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哪些字寫花明柳暗?此詩有什麼意境?

我xyl


在眾多詠寒食節的古詩詞中,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非常著名: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此詩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繪,並無一字涉及評議。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節長安的迷人風光。把春日的長安稱為“春城”,造語新穎,富於美感。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時節,嫋嫋東風中柳絮飛舞,落紅無數。不說“處處”而說“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形成強調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春城無處不飛花”寫的是整個長安,下一句則專寫皇城風光。既然整個長安充滿春意,熱鬧繁華,皇宮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見了。與第一句一樣,這裡並未直接寫到遊春盛況,而剪取無限風光中風拂“御柳”一個鏡頭。當時的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所以特別寫到柳。同時也關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賜近臣”的意思。


川雪詩詞苑


《寒食》這首詩的前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描寫花明柳暗。這首詩前兩句主要描寫寒食節到來之際,都城正值春暖花開時節,綠柳在春風中娑婆起舞,到處充滿春的氣息。詩的後兩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表面上描寫寒食節禁火期間皇宮分發蠟燭給身份顯貴的官員們,實則從側面暗諷了達官顯貴們奢侈浪費的生活習氣以及朝廷的昏庸腐敗,顯示出作者對時政的不滿,也表達了作者對廣大民眾的同情。


龍遊雲海1965謝雁龍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暮春時節的長安城:飛花斜柳,日暮宮蠟燭,輕煙五侯家。那麼,在這首詩中有哪些字是描寫花明柳暗的呢?

寒食

一是“飛”字。“春城無處不飛花”中的“飛”,在開句中使用,把“飛”字用在“花”字前面,與“花”相結合組成動賓關係的詞語,給人以強烈的動態感覺。“飛花”而不是落花,是隨風飛舞的花,雖然沒有百花爭豔時的風采,但有五彩繽紛暮春景色。在這裡,作者不說“落花”而描繪為“飛花”,這很顯然是在明著說花的美色,暗著在告訴讀者為什麼會有“飛花”這一令人別有一番感受的景觀?它就是“風”。這個"飛"字最能耀人眼目。

二是“斜”字。這個“斜”字是在形容柳樹,柳的斜,在這裡是形容詞,是在告訴讀者:暮春的柳樹,不再是垂柳了,而是斜柳,“寒食東風御柳斜”,“風”與“斜”相對應,描繪出一幅生動的暮春景緻。這一個“斜”字,是在間接地寫風,對應前面的“東風”。

三是“風”字。一個“風”字,在這裡不是名詞,而是動詞。“風”能把“花”舞起來,動起來,使花有了幅度較大的動感,而不是在原地滋潤著成長了,而是在風的拂動下,在空中飛舞。那麼,河邊柳呢?柳枝怎麼也在那裡斜斜地舞動呢?看來“風”在暗處的作用還是很廣泛的。

四是“御”字。一個“御”字,夾在“東風”與“斜柳”中間,寓意著駕馭能力。“東風”駕馭著“斜柳”,在那裡飛舞。這是在告訴讀者,不再是早春垂柳的風景了,而是暮春“斜柳”的景緻了。這個“御”字在明處,在“東風”與“斜柳”中間,起著互動作用,把一幅生動的暮春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

寒食節

五是“傳”字。“日暮漢宮傳蠟燭”,這句中的一個“傳”字,把漢宮在暮春時節,日夜不眠,用一個“傳”字,極盡描摹。

六是“散”字。“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句中的一個“散”字,把春城百姓人家在暮春時節的景況全部展現在讀者面前。

綜上所述,“飛”、“斜”“風”、“御”、“傳”、“散”這幾個字,是描繪花明柳暗的最主要的關鍵字。這幾個字,說明作者在用字的把握上很精妙,準確而傳神。尤其是“飛”字、“斜”字、“傳”字和“散”字,這四個字前後相互照應,使人感覺難以替換。這幾個關鍵字把暮春花明暗柳的景色,描畫的栩栩如生,動感圓活。不但描摹了暮春的自然景觀,而且,還包含了作者更深的寓意。

對於《寒食》這首詩的意境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作者借古諷今;有的說是有感而發。筆者比較認同有感而發的意境,如果是借古諷今,唐德宗怎麼可能因為韓翃作的這首《寒食》詩賞識,並提拔他為中書舍人呢?

《寒食》這首詩筆法靈巧,寫景簇新。前兩句是寫長安春城景色,白晝的風光,花飛柳舞,迷人的暮春和漢宮園林中的風光。後二句是描繪了一幅夜晚長安走馬傳燭圖。全詩採用白描寫實的手法,描畫了漢宮的氣派,陶醉在漢宮大院、歌詠盛世大唐激情之中。這才是《寒食》這首詩的意境。這樣的意境唐德宗怎麼可能不欣賞呢?提拔韓翃呢?大唐上下怎麼可能不喜歡這首詩呢?當然,還是這首詩的藝術表現手法,特別是在用字上的藝術性,還是獨樹一幟的。

《寒食》詩作者韓翃

總之,《寒食》中的“飛”、“斜”“風”、“御”、“傳”、“散”這幾個字,是寫花明柳暗的。這首詩的意境就是描繪了一幅長安暮春圖,歌頌了大唐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