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最近一則新聞令人感到痛心,是關於一個3個月的寶寶跟媽媽分房睡,因為趴睡最終窒息而死的報道。而這個媽媽據說加入了某個付費的育兒群,聽信“專家”指導,通過分房睡的方式讓8個月的寶寶形成獨立入睡的能力,這種育兒理念跟華生的育兒理論不無聯繫。

大家都多少知道研究行為的ABA,可是,有兩個關於行為學,非常有名的試驗你知道嗎?

第一個:華生冷酷的育兒試驗

1920年,華生向一個叫“艾伯特”的嬰兒的母親支付了少量的報酬,讓這個嬰兒配合其做一項試驗,而當時這個嬰兒只有8個月。

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華生在艾伯特身邊放了很多毛茸茸的小動物,如,小兔子、小白鼠。華生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讓這個嬰兒與動物建立好感,

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然後他開始了試驗:當他把小動物放到艾伯特身邊,讓這個嬰兒與小動物接觸時,突然在嬰兒身後撞擊一根大鐵棒,發出巨大的刺耳聲音,嚇得艾伯特劇烈抽搐著哇哇大哭。反覆幾次試驗後,只要華生把小動物放在艾伯特身邊,他就會大哭並試圖逃走。華生又用其他動物做同樣的試驗,最後,只要有毛茸茸的東西出現在艾伯特身邊,他就會驚恐不已而大哭。

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華生對艾伯特的行為反應感到很激動,併為此寫了一篇論文,認為人的行為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論文出來的時候,轟動了整個世界的教育界,而華生也被認為歐美最偉大的教育家。

華生的理論認為:孩子就像是機器,你對孩子輸入什麼樣的訓練,孩子就會輸出什麼樣的結果。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只要採取一些懲罰措施就可以令孩子迴歸正常。他有一段很有名的論述: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甚至乞丐、盜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和種族。”

華生的研究及理論從行為學來講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被完全運用到教育中,卻在當時毒害了無數孩子。因為其理論認為,“越早將嬰兒和產婦剝離,越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漠視孩子的親情需求,對孩子進行冷酷的訓練”,這導致了兒童的心理出現了極大的扭曲和異常,最終可能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下面這個試驗說明了華生育兒方法的無效,並推翻了他的育兒理論:

第二個:恆河猴母愛剝奪試驗

哈洛,被認為上個世紀最殘忍的科學家之一。他的恆河猴母愛剝奪試驗給試驗的猴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甚至影響到幾代猴子。

哈洛,按照一猴一籠子的方式,把猴子隔離餵養,包括剛出生的猴子也要和母猴隔離,這稱之為“產婦剝離”。

按照華生的育兒理論,出生後就獨立生活的猴子應該比自然條件下生活的猴子更加獨立和聰明,但實驗的結果卻完全相反:這些猴子目光呆滯,充滿恐懼,對籠子裡的毛巾產生了不可以思議的依賴,這些猴子抱著毛巾或用毛巾裹住自己,即使要把這些髒毛巾換掉時,這些猴子無一例外產生激烈的的反應,尖叫者,恐懼地縮成一團。

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根據華生當時的育兒理論,嬰兒只會對食物產生依戀,只要給予充足的食物,母親是可有可無的。但是,這些猴子為什麼對不可吃的毛巾產生如此嚴重的依戀呢?

為了搞清這個疑問,哈洛,設計了一個“代母”試驗——他給猴子設計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用鋼絲做的“鐵絲媽媽”,它可以24小時不間斷供應奶水;另一個是用絨布做的“假媽媽”,能夠給予猴子擁抱。按照華生的理論,小猴子應該會比較依戀“鋼絲媽媽”,而不會是沒奶水的“絨布媽媽”,但是試驗的結果讓人意外:小猴子大多數依偎在絨布媽媽身上,只有餓的時候才會去“鋼絲媽媽”那裡吃奶。當哈洛恐嚇那些小猴子的時候,它們會立刻放棄“鋼絲媽媽”,緊緊地抱住“絨布媽媽”。看來,猴子更看重的是安全感,而不是食物。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小猴子會喜歡毛巾,對毛巾產生了嚴重的依戀了。

由一個寶寶的死想起的兩個著名的試驗

哈洛又做了一個試驗:當有“絨布媽媽”在的時候,給猴子很多玩具,猴子會大膽地去拿玩具然後迅速返回“絨布媽媽”那裡,而當“絨布媽媽”不在場的時候,給再多的玩具,小猴子也不敢拿,而是害怕地縮成一團。

哈洛根據這個試驗得出一個論述:愛源於接觸,而不是食物。他在觀察這些猴子多年之後,發現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現象:當初那群被產婦剝離後長大的猴子,長大後出現了明顯的孤僻、抑鬱和自我封閉,有的甚至出現了強烈的自殘行為,它們有嚴重的心理障礙!而那些長大後的猴子有20只母猴,它們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小猴子的:有7只母猴對自己的孩子冷漠;8只極其殘暴地虐待自己的孩子;4只殺死了自己的幼猴(其中一隻幼猴被直接咬破頭);只有1母猴嘗試給自己的孩子餵奶。

哈洛據此說到:“只有奶水,人類絕對活不久!”他的論文發表以後,又轟動了教育界,也顛覆了華生的育兒理論,而華生也成了當時美國媽媽討厭的對象。

而當時華生試驗的對象——艾伯特,在6歲時死於腦積水,但華生堅信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並用該理論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他的孩子有變成更聰明而獨立的人嗎?

華生的大兒子雷納,有嚴重的精神問題,30歲時自殺身亡;華生的女兒Mary,亦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多次嘗試自殺;華生的小兒子離家出走,常年流浪在外。

晚年的華生才開始反省自己的育兒理論,表示這個研究並不充分,但是為時已晚,無法挽回他自己孩子以及那些受他理論影響的美國兒童失去的幸福!

華生的育兒理論已經被丟棄了幾十年,但是很多人依然打著“美國”兩個字的名號忽悠了一波家長。當然,某些人正是看中了很多國人只要看到有“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兩個字的東西必然是好的心態,狠狠忽悠一把!在此,也希望一些國人能擦亮眼睛,外國的月亮也有不圓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