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如果真有丁元英这样的人物,他是否会有所成就?

幼麒麟


如果世界上真有丁元英这样的人,有没有成就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很多行为不会被身边的人理解。

比如:

1、父亲病危,为了让父亲少受痛苦,愿意亲手帮父亲拔掉氧气管;

2、日进斗金的时候突然隐退,找一个小城市,一间没有空调的屋子一待待一年。如果没有芮小丹的主动救济和接近,他在古城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

3、去早点铺吃早点,明明给了钱,老板忘记了说没有给。他不反驳不解释,又给了一份饭钱就走了;

4、女朋友面临生命危险给他打了最后一通电话,他一句话也没说;

5、给刘冰一个假的档案袋,也等于给了他一颗定时炸弹。(很多人说刘冰的结局是咎由自取,丁元英给他档案袋是让他安心工作不要怕被辞退。但是反过来想想,以丁元英对人性的了解和对刘冰的了解,他猜不到刘冰会拿着档案袋去当要挟的工具吗?)


其他还有一些细节,这些行为都注定了丁元英的非常人行为。


这里展开说一下芮小丹给他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时候,丁元英为什么一句话都没说?


原著里,在跟歹徒搏杀被炸伤后,芮小丹自杀了。

电视剧因为各方面原因,这部分就没有加进去,因为警察自杀是不被允许的。

芮小丹脑子里却浮现出那年春节前丁元英扛一箱方便面的情景,心里黯然自语:乖,我以后不能再疼你了,自己去找吃的吧。她吃力地撑起一点身子,把枪伸进胸部顶住心脏扣动了扳机,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她自杀了。

这是芮小丹遇到歹徒这段时间快速做出的与自己有关的第二个决定。

为什么自杀,原著没有详细描写,只写了芮小丹知道自己半边身体和脸都已经被炸毁。

活,是肯定能活下来,但是那样的活法不是芮小丹要的。

芮小丹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舍弃生命的决定,说明她早就知道而且确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甚至会不会在进入警察这个行业之后,芮小丹就设想过这一天。她不是在做自己的英雄梦,而是明白自己想以什么样的状态活着。

否则她也不会爱丁元英爱地那么热情那么不管不顾,就像她对朋友说的那句:爱了,就爱了吧!


第一个决定是在确定自己遇到的是通缉犯,勘测地形分析局势之后,明白自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还是决定了在救援到来之前与通缉犯周旋。

这个决定给小丹的就两个结果,要么生要么死。

选择就意味着要承担,小丹做好了承担的准备,然后她给丁元英打了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可以说是提醒,提醒丁元英我目前身处危险,什么可能都有,你做好准备;还有一个是告别,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通电话。


“元英吗······听着,别打断我。我在陕北风沙滩区的一条返回县城的路上。不管怎么巧了,总之是碰见了通缉犯黄福海,他是古城三起武装抢劫银行案的首犯,还有三个没看清楚,他们正在路边给吉普车换轮胎。这儿离秦谷县城只有15公里,开车20分钟就到。”

丁元英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个字也没说,就这样沉默了几秒钟。

看《天道》也好,看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也好,我总是把人物说的话反复看,直到差不多知道了人物这么说话可能的意图。

这是一部话里藏机的电视剧和书,以看普通电视剧的心态很难看出什么来。


丁元英电话里一句话没说,但是如坐针毡,理智又告诉他,小丹可能已经遇害。丁元英之所以成功,因为看透了人,也看透了很多行业、职位的发展。

看透,就有八九不离十的预判。


丁元英刚跟芮小丹确定感情不久,跟芮小丹聊过她的职业问题,正式地劝芮小丹离开警察行业。

丁元英脸上呈现出一种少有的严肃神态,语调低沉而净重地说:

我有几句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的话,希望你能听进去。关键一句: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你应该,而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没有避险的权利。但是,国家机构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芮小丹:赶快把后半部分拿掉,这已经不是通俗的嘲讽了,是极品嘲讽。你这么严谨的人,怎么今天说了这么过头的话?丁元英沉静地说:我再重申一遍,我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佛家常说“证到”这个词,却从来不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说过,我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芮小丹说:这就对了,我就应该是我,为什么你非得让我不是我呢?既然是我知道了我就不是我,那就是不可知,不能知,那就别知了。

你看,这就是痛痛快快做自己知道自己干嘛的芮小丹。

正因为这种预判,丁元英知道只要小丹身处警察的职位一天,小丹就有失去生命的可能,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

芮小丹去世后,她的同事找丁元英了解电话情况,言语中指责他对小丹面临的生命危险漠然视之。

丁元英说:我只讲事实,不认为。

丁元英看着小丹的照片心里喃喃自语: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哪。


丁元英太了解芮小丹,知道她会做出什么选择,甚至佩服小丹这么纯粹地对待生命。

这也是为什么丁元英称自己是俗人,在面对一些事情心里清清亮亮做人说一不二这方面,他甚至认为自己不如小丹。


他们两个在一起,不是互相依附,而是两个灵魂、两个人格的碰撞。

不会因为对方改变自己大的人生轨迹,甚至相比较丁元英,小丹对自己更明白坦荡。他们两个也都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不会劝芮小丹改变主意,或者说电话里再嘱咐几句注意安全吗?那岂不成“多喝热水”那种苍白无用的论调了。


所以丁元英这类人,大概只存在书里吧。


我是十七亚,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发掘更多精彩内容。

十七亚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丁元英一样的人,睿智,沉稳,高瞻远瞩,看透了万事万物,也遵守天道的规律,但是,成为叱咤风云的人并不是他想要的,虽然他具有这样的能力,他要的只是一方净土,一个静谧不受打扰的环境,做着他喜欢做的事,他希望有人懂他,真正的懂他,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也希望有一颗纯净的灵魂与他碰撞,不需要解释,只要心有灵犀!


釜山李哥


有的,我一同学03年开始做私募,股票,期货!10年以后搬到云南一个小镇一直到现在!也不结婚!每次聚在一起的时候,听他讲话如沐春风,令人茅塞顿开!对生活,对时事都有独到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