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金融郎达群」包商银行被银保监会接管事件点评

事件:5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从接管开始之日起,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业务。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

内容:(1)个人储蓄存款方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对个人储蓄存款本息全额保障,个人存取自由,没有任何变化。(2)理财业务方面,接管后,包商银行个人理财各项业务不受影响,原有合同继续执行,无需重签。(3)对公存款方面,5000万元(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保障。

公司背景:(1)包商银行尚未披露2017、2018年报,据2016年报信息显示,总资产规模为4316亿元,营业收入124亿元,净利润42亿元。(2)业务结构方面,公司2016年存款规模1936亿元,贷款规模1565亿元,其中,个人贷款达到679亿元,占比43.4%;信贷投放以内蒙古地区为主,占比超过70%;投资类资产规模1804亿元,占比高于信贷资产。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高达1221亿元,占投资类资产比重68%,主要包括信托计划、资管理财、同业存款等。(3)公司治理方面,公司年报显示,无实际控制人,前十大股东股权关系分散。除前三大股东,太平商贸(9.07%)、大安投资(5.51%)、精工科技(5.32%)占比超过5%外,再无超过5%以上股东。公司董事长李镇西、监事王树斌除担任公司职务外,亦分别担任包头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影响:(1)中小行负债成本上升,行业业绩料将分化。在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有大行凭借政府信用背书、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资金品牌优势,在负债端占据定价优势。而中小行由于经营区域受限,营销及品牌效应均弱于国有大行,负债端揽储压力较大,往往通过抬高利率等主动负债模式进行吸储,在资产端提高风险偏好,配置高收益资产,在经济下行周期容易积聚信用风险。此次包商银行被监管接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对中小行流动性担忧,无疑会加大部分中小行的融资难度和负债成本,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带来业绩分化。(2)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必过于担忧,国有大行依然是稳定器。对于因包商银行被接管引发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担忧。一方面对于包商银行来说,监管层已经给出定心丸。将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及时调拨充足现金、确保支付系统运行通畅等措施,保持包商银行正常经营。而对于行业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监管也将加强市场监测,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现阶段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整体处于低位徘徊阶段,长端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由于国有大行在银行间市场主要担任资金拆出方的角色,在资金供给方面也承担着货币派生的作用,在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下,不太可能大幅抬升同业拆借利率。(3)从行业配置角度来看,当前上市银行整体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资产质量扎实,拨备相对充足,而对应2019年估值仍不足0.8倍PB,接近0.7倍的历史底部区间,安全边际极高。在二、三季度市场行情盘整的预期下,业绩稳健的国有大行和资本实力充足的股份行行情有望走强,回调即时上车良机,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