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等老辣對手環伺,奕瑞光電單臺均價兩年下滑22%

當中國企業掌握了某項產品的生產製造能力,高價時代就終結了。

2010年之前,全球數字化X線探測器技術、市場基本被國外的巨頭壟斷的時候,X線探測器單價曾高達幾十萬元。當中國的廠家,比如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掌握這類技術,並能規模化量產的時候,市場價格就無可挽回的一路向下了。

佳能等老辣對手環伺,奕瑞光電單臺均價兩年下滑22% |千字解碼IPO

奕瑞光電近期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它的主導產品就是X線探測器。這種設備看起來神秘,其實並不難理解:它將穿過人體或被檢測物體後衰減的X光子轉換成數字信號,輸出成我們在醫院檢查時看到的醫學影像,或者是用於工業檢測等。

在這個領域,奕瑞光電是國內的龍頭企業,近半的產品是出口國外。它的產品出售給下游的醫學影像設備公司,比如柯尼卡、西門子、飛利浦等。奕瑞有一批堪稱偉大的公司作為合作伙伴,它同時也有一批老辣而值得敬畏的對手,比如日本佳能和美國萬睿視都有八十餘年的歷史。

奕瑞過去三年的出貨量分別是5804臺、7750臺和11335臺。奕瑞的出貨量增長速度不錯,但這已經不是一個單臺動輒幾十萬的市場,它的出貨價格連續兩年走低。2018年均價從2017年的5.88萬元下降了8.67%至5.37萬元,2019年又繼續下降了14.5%至每臺4.59萬元。兩年內,單臺均價下滑了22%。

這是一個細分的市場,奕瑞電子全年的營收規模和利潤從總額上看並不高,去年收入5.4億,過去三年年均複合增長24%,去年利潤9600萬。

佳能等老辣對手環伺,奕瑞光電單臺均價兩年下滑22% |千字解碼IPO

研發是這類企業的命脈。奕瑞光電的四位創始人和共同實際控制人顧鐵、曹紅光、邱承彬、楊偉振,無一例外都是技術出身,四人合計持有公司上市前表決權的54.51%。創始人的思維,決定了企業對研發的態度,奕瑞電子在研發上的投入佔營收的比例達到了16%。

X線探測設備全球產業轉移浪潮來到中國的時候,研發實力令奕瑞電子有能力承接。

21世紀初,全球醫療企業的巨頭GE醫療、飛利浦和西門子率先完成了平板探測產品的研發,此後日本的佳能和韓國的Vieworks及Rayence接力開始規模化生產,現在到了奕瑞電子等國內企業接納全球產能轉移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