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的名片

汾陽的名片

原東正街五號縣委縣政府駐地原汾陽縣衙門


汾陽個人信息:

中文名;汾陽市

英文名;

曾用名;瓜衍縣,茲氏縣,西河縣,汾州府,汾陽專區,汾陽縣。

民族; 中華民族。

性格;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崇文尚德,求實創新。

接頭暗號;0358

聯絡密碼;032200

區域面積;1179平方公里

屬內人口;42萬

經緯度; 東經111,751度,北緯37,27度

座駕專屬;晉j

家庭住址;山西省中部偏西,太原盆地西邊緣,西倚呂梁山,東瀕汾河水。

語言特長;軟綿綿好聽的汾陽土話。

市花;

市樹;核桃樹

喜歡的戲曲;晉劇山西梆子,汾陽地秧歌。

民俗雜耍;汾陽高蹺,大頭娃娃,旱船,推車,背棍,獅子滾繡球,霸王鞭,竹馬,跑馿,舞龍燈,跑彩車,煙火,社火,塔塔火,祭臺,花燈,雜技,魔術,皮影,鑼鼓。

區域交通; 汾陽市地理位置優越,自古有秦晉旱碼頭之稱,距太原飛機場100公里,交通以公路為主。太原至柳林高速公路、307國道橫穿市境中部,汾屯(屯留)、汾介(介休)公路溝通307國道、大運高速公路和南同蒲鐵路。汾和(和順)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與平遙古城直通,孝柳鐵路

區域山脈;主要山峰有石華崖、董家梁、牆板山、元寶山、薛公嶺等,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其中石華崖2043米,是市內最高峰

區域河流;域內河流為季節河流,主要有中部的峪道河、向陽河、禹門河,南部的陽城河;東部的文峪河、磁窯河等。其中文峪河最大,它與磁窯河由文水入境於孝義境內匯合注入汾河,水資源總量1.6億噸。

地標建築;

氣候條件; 汾陽地處黃土高原,屬渴熱帶大陸性氣候。冬夏風向更替明星,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短暫涼爽。

日照時間;全市日照比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601.3 小時

氣溫度;氣溫年內變化也比較大, 1 月份氣溫最低,多年平均為 -6.5 , 7 月份最高,多年平均為 23.8 。降水系數; 全市年平均降水 467 .2 毫米。 年降水日數,平均 77.8 天,春季一般 16.4 天,夏季 34.8 天,秋季 19.5 天,冬季 7.1 天。境內暴雨多出現在 7 — 8 月份。風霜係數;全市全年為雙主導風向。冬春季,西北風為主,夏秋季以東南風為主。全市年平均無霜期 179 天。域內動物;全市已發現的陸棲動物共140多種,其中鳥類100多種,有褐馬雞、野雞、啄木鳥、麻雀、石雞、雲雀、貓頭鷹等;哺乳類30多種,有金錢豹、狍子、野豬、獾子、石虎、麝、山貓、狐狸、野兔、巖松鼠、狼等。兩棲類有青蛙、蛇、蟒三種,爬行類有壁虎、蠍子、蚯蚓、蜈蚣等10種。

家庭成員

上級領導; 呂梁市

左鄰右舍;平遙古城,介休市,孝義市,中陽縣,離石區,交城縣,文水縣。

下屬成員;全市轄9鎮,3鄉,2個街道辦事處,杏花村鎮,賈家莊鎮,冀村鎮,肖家莊鎮,演武鎮,峪道河鎮,三泉鎮,石莊鎮,楊家莊鎮,陽城鄉,西河鄉,慄家莊鄉,文峰辦事處,太和橋辦事處,共有289個行政村,356個自然村。

成長曆程

汾陽市歷史悠久,周為古茲國,縣置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國屬趙,為茲氏縣。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地入秦,屬太原郡。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二年(221),置幷州西河郡於茲。西晉咸寧三年(277),陳王司馬斌改封西河王駐此,郡改為國,縣易名隰城。北魏太延中(435-440),改隰城為什星軍。太和八年(484),複名隰城,邑置西河郡,隸汾州。孝昌二年(526),汾州移治隰城仍領西河郡。天寶元年(742)改汾州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複名汾州。而治所均設隰城縣未變。
肅宗上元元年(766),縣名改稱西河,歷五代、宋、元。汾州治所在縣城亦未改。其間,宋置汾陽軍於縣。明洪武元年(1368),改汾州為直隸州,州治仍設西河,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萬曆二十三年(1595),升州為府,依郭設汾陽縣。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駐縣城。此前,縣名雖未以汾陽冠名,而俗以汾陽為縣別名。蓋以縣城居汾水之陽故。清康熙五年(1666)冀南道併入冀寧道,府縣遂隸。民國元年(1912)廢府。民國19年廢道。


194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設汾陽專區,行署駐縣。1951年,撤汾陽專區,隸屬榆次(晉中)專區。1971年劃歸新成立的呂梁專區。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汾陽撤縣設市。

