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平凡的世界》,你对这文章有什么看法或者见解?

鑫鑫的逝水流年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倾其心血所创作出的鸿篇巨著,也是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史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好处于变革的时代,有僵化的思想向事实求是转变的时代,这个转变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否则会被时代所抛弃,亿万农民依旧会处于饥饿状态。路遥正是抓住了这个阵痛变化时期,才写出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共分三部。第一部,从1975年开始大体写了农村贫穷落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陕北农村的真实生活,特别是对田福堂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弄得天怒人怨这件事的描写,旗帜鲜明的对教条式“农业学大寨”进行了批判。第二部,主要是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广生产责任制以及遇到的问题。这是《平凡的世界》巨著最精彩,全书最具有灵魂的部分,对田福军、田福堂、孙少安、孙少平、孙厚玉、田润叶等人的描写,不论从思想变化、矛盾冲突、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等方面可以说登峰造极,是整部小说最经典的部分,也是最激励上进的一部分。第三部,主要写1982年以后的事情,包括:孙少平到煤矿上班、孙少安贷款买机器扩大窑厂规模、田晓霞抗洪牺牲、田福军西服事件受处分,等等。第三部虽然写了孙少平不信命运、坚持闯出一片天地,孙少安不被困难吓倒重新再度奋起并成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等等。但拜读完第三部给人感觉就是:悲观、压抑感太强,完全没有第一部、第二部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的抗击精神。贺秀莲死了、田晓霞死了,孙少平受伤后面对现实回矿上心灰意冷的与师娘结婚了,田润叶也没有什么想法与李向前过起了平淡无谓的日子,就连自始至终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田福军也因为北京招商的问题也受到了处分,还有孙兰香、金波等也面对了现实,没有当初的激情了。我认为,第三部为何这么消极,是因为第一部、第二部太精彩了,还是路遥感觉到了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有了预兆?

不论怎么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激励千千万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淄水氤氲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用生命写就的名著。反映了我国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近十年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农村及城市,不同层面人物的真实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

写的非常真实感人,朴实无华。对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人物的刻画非常准确。

我非常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曾经看过三次。看过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也听听过《平凡的世界》的广播连播。

路遥先生为写《平凡的世界》,每天熬通宵,很多时候吃饭是馒头就大葱。以至于42岁英年早逝。他的去逝,是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真诚地向路遥先生的在天之灵致敬。谢谢!


任平生诗词


答题友》》

一个时代造就一批杰出的作品和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许多同时代的人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书中的人物形象、情感都能深入到人的内心,直击灵魂,能和读者产生共鸣。八十年代初,我那时还在读初中,因为爱好写作,从朋友那里借了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如获至宝,只用一星期时间就看完了,记得课间偷着看被老师发现,差点把书给没收了。当读到孙少平上学用饭票吃饭的情节,书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有切身体验和同感。去年央视一套播放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我没有空看,便腾出三天空闲时间一次性回看了一遍,感觉三个字“真过瘾“!特别是开头那个下雪的情景和富有磁性的旁白,还有那个陕北风味的主题歌,太感染人了……

当看到头条有这个悟空问答,一吐为快——

一、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

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基本上采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突出表现在典型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典型的地方生活习俗和语言风格、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具有鲜活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

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人的生存是十分艰难的,为了基本的温饱每个人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在以家庭和集体为结构的生活环境中,人的命运主要靠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来改变。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命运,他们父辈一代的命运,贺秀莲、田晓霞、田润叶的命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逃不脱现实生活的折难和羁绊。命运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的梦想牢牢地捆绑,他们没有能力改变和冲破它。

二、作品抓住了时代跳动的脉博

作者生活的时代具有代表性,面对贫穷和落后,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从内心向往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人们又不愿打破稳定的生活状态,违背自己的内心,那种纠结、矛盾的心理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

三、作者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作者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他创作的冲动来源于他对那片土地、那里的乡亲的热爱。为了写这部作品,他没日没夜的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将那些深刻在他脑海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搅和着泪水和心血写出来,有人说他的写作水平不高。我觉得,写这样的故事,写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就很平凡,如果过多的用什么艺术手法去写,也许并没有现在的作品感染力强。可以说,路遥是与生命赛跑,是用生命写出来的。世界本没有完美的东西,包括作品,正因为作品的朴实无华、正因为路遥英年早逝,让我们更懂得作品的伟大。

文学因历史而不杇,《平凡的世界》能获茅盾文学奖并能日久弥新,是后人对路遥先生最好的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