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不知道哪一天,大家都認為學生教不好的責任全部推倒了老師的頭上,老師成為了那個罪人。

老師講課沒有吸引力,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幽默,老師太嚴厲了不喜歡等等等等,貌似都成為了學生學習不好的理由。

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被老師發現後通知家長到學校,跟家長說不要讓孩子往學校帶手機,影響學習,結果來的這位媽媽,卻說我孩子上課玩手機還不是因為你講的不好,你要是講得好,我的孩子自然不會玩手機了。

老師被這位媽媽的言論鎮住了,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家長的嘴裡可以說出這樣的話。

有的家長在自己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也會找到老師,為什麼別的班的孩子都能學習好,我的孩子就學習不好呢?這難道不是你老師的原因嗎?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確實,有的老師是不負責任,但並不能以偏概全,說全部的老師都不負責任。

說句難聽話,總有爛泥扶不上牆的事發生。

孩子優秀不優秀,不是老師單方面就能決定的。

家長不配合,甚至和老師對著來,那麼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這段經歷必然不會那麼順暢。

也不是做老師,又把這個皮球踢回給家長。

老師和家長要在各自的位置做各自應做的事。

孩子交給學校了,我就不管了,這樣的想法從根本就是錯誤的。

孩子只會成長的像家長,不會有人說你這孩子真像你語文老師。

老師和家長應該是合夥人的身份,共同擔負起孩子成長路上的教育任務。

家長和老師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溝通,出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