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含义是什么?先入为主第一印象,还是当地口味才是正宗?

菠菜炒蛋


正宗的含义就是很纯正,味道很正,主要说的还是当地味道是正宗。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这道菜很正宗啊,味道是北方正宗口味,南方正宗口味,云南正宗口味,等等。东北的铁锅炖,这家店饭店做的很正宗啊,云南的过桥米线,这家饭店做的很正宗啊,上海菜这家饭店做的真不错,相当正宗等等。


正宗,不是说这道菜很好吃,而是有当地的味道并且好吃,能够突显乡味道很正。比如,锅包肉很多饭店都会做,但是有做北方口味的,南方口味的,有点是甜口,有的是咸口,都很好吃,好吃不是正宗,而是锅包肉这道菜太好吃的,很正宗的北方口味,特定一个地方专有的味道。这是正宗的西藏本土出品冬虫夏草,这是正宗的韩国辣白菜,这是正宗的东北哈尔滨红肠😃


风铃娱乐生活


作为一名正宗的吃货,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正宗”与否应该由食客来评判。因为,作为口味口口相传的美食,传承下来的一定是这道美食的精髓与特色。而判断标准,一定是舌尖上味蕾的共同记忆。

举两个正宗湖南菜的例子:

先说湖南辣椒炒肉,如果用的不是本地的青椒,如果不是青椒煸炒、肉爆炒之后再合炒出来的,都不算正宗。我吃过商家自诩的湖南辣椒炒肉,居然用的是肉辣椒,还勾了芡!

再来说一道湖南正宗名菜剁辣椒鱼头。我记得小时候我们老家普遍认为的标准是:鱼必须是出自湖库的雄鱼,越大越好,做菜时只取鱼头部分。剁辣椒从选料到腌制过程都有标准。制作过程也有严格的时间和流程标准。而是否正宗,最终由食客们来品评。

在湖南,像我这样的吃货还有很多。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哪家餐馆是否正宗,一是看客流量,二是问一下当地的吃货,保证八九不离十。

所以,习惯了一个味道就是正宗?做得久的就是正宗?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就是正宗?这些说法都不对。很多时候,正宗被商家用于炒作和宣传,就更加变了味。

吃货们,找到你们想吃的正宗美食,然后用味蕾牢牢锁住它。再用永恒的记忆,将来去寻觅它吧!

因为,这是幸福的味道!







龙舞九天


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做特色小吃的老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信很多人都有关注一些探店视频文章,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店的生意非常好,那些老顾客一般表达的意思就是吃了几十年从小吃到大等等,那么这个意义在于哪里呢?我认为是他们习惯了这个口味,也就具有了正宗的意义,我就认这个口味,其他的口味我都不习惯,觉得不够地道正宗,这种是针对当地美食的一种评价!

那么对于舶来品呢,比如说今年的网红小吃,广西柳州螺蛳粉,疫情期间火了,所有包装类卖的脱销断货!而我自己也喜欢吃螺蛳粉,这个喜欢并不是说天天都要吃,而是再觉得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吃一下!鉴于这个原因,以及本地没有这个口味,便选择再次开店在卤味的基础上添加了柳州螺蛳粉!

选择了做什么,就考虑要到哪里去学,最简单的去柳州学能学到地道的,但是也搜到了周边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学费挺便宜2500可以学会,而柳州这边有的也是三几千就可以学,还有一些要万把块钱,这里面的套路相信餐饮者多少都会知道,新手一不留神就掉坑!

排除了柳州之外的培训机构,还是想去柳州走一趟,吃一碗正宗的柳州螺蛳粉,因为柳州外的都打着正宗柳州螺蛳粉,但口味却都不同,而恰好在疫情期间广西疫情最轻,已经可以接收外地人了,二话不说就到了柳州,沿途的风景不用说,真美!

一路奔波,到了柳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来碗螺蛳粉,根据头条文章推荐找了一家,到店6点多,楼上楼下坐满了人,吃粉的络绎不绝,二话不说先来一份!

不得不说口感味道绝对是吃过那么多都没有的味道,比不了的味道,粉吃完,一不小心发现汤也喝完了,从来没有过的,因为之前吃过那么多的螺蛳粉从来没有把汤喝的净光,而这次确实例外,难道是因为这家生意最好味道最正才这样吗?本想再去详细了解一下,可惜旅途奔波劳累,吃饱喝足以后双脚不听使唤了,只得找个酒店睡下!

找到酒店量体温刷卡入住,热水澡一冲,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再次醒来发现才11点多,肚子咕噜噜叫,粉不顶饿,人生地不熟大半夜的也不熟悉,习惯性打开美团,一刷全是螺蛳粉,月销八千多份吸引了我,再来一份,看着价格比店里少贵一点!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份就送到了,速度还是挺快,前台服务员打电话让下去拿,挺漂亮热情的一个柳州女生,知道我们是外地来的还特意推荐了几家!

赶紧拿着粉上了楼,饭盒真的很大,包装精致,打开之后先喝汤,味道也很不错,一顿狼吞虎咽的吃完了。评价就是跟晚上吃的那晚汤感觉差不多香,不过味道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差异,这个可能就是两家不同的特色口味之处吧!

休息好以后,第二天醒来就是奔着步行街老街最热闹的地方去,沿途的螺蛳粉点一家挨一家,就像广州的便利店一样,一个挨一个!到底哪家味道好呢,不用说,借助头条文章推荐,美团外卖评价等等,一家一家的试,直到最后完全吃不下为止!总结下来就是,这些生意好人火爆的相同点就是汤鲜味美,不由自主的就想喝汤,并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臭,而唯一的差异应该是各个店家用的香料配比或者工艺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些特色给吃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天的试吃考察,最终选择了一个口味不错的店学习,不用说,肯定不会选择那种便宜卖料的店铺,因为那种主要针对招商加盟或者是那些急于求成省时省力的人!

经过师父的简单介绍,大致了解了,熬汤,炒配料,烫粉等等都是关键,重中之重就是熬汤,这个相对我这个有一点卤肉基础的倒不是太难,经过了半个月的学习,熬出了跟师傅一摸一样口味的汤,出师了!

回家以后立马准备进货,找门面,所有事情同步进行,因为有些基础准备就快,大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部搞定,然后月底就开始试营业。

试营业开始的时候,刚好疫情稍微好转,外出吃饭的人也多了起来,借着网络推广尝试的人还是很多的,亲朋好友等等都来尝试,给出的评价也各不相同。

一部分人没有接触过螺蛳粉第一次吃,有些吃过包装的,有些在其他地方吃过,但是绝对没有在柳州吃过的,所以要么就是接受不了这个味道,要么吃不了辣,要么就是说你家的不正宗,跟我吃过别人的不一样。

所以,刚开始我会一直跟他们解释,我们这个是完完全全按照柳州的做法学过来的,不是加盟店直接可以调制,但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却很难改变,但是后来有一些在广西工作过出差过,还有一些广西本地人在这边做事的,听说有了这个店之后过来吃过,得到的评价是跟他们柳州味基本上一样,连汤都喝了,因为精华真的在汤里面,骨头鸡汤螺蛳都在汤里,而不喝汤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这里本地人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也不在刻意追求他们能够给出正不正宗了,我也不再强调,因为等他们适应了这个口感后,可能别人的就成了不正宗。

你们是怎么判断正宗不正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