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2020年4月20日凌晨,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真北路1531號、號稱上海“第七CBD”、矗立將近二十年的上海著名爛尾樓——普陀百聯中環二期被爆破拆除。

同時上海市地震局監測到M1.7級地震,正是由於此次爆破產生的。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上海普陀區因爆破產生M1.7級地震(來源:上海市地震局)

偌大的“爛尾樓”頃刻之間化為灰塵,可見爆破拆除控制精準、效率高。傳統的拆除方式需要液壓混凝土破碎機、混凝土切割機等設備,成本高昂,效率較低。

但爆破拆除並非沒有缺點。在實施的過程中容易誤傷到周圍其他建築,特別是在建築密度高的城市,因此需要極高的專業知識和工程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前期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有助於深入理解爆破方案,保證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傳統手藝拆煙囪(來自網絡)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爆破拆除煙囪(來自網絡)

2006年Isobe等人利用電磁系統在試驗中模擬爆破拆除過程。兩個電磁裝置安裝在鋁管的兩側,然後連接器連接各個電磁裝置,將鋁管首尾連接,形成簡單的桁架結構。鋁管之間的電磁裝置可以被計算機精確控制,比如電磁裝置的開閉以及電磁裝置相互之間的時間間隔等。設計這個試驗的目的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驗證計算機仿真模擬的精度。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試驗裝置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仿真模擬與試驗對比

每個橫樑單元的長度34釐米,橫截面3釐米*3釐米。每個縱梁單元間隔28釐米,橫截面4釐米*4釐米。鋁的楊氏模量70GPa,泊松比0.345。橫樑彎曲應變臨界值2.4 *10^-4 rad/mm,拉伸應變臨界值2.7*10^-4 rad/mm。縱梁彎曲應變臨界值3.1 *10^-4 rad/mm,拉伸應變臨界值3.0 *10^-4 rad/mm。仿真採用時間增量步為0.1毫秒。

仿真中未考慮結構阻尼,但考慮了基於紐馬克β方法的數值阻尼。

為了讓倒塌順序自頂層順序往下進行,儘量減少碎片擴散,爆破點和爆破順序需謹慎選擇。

從仿真結果來看,試驗結果和仿真結果比較一致,符合預期的拆除模式。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仿真結果與試驗結果對比

在仿真過程中,Isobe首次提出了KI(KEY ELEMENT INDEX)參數,並結合15層、3跨度

框架結構闡述KI的意義。仿真模型跨度6米,層高3.6米,橫樑和縱梁材料為SN490B牌號鋼材,樓面載荷400kgf/m2。

KI代表上層載荷和下層載荷的比值,如某點爆破後整個框架的KI需要重新更新計算。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15層、3跨度的框架結構

KI最大值選擇過程:按照左下優先原則選擇KI=1.693的框架節點作為第一個爆破點(A),爆破後整個框架KI重新更新(B),接著選擇第一爆破點上方的KI=1.407的框架節點作為第二爆破點,KI再次更新(C),直至第九個爆破點爆破後,框架結構KI更新(D)。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按照更新KI值最大原則選擇過程(如果KI相等按左下優先選擇)。A.第一步;B.第二部;C.第三部;D.第十步。

同理,KI最小值選擇過程如下。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按照更新KI值最小原則選擇過程(如果KI相等按照左下優先選擇)。A.第一步;B.第二部;C.第三部;D.第十步。

根據KI最大值選擇的原則更適用於同時爆破(間隔時間短,爆破總時間短)的拆除方式,而KI最小值原則則適用於順序爆破(建築物慢慢倒塌,間隔時間長,爆破總時間長)。作者分別採用兩種爆破方式,對上述仿真模型進行了模擬驗證。

採用同時爆破方式,建築物爆破總時間為17.0秒;採用順序爆破方式,建築物爆破總時間為35.0秒,多出1倍時間還多。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同時爆破拆除方式(按照KI最大值選擇6個縱梁進行爆破)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順序爆破拆除方式(按照KI最小值選擇9個縱梁進行爆破,而後按照KI最大值選擇3個縱梁爆破)

而後,結合具體工程案例,作者列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高層酒店爆破拆除。通過小心選擇爆破間隔和爆破點,高層樓層兩側的半數縱梁在0.5秒的時間間隔被移除。27樓(t=0秒),19樓(t=0.5秒),11樓(t=1.0秒),4樓(t=1.5秒)。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酒店被順利爆破拆除,並且沒有損傷酒店前面的廣場區域。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高層酒店爆破拆除案例(實景與爆破拆除仿真方案)


第二個案例是舊火箭發射塔爆破拆除。發射塔為堅固的鋼建構,總高度50米。如果爆破後的發射塔殘餘結構高度過高且不穩定,後續工人進行解體工作會很危險。因此最終方案採取了兩次爆破,時間間隔3.0秒。而第二次爆破主要是將一次爆破後上層殘餘鋼結構切成兩半,從而降低後續工人在過高殘餘結構上拆除的風險。

被爆破的上海“第七CBD”——論爆破拆除的那些事

火箭發射塔爆破拆除方案(實景與爆破拆除仿真方案)

參考文獻:

[1] Isobe, D., Eguchi, M., Imanishi, K., Sasaki, Z., 2006. Verification of blast demolition problems

using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In: Proc. of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d Decision Making in Civil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ICCCBE’06), pp. 446-455.

[2] Isobe, D., 2014. An analysis code and a planning tool based on a key element index for

controlled explosive demol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Rise Buildings 3 (4),

243-2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