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B站《后浪》刷屏?

sunyoson


《后浪》只是 B站的一则广告,在刷屏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我看了看争论双方的观点,又谈到五四这个特殊的日子,觉得大家争论的起点似乎是争夺五四精神的解释权。

在现代语境中,五四精神分为两部分。

一是胡适等人主导的前五四运动,实为新文化运动,提倡批判理性和理性启蒙。其次是傅斯年张国焘,他提倡直接表达要求,采取行动,达到目的的正儿八百个五四运动。

80后自己觉得第一类人影响大些,尤其是发现周围有很多王小波粉丝,他只是在复兴新文化而已。

对80后我而言,看完视频之后,代入感并不强,所以感觉到里面的后浪推前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推后浪。看看周围,发现00后才是最优秀的。除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视频中描述的优渥的中外生活中长大之外,现实中他们也表现出了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独特气质。

比如我的微信朋友圈找不到一个活跃的00后,除了代沟,我发现很多00后早就转到了新平台,比如 qq、 b站等;其次,在方方事件中,他们代表帝吧出征,俨然成了一支讨伐大军。他们敢于另辟蹊径,敢于有意识、有组织地维护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这让我感到惊讶。他们,隐隐有五四弄潮的影子。

在历史上,胡适等人只能算张国焘等人的失败。这些人虽然声名狼藉,却很少露面。二十年代以来的几十年里,没有多少人出来说话,也没有多少人出来,慢慢地变成了年轻人认为可耻的论资排辈。而后一种人才更是占上风,甚至主宰了历史的进程,他们不一定比前人见识更广,只是行动更多而已。

到了1980年代,方方已是风云人物,到2020年可以自信地指点江山,除了她对自己的感觉太好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没有一个人愿意被挑出来。所以在新世纪面前,她的失败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作为一个80后,面对这群后来者,总觉得有人在追。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仍然对这一波繁荣的后浪抱有真诚的期望。虽然我知道,作为个人,他们的年轻与我们当时的年轻并无二致,他们会点燃理想的火焰,也难免在现实的狂风中,留下一点火光。但很明显,他们更了解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更了解团队作战,更了解如何在某一天独自面对世界,但多了一些策略,自然会比我们更接近理想。

只希望从那以后,他们能更加坚定地扞卫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走向一种过于狡猾和幼稚的世故,或面对现实的冲击,对抗实用主义。并且,所有这些,都有悖于年轻人的精神。


白衣佐波


从“五四”开始,“青春”在现代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年龄概念,它被赋予了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涵义——青年首先是政治性的,他们是新的国民,是新的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象征,他们承担着进步和复兴的使命;青年也是文化性的,他们是新文化的主体,是新思潮的主力军。


李清0195


我并没有在视频里看到众多的青年劳动者:工人,教师,军人,警察,医生,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所从事的劳动生活的镜头,我看到的反而更多是娱乐:旅游,电竞,跳舞,音乐,极限运动,这也太狭隘了吧?

这就是一个B站宣传UP主的宣传片,央视和其他官方媒体真的不该转,面对全国的青年人发这样的片子,以追求自我引导和鼓励全体年轻人去搞旅游和艺术?官媒考虑过全国年轻人是否都有财务自由的家庭去支撑了么?

考虑过如果所有年轻人都去把时间花在“学语言,学手艺,看电影,去旅游,追求自我”而只有更少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促进科技发展,诚实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么?

后浪代表的不应该只是COS宅舞、数码测评、电子竞技、精致的Volg,不只是一线城市的体面生活。后浪更多的是埋头苦读、破釜沉舟、努力前行的人。

不惑不是知识兴趣的获取,是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条优秀的B站广告宣传片不是五四青年宣传片,里面有些内容我也喜欢,但视频内容和五四精神内核真不搭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