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前言

中国的传统美德有很多,节俭就是其中一个,无论是在课本里还是在生活中,都在提倡节俭,父母平时也总会要求我们学会勤俭节约,节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过度节俭将会对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格局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节俭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无关,但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不要过度节俭,勤俭节约,并不是抠门,也不是什么都不给孩子买,只要孩子的需求合理,父母可以适当的满足孩子,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穷”的思想里,那么一定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格局。

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案例

小雅是一个乖巧的女孩,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穷”的家庭环境里,其实家里并不穷,而是父母觉得穷养孩子,会磨练孩子的意志力,所以一直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家里穷。

导致小雅一直都很自卑,性格虽然乖巧,但是缺少活泼,父母从来就没有给她买过喜欢的玩具,就连一件贵一点衣服都没有买过,所以小雅看到朋友、同学穿得好,吃得好,一直就觉得低人一等。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直到前两年,小雅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了,才知道家里其实并不穷,不但有存款,还有两套房产,可是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没吃过零食,没买过玩具,就连衣服都是穿亲戚家孩子穿过的,而且父母总会把家里穷挂在嘴边,生活条件很差,原来这些都是假象,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的。

有一次小雅和妈妈说到这些事情时,妈妈竟然认为她和爸爸没有做错,觉得女儿因为父母的穷养,而变得优秀,从来比大手大脚的乱花钱,有节俭意识。

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小雅的父母不知道,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过分的节俭,限制了小雅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心理很自卑,好多东西没有勇气去争取,缺乏自信心,还少了很多童年的快乐,小时候自卑的心理,也让孩子的性格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想要改变自己的额性格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分析

父母过分的节俭,导致孩子认为家里穷,限制了孩子的很多想法,比如不敢买更好的书,不敢报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孩子在为人处事上,缺少积极性,缺少自信心,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缺少勇气。

纵容孩子固然是不对的,可是,一味地对孩子苛刻,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需求呢?

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性需求

无论家庭条件好或者不好,都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性需求。什么是合理性需求,就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思维发展有帮助,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的父母都应该支持。

穷养孩子,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但是成功率并不是100%。应该视情况而定,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处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性格和成就也不会都一样。

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2、不要刻意哭穷

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办法不哭穷,为了生活只能是能省则省。但是如果条件还可以,也需要哭穷,正常供应孩子就可以,只要教会孩子勤俭节约,就没有问题。如果条件好还哭穷,最终导致孩子因此而产生自卑,就得不偿失了。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3、教会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培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在红,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有正确的金钱意识,不要因为有钱就更加骄傲,也不要因为没钱就要产生自卑的心理,父母要多观察孩子的内心发展,即使的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三观。父母这样的“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别傻傻不知情

穷和富都能培养吃好孩子,主要是如何教育,所以,找到正确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才是重要的。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的留言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