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


3月31日,中国恒大举行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2019年恒大收入为4775.6亿元,同比上升2.4%;毛利为1329.4亿元,毛利率为27.8%;净利润为335.4亿元,净利润率为7%。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2019年,房地产行业经历持续调整,不少房企陷入经营困境。作为龙头房企,尽管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寒冬,但恒大2019年的业绩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也反映其定位刚需的高性价比产品非常契合市场需求,有着中小房企所不具备的强大竞争力。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别出心裁的算了一笔账,并且正式宣布恒大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成为了此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


01

“精打细算”——恒大新战略


要问中国哪家房企最会“过日子”,绝对是恒大。


与别的企业不同,恒大每次制定新战略必须经过精确计算,确保计划的可行性。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想要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明确各个阶段所需要达成的具体数字。


所以,想要理解恒大的“新战略”,只要了解这几个数字即可。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为了确保战略的可行性,许家印还在现场算了笔账:如果2020年恒大实现销售8000亿,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能够减少600亿的支出。增减之间,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就可以轻松完成。


光说不练假把式,许家印之所以能底气十足的给大家算这笔账,肯定是有数据支撑的。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恒大逆市突围,实现1465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大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大增55%,位列行业排名第一。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这就叫做,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02

“指路明灯”——恒大方法论


今年2月,一声惊雷,打破了被冰封的房地产行业。


恒大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推出VR线上75折卖房。简单直白的大字宣传海报,不仅让很多购房者燃起了熊熊烈火般的购买欲,也让恒大以875.5亿的成绩占据了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TOP100的榜首。


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是指责恒大此举会引跌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也有个别自媒体房产大V写了恒大学电商玩“套路”的文章。


紧接着到了3月,“地主”恒大不仅优惠“加倍”,甚至还“明牌”了。


3月18日,恒大正式宣布,把全国619个楼盘价格全部公开,真正做到价格透明,让网上说恒大先涨价再打折的“房产大V”们心服口服。


从恒大的“新战略”,看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可以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房企都在效仿恒大的举措。从长远来看,恒大对整个房地产行业起到的示范作用肯定是积极的。


在2020年第一季度里恒大推出的一系列决策,可以用“让利于民”和“公开透明”来总结。这不仅是刚需群体喜闻乐见的,也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03

“善于择时”——恒大功守道


众所周知,云集中国的国内外房地产企业数以万计,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为世界之最。


中国之所以拥有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得益于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东方传统的置业观。而恒大集团,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则得益于前瞻的发展战略。


纵观恒大近24年的发展历史,你就会明白什么叫运“时”帷幄。


在1996年-2005年,恒大实施“规模优先”战略,在开发经验、品牌信誉度以及规模实力等方面,完成了发展企业最基本的积累,初步具备了全国拓展的条件。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恒大在2004 年提出“深拓二线”战略,在2010 年提出“抢占三线”战略。凭借这两大战略的连续实施,恒大成为了中国最早进入二三线城市的龙头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并快速完成全国性的战略布局,为大规模回归一线城市创造了条件。


2013 年开始,恒大加大了一线城市的投资力度,实现项目城市均衡布局,在2015 年总资产达人民币7570 亿元,一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房企。


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 2014年恒大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持续夯实房地产主业的同时,开始培育公司新的增长点。如今,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模式,正在为恒大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今年,恒大将“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列为年度全新发展战略,大幅增加营收的“攻”和控制土储成本、负债稳步降低的“守”,也充分体现了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降杠杆的大趋势。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这就是恒大的功守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