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最近一则新闻令人感到痛心,是关于一个3个月的宝宝跟妈妈分房睡,因为趴睡最终窒息而死的报道。而这个妈妈据说加入了某个付费的育儿群,听信“专家”指导,通过分房睡的方式让8个月的宝宝形成独立入睡的能力,这种育儿理念跟华生的育儿理论不无联系。

大家都多少知道研究行为的ABA,可是,有两个关于行为学,非常有名的试验你知道吗?

第一个:华生冷酷的育儿试验

1920年,华生向一个叫“艾伯特”的婴儿的母亲支付了少量的报酬,让这个婴儿配合其做一项试验,而当时这个婴儿只有8个月。

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华生在艾伯特身边放了很多毛茸茸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白鼠。华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让这个婴儿与动物建立好感,

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然后他开始了试验:当他把小动物放到艾伯特身边,让这个婴儿与小动物接触时,突然在婴儿身后撞击一根大铁棒,发出巨大的刺耳声音,吓得艾伯特剧烈抽搐着哇哇大哭。反复几次试验后,只要华生把小动物放在艾伯特身边,他就会大哭并试图逃走。华生又用其他动物做同样的试验,最后,只要有毛茸茸的东西出现在艾伯特身边,他就会惊恐不已而大哭。

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华生对艾伯特的行为反应感到很激动,并为此写了一篇论文,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论文出来的时候,轰动了整个世界的教育界,而华生也被认为欧美最伟大的教育家。

华生的理论认为:孩子就像是机器,你对孩子输入什么样的训练,孩子就会输出什么样的结果。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只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就可以令孩子回归正常。他有一段很有名的论述: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乞丐、盗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和种族。”

华生的研究及理论从行为学来讲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被完全运用到教育中,却在当时毒害了无数孩子。因为其理论认为,“越早将婴儿和产妇剥离,越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漠视孩子的亲情需求,对孩子进行冷酷的训练”,这导致了儿童的心理出现了极大的扭曲和异常,最终可能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下面这个试验说明了华生育儿方法的无效,并推翻了他的育儿理论:

第二个: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

哈洛,被认为上个世纪最残忍的科学家之一。他的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给试验的猴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甚至影响到几代猴子。

哈洛,按照一猴一笼子的方式,把猴子隔离喂养,包括刚出生的猴子也要和母猴隔离,这称之为“产妇剥离”。

按照华生的育儿理论,出生后就独立生活的猴子应该比自然条件下生活的猴子更加独立和聪明,但实验的结果却完全相反:这些猴子目光呆滞,充满恐惧,对笼子里的毛巾产生了不可以思议的依赖,这些猴子抱着毛巾或用毛巾裹住自己,即使要把这些脏毛巾换掉时,这些猴子无一例外产生激烈的的反应,尖叫者,恐惧地缩成一团。

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根据华生当时的育儿理论,婴儿只会对食物产生依恋,只要给予充足的食物,母亲是可有可无的。但是,这些猴子为什么对不可吃的毛巾产生如此严重的依恋呢?

为了搞清这个疑问,哈洛,设计了一个“代母”试验——他给猴子设计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用钢丝做的“铁丝妈妈”,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供应奶水;另一个是用绒布做的“假妈妈”,能够给予猴子拥抱。按照华生的理论,小猴子应该会比较依恋“钢丝妈妈”,而不会是没奶水的“绒布妈妈”,但是试验的结果让人意外:小猴子大多数依偎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饿的时候才会去“钢丝妈妈”那里吃奶。当哈洛恐吓那些小猴子的时候,它们会立刻放弃“钢丝妈妈”,紧紧地抱住“绒布妈妈”。看来,猴子更看重的是安全感,而不是食物。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小猴子会喜欢毛巾,对毛巾产生了严重的依恋了。

由一个宝宝的死想起的两个著名的试验

哈洛又做了一个试验:当有“绒布妈妈”在的时候,给猴子很多玩具,猴子会大胆地去拿玩具然后迅速返回“绒布妈妈”那里,而当“绒布妈妈”不在场的时候,给再多的玩具,小猴子也不敢拿,而是害怕地缩成一团。

哈洛根据这个试验得出一个论述:爱源于接触,而不是食物。他在观察这些猴子多年之后,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现象:当初那群被产妇剥离后长大的猴子,长大后出现了明显的孤僻、抑郁和自我封闭,有的甚至出现了强烈的自残行为,它们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而那些长大后的猴子有20只母猴,它们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小猴子的:有7只母猴对自己的孩子冷漠;8只极其残暴地虐待自己的孩子;4只杀死了自己的幼猴(其中一只幼猴被直接咬破头);只有1母猴尝试给自己的孩子喂奶。

哈洛据此说到:“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他的论文发表以后,又轰动了教育界,也颠覆了华生的育儿理论,而华生也成了当时美国妈妈讨厌的对象。

而当时华生试验的对象——艾伯特,在6岁时死于脑积水,但华生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并用该理论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他的孩子有变成更聪明而独立的人吗?

华生的大儿子雷纳,有严重的精神问题,30岁时自杀身亡;华生的女儿Mary,亦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多次尝试自杀;华生的小儿子离家出走,常年流浪在外。

晚年的华生才开始反省自己的育儿理论,表示这个研究并不充分,但是为时已晚,无法挽回他自己孩子以及那些受他理论影响的美国儿童失去的幸福!

华生的育儿理论已经被丢弃了几十年,但是很多人依然打着“美国”两个字的名号忽悠了一波家长。当然,某些人正是看中了很多国人只要看到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两个字的东西必然是好的心态,狠狠忽悠一把!在此,也希望一些国人能擦亮眼睛,外国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