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文|杨培川

(原创文章,作者已和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签约)

庄子《秋水》中节选的海若与河伯的对话,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主旨皆阐明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一、从论证方法上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庄子用“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所谓类比法,即是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非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通过相似连类来认识事理、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胡适用了三个典型的例证:第一是在自己少年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第二是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第三是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例证,皆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

二、从修辞手法上看,二者皆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庄子《秋水》节选中一段较出名的比喻和排比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几句分别说明了人的认识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的限制。

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而且其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形象为具体,说理具象化;其二排比句式使得行文层次更加清楚,说理有气势。

胡适《容忍与自由》同样有这样增强说理气势的排比句式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三、主旨相同,文风上却又有不同

庄子《秋水》中河伯与海若的对话,是虚构出河伯与海若两个不同认识境界的对话者,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此篇《秋水》节选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使得文章的气势莽莽滔滔。

胡适《容忍与自由》则不然,他从自身经验谈起,以身说法,言传身教,不摆理论,平易近人,有亲和力,充分体现了胡适“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

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这种文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是为大家风范。

结语 二者留给后世的意义和反思

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是基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这一宏观理念。

而这个理念,就算在今天,也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胡适认为人性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

浅析庄子《秋水》和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手法、主旨、文风异同


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这些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