資歷證書

中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平原綠化先進市,中國食品工業強市,山西省衛生城市,山西省園林城市,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創建文明和諧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山西省先進體育城市,山西省雙擁模範城市,山西省城鄉清潔示範市,中國第八,第十一屆中部百強市縣,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舉辦地。 山西省政府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文化體育設施

博物館;汾陽市博物館位於鼓樓南大街關帝廟內,成立於1984年,1997年遷入現館址,是一座依古代建築而設的綜合型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08件。

文化館;汾陽市文化館位於文峰街24號,建築面積2040平方米。

圖書館;圖書館: 汾陽市圖書館位於鼓樓西大街中段,於1979年掛牌成立,1999年建成新館,館舍面積3196平方米,屬一級公共圖書館。

公園;禹門河公園:位於市區北側,依禹門河市區段兩岸修建,是禹門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中的一部分,一期工程位於西河街道馮家莊社區北側,於2012年竣工,公園內有假山跌水、生態駁岸、親水港灣、小橋流水、汾州古韻、流雲水榭、林間閒趣、親水小廣場、疏林草地、氧吧林帶、亭臺樓閣等自然人文景觀,是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體育場;位於文峰西街,城市廣場東側,2012年完成改造,佔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32.16 ,設有標準8道400米塑膠跑道、1個人造草坪標準足球場、3個全封閉塑膠地面籃球場(2個訓練場地、1個標準比賽場地)、2個標準門球場、1個全封閉網球場和1個羽毛球館,各比賽場地內燈光音響設備齊全。全場觀眾席可容納1萬人,主席臺設有70餘人的席位,是廣大居民日常健身活動的開放性場地,是全市各類大型體育運動和競賽的規範化場地,基本滿足承辦省級以上綜合性運動會和全國單項高水平比賽的需要。

城市廣場;位於文峰西街和英雄南路十字路口東南角,緊鄰體育場,是由原來的汾陽公園改建而成,2013年投入使用,分地上地下兩層,地下為商鋪、停車場、人防工程,地上為綠地、噴泉和休閒活動廣場。

陵園;汾陽烈士陵園位於勝利街和英雄路交匯處,這裡長眠著為汾陽的自由、解放而獻出寶貴生命的67位英雄烈士。

域內特色

土特產品;汾酒,竹葉青,老白汾,白玉酒,汾州核桃,汾香小米。

特色美食;

汾陽之最;文峰塔,塔高84,93米, 為全國青磚結構之首, 世界青磚結構建築之中位立第一,中國最古老的貨幣之一“茲氏幣”;

旅遊景點;

著名的最高的青磚之塔,文峰塔就坐落在城區東面,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鑄的出生地,汾陽建昌村。塔高84,93米,不僅僅為全國青磚結構之首,而且在世界青磚結構建築之中也是位立第一,並且,是現存十八世紀初最高的磚結構建築,是世界青磚建築結構超高聳建築的典型。文峰塔是由明末清初明末進士汾陽大向善村人朱志俊集資修建的,共有十三層,第一層是觀音菩薩像,第二層開始,鼠,牛,虎,兔,每層貢擺一個生肖相,所以也叫生肖塔。曾有詩句形象的說道“文峰寶塔穿雲過,只距天門半步遙”。而且在2006年被國務院授予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由汾陽市政府開發為旅遊景點。並且配套建築了文廟,文湖成為汾陽市一個絢麗多彩的旅遊景點。

汾陽杏花村汾酒,不僅是全國白酒著名品牌,而且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酒文化旅遊景點,一個極有看頭的酒工業旅遊景點。其中杜牧的牧童遙指景點,竹葉青公園,太符觀,杏花村酒廠舊址,申明古井,詩酒天下第一牌樓,酒史博物館等等都是一個個不可多得,饒有興味,不可不看的酒文化旅遊景點。汾陽還有唐朝著名的汾陽王(郭子儀)紀念堂,還有賈家莊農業生態休閒旅遊園,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雙親陵墓也還完好的坐落在汾陽峪道河鎮,還有宋朝名將狄青墓也在汾陽,抗日英雄蔣三烈士墓坐落在冀村鎮唐興莊村,更有遍佈城鄉的五佛樓,南燻樓,海虹寺,關帝廟,聖母廟,龍王廟,五嶽廟,三結義廟,淨土寺,大悲庵,土地廟,子夏廟,壽聖寺,等等也可以值得一看。

太符觀,聖母廟,壽聖寺壁畫為元代,金代原畫,畫面優美,人物造型精巧,寓意深刻,栩栩如生。藝術價值極高。而且太符觀壁畫還屬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酒店;豐泰苑大酒店 汾陽國際大酒店 恆基大酒店 汾州大酒店 汾陽賓館 市區以外:賈家莊裕和花園酒店() 汾酒集團酒都賓館()

