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前言

中國的傳統美德有很多,節儉就是其中一個,無論是在課本里還是在生活中,都在提倡節儉,父母平時也總會要求我們學會勤儉節約,節儉是一種良好的品德,但是,過度節儉將會對孩子的生活質量和格局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節儉和家庭的經濟條件無關,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不要過度節儉,勤儉節約,並不是摳門,也不是什麼都不給孩子買,只要孩子的需求合理,父母可以適當的滿足孩子,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窮”的思想裡,那麼一定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格局。

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案例

小雅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從小到大一直生活“窮”的家庭環境裡,其實家裡並不窮,而是父母覺得窮養孩子,會磨練孩子的意志力,所以一直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家裡窮。

導致小雅一直都很自卑,性格雖然乖巧,但是缺少活潑,父母從來就沒有給她買過喜歡的玩具,就連一件貴一點衣服都沒有買過,所以小雅看到朋友、同學穿得好,吃得好,一直就覺得低人一等。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直到前兩年,小雅長大成人,步入社會了,才知道家裡其實並不窮,不但有存款,還有兩套房產,可是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沒吃過零食,沒買過玩具,就連衣服都是穿親戚家孩子穿過的,而且父母總會把家裡窮掛在嘴邊,生活條件很差,原來這些都是假象,是父母做給孩子看的。

有一次小雅和媽媽說到這些事情時,媽媽竟然認為她和爸爸沒有做錯,覺得女兒因為父母的窮養,而變得優秀,從來比大手大腳的亂花錢,有節儉意識。

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小雅的父母不知道,正是因為父母的這種過分的節儉,限制了小雅更好的發展,孩子的心理很自卑,好多東西沒有勇氣去爭取,缺乏自信心,還少了很多童年的快樂,小時候自卑的心理,也讓孩子的性格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想要改變自己的額性格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分析

父母過分的節儉,導致孩子認為家裡窮,限制了孩子的很多想法,比如不敢買更好的書,不敢報自己喜歡的興趣班,這些都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尤其是孩子在為人處事上,缺少積極性,缺少自信心,不敢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缺少勇氣。

縱容孩子固然是不對的,可是,一味地對孩子苛刻,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需求呢?

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1、適當滿足孩子的合理性需求

無論家庭條件好或者不好,都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合理性需求。什麼是合理性需求,就是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思維發展有幫助,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利於孩子的性格發展的父母都應該支持。

窮養孩子,是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但是成功率並不是100%。應該視情況而定,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處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性格和成就也不會都一樣。

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2、不要刻意哭窮

家裡條件不好,沒有辦法不哭窮,為了生活只能是能省則省。但是如果條件還可以,也需要哭窮,正常供應孩子就可以,只要教會孩子勤儉節約,就沒有問題。如果條件好還哭窮,最終導致孩子因此而產生自卑,就得不償失了。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3、教會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培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在紅,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意識,不要因為有錢就更加驕傲,也不要因為沒錢就要產生自卑的心理,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內心發展,即使的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三觀。父母這樣的“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父母別傻傻不知情

窮和富都能培養吃好孩子,主要是如何教育,所以,找到正確的、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才是重要的。

看完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