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2018年雙十一,"壓軸直播"的表演時間留給了馬雲及“口紅一哥”李佳琦。李佳琦最後以32萬個商品、6700萬的銷量,毫無懸念贏了這場直播PK。當時淘寶粉絲不到100萬的他,如今已經猛漲到560萬。

幾個月後,“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策劃了一場韓國美妝直播,交出了85萬單、1億銷售額的優秀成績單。與此同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產生了不少日銷過億的網紅主播。據《2018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數據統計,截止去年4月份,網紅粉絲人數達到5.88億人,整年的網紅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人民幣。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5後未來職業規劃都瞄準主播、網紅等道路。但縱觀全城經濟:一面是全民網紅時代助推行業繁榮,一面卻是略顯消沉的互聯網經濟及創業氛圍,網紅飽和與互聯網人才缺口的反差,讓我們不得不憂心這種現狀是否會帶來無法估量的隱性損失。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從微博、鬥魚再到快手、抖音,互聯網社交、直播或短視頻的風口從未間斷。風口及行業格局不斷改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網紅規模持續增長。根據《2018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粉絲規模在10萬人以上的網絡紅人數量持續增長,較去年增長51%。其中粉絲規模超過100萬人的頭部網紅增長達到了23%。

網紅數量持續增長和當下年輕群體青睞於網紅、主播等職業傾向極為一致。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前段時間,某大學生求職網申平臺向全國10萬名應屆大學生髮布求職意向調查問卷,根據調查報告反饋的結果,直播、網紅、新媒體運營、網遊陪練等新興職業備受年輕人追捧。此前,新華網也曾經做過類似的調查統計,記過顯示,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網紅。

伴隨著網紅經濟的逐步專業化以及MCN機構(專業社會化營銷平臺)產業的完善化,與MCN機構簽約成為職業網紅,逐步發展成一種新趨勢。擇業觀的改變已經直接影響到年青一代的就業,換句話說,越來越多年輕人把網紅當成自己的正式職業。

除了擇業觀,甚至也影響了年輕群體對就業城市的選擇。根據近幾年人才流入的城市排名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逃離北上廣,選擇到杭州、長沙、成都、西安等“網紅城市”。前十排名中,二線、準一線城市佔了前9。可見,正因為有一群懷揣網紅夢的年輕人,網紅城市不僅經濟被帶動,同時也為了吸引人才流入,創造了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但是,同為網絡市場,與職業網紅相比,互聯網整體的就業、創業狀況就略顯消沉了。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根據智聯招聘所統計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就業景氣度出現連續三季度下滑,在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度排名中,該行業也從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最大的原因依然是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互聯網公司縮減了招聘需求。不過,互聯網眾多崗位愈發嚴重的人才缺失,不排除與新興職業興起有關。相比傳統互聯網職業,網紅、主播或許更會是畢業生們嚮往的職業。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近幾年,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大電影、移動直播、移動短視頻,這些新興概念在短時間對傳統文娛行業形成顛覆,不少文娛業人才都紛紛向互聯網平臺轉移。互聯網帶給影視行業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大批文娛行業從業人員轉向互聯網,依然無法填補技術崗的缺口。以大數據算法人才為例,根據麥肯錫的一份分析報告,2018年懂的利用大數據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崗位缺口達到150萬人。

互聯網公司眾所周知薪資高,相比其他崗位,從事技術崗的畢業生平均起薪就能達到10k,這對於畢業生而言,原本應該是最具發展潛力、最具吸引力的職業之一。可如今大量湧現的主播、爆紅的網絡名人,似乎讓畢業生看到更多的選擇。這類職業,有較高的自由度和上升空間,接一個廣告的費用就相當於好幾個月的工資。對年輕一代更具吸引力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無法斷言擁有高學歷、流入網紅市場的畢業生,能彌補技術型人才的缺口。但根據《2018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顯示,網紅群體也確實逐漸呈現高學歷、年輕化趨勢。95%的網絡紅人接受過高等教育,14.6%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對網紅、主播職業的趨之若鶩,或許就間接降低他們對互聯網經濟的貢獻或價值。

一個百萬粉絲的網紅能引導粉絲消費,但一個互聯網創業者是整個互聯網創新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這個全民追逐網紅的時代,網紅、主播行業的湧入或許正變相地縮減創業者和創業者價值。

早在2016年,騰訊就發佈過《QQ大數據微報告:95後抖屏擇業觀大起底》,報告指出,95後追求個人興趣,在擇業上更加“自我”,更看重較高的物質回報,也較少拼搏奮鬥的精神。因此,在就業上,他們更樂意選擇文體娛樂,互聯網則居於次席。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也有人認為網紅、主播也是自主創業途徑之一,可是最終能實現商業化的人有多少?做到上市公司的又有多少?所以,這和互聯網創業依然有著本質區別。

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越蕭條——被“網紅夢”反噬的年輕人

互聯網風口從興起到沉寂,創業公司從擴張到縮減,這無疑會打壓互聯網從業者的積極性。反觀網紅經濟,則被抖音、快手、淘寶等流量巨頭推上高潮,對內容輸出者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對用戶而言更是一種慰藉。根據大環境趨勢,我們無法過分苛責年輕群體對網紅的追逐,只能警惕這一現狀可能給互聯網人才流失帶來的潛在影響。

隨著社交平臺進一步打通與消費的變現路徑,李佳琦、“散打哥”等銷量奇蹟的背後,是被網紅影響力綁架的消費主義,當代年輕人往往深陷偽精緻包圍的過度消費。有想做網紅而去借貸整容,最後失敗的;也有為購買網紅推薦產品、追求精緻而借貸消費、被迫還債的。年輕一代作為極易受誘惑的消費群體,衝動消費就尤為普遍,也成為隱形貧困人口逐漸增多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消費主義的盛行也為互聯網某些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泡沫。比如金融消費,年輕群體過度消費理念,曾將不少網貸平臺推上風口。除去監管收緊的核心緣由,不理智消費催生的業內亂象,也加速把網貸平臺推向洗牌期。

當然,這種消費主義擴大到整個網紅群體輻射的直播、短視頻、知識付費等內容行業,受眾群體對網紅所輸出的信息,也帶有一種越發盲目消費和被動接受的傾向。信息獲取,甚至知識來源都以一種商業化的方式被掌控,用戶真實的學習能力潛移默化地被削弱著。網紅作為內容的輸出者,他們對於用戶的行為趨向,必然要負有責任。但現在很多網紅連以身作則都無法做到,更別說正向引導。

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追逐網紅和娛樂的時代。可歷史經驗卻印證了,娛樂產業愈繁榮,經濟反而越蕭條。這難免讓人憂慮,也值得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