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崇武名人——琴師鄭半仙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明朝中期,崇武城西門內有一個聞名八閩的琴師,名鄭佑字半村,崇武人稱他他半仙。

鄭佑自幼很聰明,讀過幾年書,很受老師稱讚。可是他生性孤僻.無想功名,又不愛跟他父親學做生意,只是結交幾個少年朋友,整日彈琴玩耍。到了二十多歲,父親去世後,他仍然日日彈琴會友。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有一日.鄭佑聽一位從廣東回來的人講,廣東有一個羊城,是極繁華的地方,琴絃笙簫,名家很多。鄭佑正感到自己生在這個偏僻小城內,學的都是村歌漁唱土腔土調,很想找名師指點.就帶了一大筆錢,坐船到羊城去。

鄭佑到羊城後,結交了很多琴友。琴友對他說,羊城內的琴藝數白素娟最高,但是要和她結識極難。這個白素娟原是巡撫衙門的歌姬,從小受過名師的精心傳授,後來.巡撫大人把她送給一位武官做妾,兩人恩恩愛愛.感情很好。

不幸這位武官在珠江巡邏時遭颱風,翻船身亡。白素娟一心守節.從此一個賓客都不見,寂寞悲傷的時候,就在家裡彈琴。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聽了這些情況,鄭佑想了一個辦法,在白素娟的住宅邊租了一間小樓,悄悄搬進去住.白素娟彈琴時,他就把曲調記下來,然後自己摸索試彈,這樣過了一個多月.曲調記了一些.只是零碎不成套,彈起來格調音律也相差很遠。

亊有湊巧,有一夜,白索娟開窗悶坐賞月。夜深人靜,忽然傳來熟悉的琴聲再聽是在對面小樓上,就叫老僕去査問.鄭佑也照實說明。人生難得遇知音,鄭佑學琴的苦心,使白索娟十分感動。次日剛好是七月十五日,白索娟就差老僕約鄭佑晚上在珠江江心的船上會面。鄭佑聽了非常歡喜。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原來七月十五日是白素娟丈夫的忌日,每年這一晚,白素娟都坐船到寂靜的江心.在船頭設下香案,對著大江上香、奠酒、彈琴祭奠。鄭佑僱了一隻小船緊靠在那隻船邊,他看到白素娟這樣的深情,眼淚也跟著流不停,心裡更加佩服她的人品。

等白素娟一曲彈完後,鄭佑才上船與她相見,說明自己不遠千里來羊城學習琴藝的心情,請求白素娟指點。白素娟看出鄭佑是一個注心藝術的老實人,就詳細向他講解各種指法。鄭佑心靈手巧,經白素娟一指點,很快就全都領會。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過了幾天,白素娟又差老僕把師傅終臨時傳給她的手抄的琴譜和指法的書,全套借給鄭佑,但是要求他抄完後立即離開羊城.不要再見她。鄭佑一一照辦。從此,他的琴藝進入了新的境界,到處受到好評,名聲越來越大。

過了幾年.鄭佑到出名的金陵城遊歷。有一夜,他和幾位金陵的琴友在城中秦淮河邊的一座酒樓上飲酒。這個時候,明月當空,江風習習,鄭佑在眾琴友鼓吹下趁著酒興拿起琴來彈奏。

當年,金陵城是歌妓會集的地方,內中有一位很出名的歌妓叫馬湘蘭。這晚她正好坐著小船在河上夜遊,小船從酒樓前經過,馬湘蘭聽見樓上傳出的琴聲,那種優美的曲調和嫻熟的技巧,立即把她吸引住了。她趕緊叫艄公把船靠到酒樓的窗口下,在那裡聚精會神地聽著。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正當馬湘蘭聽得人神的時候,琴聲突然停止了,只聽樓上有人問:“為什麼不彈了?"又聽一個人說:“琴聲對我說,有解音律的人在偷聽呢!”眾人都不相信.說:“鄭兄又不是神仙,琴聲哪會傳話?”大家正說著,馬湘蘭已經上樓來,說:“是我偷聽。"眾琴友十分驚奇,更加佩服,都說:“鄭兄的琴藝真的會傳神,仙人呀!"

馬湘蘭經大家介紹後,與鄭佑施禮相見,懇求鄭佑收她為徒弟。可是鄭佑立即婉言拒絕。馬湘蘭不死心,過幾天又備了豐厚的禮物,託幾位金陵藝壇的名人來向鄭佑說情。

鄭佑堅決地說:“我是超脫凡俗的人,學琴只是為了自身消閒娛樂,不敢以琴謀利呀!”說完緊閉雙目。大家聽他這樣說,只好回去勸馬湘蘭死了這條心。幾天後,鄭佑也離開金陵城。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鄭佑在外地邀遊了三十多年。就象風箏斷了線,全然沒想回家。鄭佑的兒子很有孝心,想到父親年紀這樣大了還孤身一人在外面漂泊.實在不忍心.就變賣家產,帶著錢到處去尋找。經過很多周折,終於找到,強把他迎回家。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鄭佑在外地數年,只帶回一把瑤琴和一箱琴書。回家後,他每天淸早起床,在庭院裡彈一會兒琴,其餘時間就在屋裡靜坐,沒出門也不會客,有親戚來向他問好.他也只點點頭。後來大家發現他對相命擇時很精通,想來向他請教,他卻閉著眼睛不說話。這時,他的子孫們因為生意失利,家境很窮困。親戚們勸鄭佑把這種相命擇時的知識傳授給子孫,讓子孫有一條生活的路,他也只是搖頭。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過了幾年,一天清早,鄭佑起床後照樣在庭院中擺了一張桌子,點上三柱香,然後坐在桌前彈琴。可是一曲還未彈完,他突然收起瑤琴不彈,對他的兒子說:我的壽命就到今天為止了,你去燒些熱水給我洗澡。”他兒子知道他的脾氣.連忙照辦。鄭佑洗完澡又換上一套整潔的衣裳.然後把箱裡藏的那些抄錄整理的曲譜琴書一本本拿出來燒掉。到了中午,鄭佑果然斷氣了。大家都說,鄭佑真的能知過去未來,但他嚴守天條,絕不洩漏天機。後來崇武人就稱鄭佑為“鄭半仙”。

崇武古城歷史名人——八閩琴師鄭半仙

來源:《崇武文庫·民間文學集成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