商廈;同至人購物中心、瑪玲商廈、雍和商廈、天愛商場、凌峰商場、汾州商城、通達大市場

醫院;山西醫科大學附屬汾陽醫院(三級甲等) 汾陽市人民醫院 汾陽市婦幼保健院 汾陽市中醫院

學校;汾陽中學校,呂梁師範學院,山西高級護理學院,

曾經的輝煌

汾陽有2600多年的置縣史,其中1600多年為州府郡治所。從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改州為府至民國元年(1912年)廢置,城區一直為晉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陽市區便是由原來的汾州府城、汾陽縣城發展而來。原汾州城是罕見的“五座連城”,由主城和東西南北四關城拱衛而成。四關城牆雖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實,甚至不少有包磚。這種獨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內王府、廟宇、寺壇等佔了大部分空間,越發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開闢生活區。久之形成了東南西北四個聚居區域。幾百年來,汾陽城一直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府城,王府、書舍、廟堂、大宅、富商遍地。明清汾州府城的基礎,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汾州知州朱贇修築的城垣。當時規模 “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二尺”即周長4522米,高10.7米,當時僅僅是土城垣,尚未包磚。城內原有西府街、府學街、太和橋街等9街和養濟巷、豆腐巷等18巷,有鐘樓、鼓樓、文廟、永和王府、慶成王府等古建,歷史、戰亂、天災、人禍,風雨飄搖了600多年的古城如今僅剩一些遺蹟可循。

汾州府曾經的下屬; 汾州府下轄六縣,一州。汾陽縣,孝義縣,平遙縣,介休縣,石樓縣,臨縣,永寧州轄(寧鄉縣) 汾陽縣,府治所。 古蹟遺址;汾陽市有古生物化石遺址、新石器遺址和70多處文化古蹟,其中省重點保護文物古蹟9處,有明代南薰樓、國內磚塔第一高塔文峰塔、金代建築太符觀、富神話色彩的馬刨神泉、貼金壁畫的聖母廟、保護完好自然景觀有三十里桃花洞、金鎖關等。古文化遺址有峪道河遺址,位於縣城北6公里處峪道河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周圍,該遺址所跨時代久遠,可分為仰韶、龍山、夏、商、東周和漢幾個時期;杏花村遺址位於縣城東北15公里杏花村鎮東堡村東北,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其間分為幾個自然形成或人為造成的階地,遺存豐富。根據獲得的層位關係及對其內涵的分析,考古上將其堆積形成分為八個階段,分別屬於仰韶、龍山、夏、商文化時期;此外,還有北垣底遺址、段家莊遺址、任家堡遺址、鞏村遺址。

拍過的電影;

歷史文化名人;唐朝汾陽王,郭子儀,唐時,宋令文與其子之問、之悌同為進士,詩、書、畫、各佔一絕,聞名天下。宋時,百勝將軍狄青以戰功由士卒升至樞密使,則體現了汾陽人文武兼備,勤奮進取的本色。明代數學家王文素以其畢生精力完成代表當時我國數學研究最高水平的《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孔天胤、朱之俊、曹慕堂以至清朝最後兩位進士常棣華、王式通均以詩文名世。現代還湧現出了冀貢泉、冀朝鼎、冀朝鑄、王文達、衛天霖、馬烽、等大批文化名人和史景班、許志奮、王展、成澤民等將軍,以及侯外廬,馮家升,王浚等等數以千計的博導,教授,科學家和博士,碩士精英。還有天津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秘書長馮育楠,天津著名男科醫院創始人曹開庸先生都是汾陽人,再還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著名演員張勇手,更有著名導演賈樟柯等也是從汾陽大地走出來的。著名相聲名家郭德綱先生的祖先也是從汾陽走出去的。據說在山西一次演出新聞發佈會上,郭德綱先生就向大家介紹說:“我很熟悉山西,因為我郭德綱的祖先也是山西人,我的祖先是從明洪武11年離開祖籍汾陽到天津謀生的”。而且郭先生還當場意猶未盡的吟了近代著名書法家江國棟的一副對聯:"萬里勳名班定遠,百年寶貴郭汾陽"。表明我郭德綱也是山西汾陽人。

戲曲雜家;馬玉樓,田桂蘭,王愛愛,王雲山(毛毛旦)王和齊(十三旦,十四紅)

汾州八景;1 卜山書院子,2 汾水行宮,3 馬刨神泉,4 煙籠賢閣,5 雨漬仙碑,6彪嶺櫵歌,7文糊魚唱,8 鶴鳴古洞。

介紹的不是很全,敬請見諒!


汾陽的名片

汾州府的舊城牆


汾陽的名片

峪道河的水打磨圖片來自網絡


汾陽的名片

舊時汾州府太和橋街繁華的糧市


汾陽的名片

舊時汾陽銀號裡扛錢的夥計


汾陽的名片

汾陽百年老校汾陽中學正門


汾陽的名片

麵食之鄉汾陽家麵食薈萃

還請老鄉們補充!

老汾州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