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基礎教育分三六九等與教育資源平衡是矛盾關係嗎?

馬上幹活


從教育成長方面看,基礎教育分三、六、九等,與教育資源平衡沒有矛盾,而且適應。

“術業有專攻,個性有差異”。教育成長方面,因為各學生成長環境不同,興趣投入,接受能力不同等,學習成績必然產生很大差異。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就會自然而然地偏向成績較好的、肯學的學生。這樣,就會使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很大心理不平衡,他們就會以各種小動作等擾亂課堂紀律,以引起教師對他們的注意。而教師為了教學進度及威嚴等因素,對這些學生進行懲罰。若果處理不適,可能引發成績中等的學生,受較差學生感冒,結果引發班級班風整體下降。

然而,因為各校追求教學成績,在分三六九等班級,卻又對那些分到較差班級的學生、教師,處理不平衡。特別是對教師評優、評獎等方面偏向較好班級,出現“工作時,首先想到了你。評優、評獎時,先擇性忘記了你。”這給教差班的教師產生極大的不滿、無奈,於是,教學、管理等方面,就沒有那麼投入。這個,才是對教育的不平衡。

“分層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成長髮展的基本規律。基礎教育分三六九等,都沒有與教育資源平衡相矛盾。真正與教育資源平衡相矛盾的,是對分等之後,對待教授好班、差班的教師的教育不公平的評價,從而引發“連鎖反應”,分到差班學生越差,好班學生成績越好。這個,才是原因癥結。


憤怒野虎


改變不了,就只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