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提到窮人,想必很多人就會想到窮人的孩子聽話懂事、勤奮善良、會幫父母做家務,學習努力,甚至是樣樣都好。而一說起有錢人家的孩子,大家都會覺得孩子好吃懶做、揮金如土、不求上進等。

其實不管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窮人家的孩子,都有優秀的、差的,並不是按照是否有錢來區分的。

今天說到了窮人,那就說說什麼樣的窮人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不好吧!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窮人家庭有很多,但是有的窮人家的孩子很爭氣,有的孩子就不行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窮人家的孩子也有不懂事的,而這個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一些貧困的家庭,雖然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對孩子很溺愛。越窮的家庭越喜歡給孩子吃這“3碗飯”,而這“3碗飯”會教出不孝子。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第一碗飯:孩子吃著,父母看著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圖片,圖片中一家三口吃飯嗎,但是桌子上只放了一碗麵,這碗麵放在孩子的面前,而這對夫妻坐在孩子的對面看著孩子吃,下邊有人評論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家三口,因為這對夫妻沒有文化,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大城市,只能找一些體力活謀生。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但是夫妻倆想到城市的教育會更好,就想著把孩子接到城市來上學,但是城市的消費太高,夫妻倆使勁掙錢似乎永遠缺那麼一點,為了省錢,夫妻倆很少能一天三頓的吃飯,很多時候都是帶著孩子出來吃飯,只叫一份飯,讓孩子自己吃。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夫妻兩個人吃不捨得吃、穿不捨得穿,但是坐在對面的兒子看起來穿著時髦,一點也不像窮人的孩子。

作為父母愛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沒有那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是像這家一家三口“貧富差距”那麼大的,可能生活中也有不少,但是父母這樣毫無保留的付出,甚至餓死自己,也要讓孩子吃好的食物,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會讓孩子不理解父母,甚至覺得父母付出多少都是理所應當的,對父母的勞動不尊重,甚至長大以後不孝順自己的父母。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第二碗飯:“有毒”的荷包蛋

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因為丈夫走得早,所以孩子媽媽對孩子格外的寵愛,從來不打罵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只會選擇原諒,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媽媽總是吃鹹菜,而每天都會給孩子做一個荷包蛋,但是有一天,家裡的雞蛋吃完了,媽媽沒有來得及買,媽媽給孩子做的飯中就沒有荷包蛋,但是當孩子吃飯的時候發現沒有荷包蛋,立馬就發火了:“誰動了我的荷包蛋,是不是你偷吃了。”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當媽媽聽到自己的孩子竟然這樣給自己說話的時候,心裡涼了一下,立馬安慰孩子,但是孩子還是不願意吃,媽媽只好放下手中的饅頭鹹菜出去買雞蛋。

其實生活中很多家庭也是這樣的,為了讓孩子吃的更好,父母委屈自己,但是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覺得理所應當,如果哪一天吃的不好,孩子就會像自己的父母發火,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也很難孝順。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第三碗飯:沒有肉的白飯

有的人對自己的老人不孝順,就會被自己的孩子學去,也不孝順自己。

老家有一戶人家,兒媳婦是個很貪婪吝嗇的人,對自己的公公婆婆非常不好,有一次吃飯,老人想要吃一塊肉,但是這兒媳婦突然就把盤子端走了,還說以前不是連樹皮都吃,也不用吃那麼好吧。但是這一幕被自己的孩子看到,多年後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吃飯的時候,這個兒媳婦想要加肉吃,但是兒子卻把方肉的盤子端走了說,你當初就是這樣對奶奶的,所以你也別吃了。原來自己不孝順老人被自己的孩子學去,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

越是窮人家,越愛給娃吃這“3碗飯”,容易不知不覺教出不孝子

不管是怎樣,父母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吃這“3碗飯”,小心害了孩子,又傷害了一家的溫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