术一流,自己的旗舰级手机直接略过刘海屏,领先安卓阵营一代手机。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华为Mate20的大刘海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华为Mate30Pro依然使用大刘海,三星S20已经使用第二代挖孔屏了

在三星旗舰手机已经使用了挖孔屏的时候,华为的mate30仍然是刘海屏,并且依然是大刘海。在三星推出折叠屏手机后,华为推出了mateX,在设计上算是扳回一局。

华为发布的P40使用了药丸屏,至于前摄像头是不是非要用双摄,三星S20就没有用,足以说明,单摄像头就够了。前摄像头除了自拍和直播,使用场景还真不多。你不可能用前摄像头拍远景吧?给前摄像头加入广角真的有必要吗?可以肯定的是,使用频次不会太高。还有P40的屏幕挖孔,诺大的孔径在竞争厂家全是小孔挖孔屏的当下,确实减分不少。当然,P40的满溢屏幕的微曲面设计倒是不错,在手势操作体验上要明显好于纯平面屏幕,和曲面屏比起来,又好保护和贴膜。很好地契合华为宣传的要使用成熟稳定的技术。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华为P40的挖孔不小,同时期的手机都使用了小孔径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华为P40的满溢屏值得加分,特别适合手机操作

再说到EMUI10,比起以前的系统配色,华为的系统UI越来越年轻,配色更丰富,谁说商务人士就不喜欢时尚呢。

EMUI的UI不丑也没有美到代表了惊为天人,长处更多是系统底层的技术,方舟编译器加快系统底层代码的运行速度,独有的文件系统也让系统加分。

对于手机系统,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进行对比,第一个是底层系统,华为的手机底层使用什么系统,用户其实是感知不到的,更多是开发者要对自己的应用进行适配,获得更好的性能。

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把安卓底层的linux换成鸿蒙,对于用户来说仍然是个安卓手机。

第二部分是系统应用框架,能给应用提供多少系统资源,权限管理,应用开发成本。最重要的是应用开发成本,开发者所能得到的资源越多,系统的应用将会更加丰富。丰富的应用是系统生态的核心,也是吸引用户的必要条件,运营当然也重要,这得看手机厂家能投入多少资金来发展开发者和用户。

第三部分是网络服务,用户的数据如何存放,多设备互联是否智能,打开一个应用就可以控制电视、电风扇、查看冰箱温度、控制空调等等。这几乎是未来物联网的该有的形态。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多设备智能互联未来的趋势

出生很好的YunOS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到底是替代安卓,还是把自己打造成独立自主全国产的手机系统。但是底层基于linux,这足以否定国产的说法,再加上完全兼容安卓应用,到底用了多少安卓开源的代码,或者系统自己写了多少代码,激起的口水战的结论是,YunOS就是一个连皮都没有换的安卓。至于所谓的兼容,太玄学了。

风口之后(10)刷机时代有MIUI、Flyme、EMUI,谁记得YunOS

YunOS战略不清,和安卓太像几乎就是原罪

和安卓没有什么差别,手机厂家使用后要在市场公关上费口水,不缺钱,谁会用呢?

能拿到投资倒是可以用一下的,魅族就是。在魅蓝的几款机型上使用之后,很快就换成了安卓系统。其他使用YunOS的手机厂家都是些九线小厂,有多少投资就用多长时间,在安卓生态已经很完整的时候,YunOS的结局已定。

其实还有OPPO和VIVO的系统,它们更多就是把系统做得漂亮一点,没有太多突出的特点,总体上和MIUI很像,这就够了。

转眼间,现在已是物联网时代,系统更加强调设备的网络互联。小米早就在做智慧家居,小米之家的电器种类覆盖生活所用的各方面。华为在技术上是能在芯片级别进行DIY的公司,有自己的鸿蒙系统。flyme还是flyme,希望魅族在使用上高通的芯片之后,能力挽狂澜,找回巅峰时期的感觉。YunOS也改名AliOS,全面拥抱物联网设备,未来会不会出现在手机上,可能性真不大,毕竟市场容不下那么多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