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古人云:“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與人相處,不把話說滿,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無論是說話、做事、處世,都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

所謂“言行得體、恰到好處”,才是最明智的處世哲學。

說話、做事,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人生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為人處世,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1

話別說太滿。

古語云,飯不可吃太撐,弓不可拉太緊。同樣,話不可說得太滿。

所以當我們在給別人做出承諾時,一定要先考慮自己是否能夠做到,不要因一時衝動承諾了,結果卻做不到,由此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困擾。

話說七分滿,是一種謙虛的人生哲學。一個人做出承諾的態度,正反映著他的人品。真正人品好的人,反而懂得謙卑,不會把話說得太滿。

話不說滿,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這才是聰明的做人之道。

為人處世,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任何話,都別說得太滿、太全、太過,儘量留點分寸,讓事情迴轉的機會,也給人留體面。

人們常常說,話到嘴邊留三分。這三分,其實是餘地。說話要留有餘地,不要說得太滿,才能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進退自如。

猜度人心的不多說,真話不全說,讓人感到舒服,自然就給事情留下了張弛、進退、迴旋的餘地。

不論在何種情況下,說話都應該留有餘地,不把話說的太滿。

2

事不可做太絕。

一個人若把事情做得太絕,只考慮自己,到最後不僅得不到好結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把事情做得太絕太狠,最後堵住的很可能是自己的路。

做人做事,別太過別太絕,給人留路,就是給己積福,誰也無法預料,今後會經歷什麼,你幫別人,別人也會幫你,你害別人,別人也會害你。

有人說:“做人別太過,過了惹人嫌;做事別太絕,太絕有禍端。”

所謂“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世事難料,什麼事都會發生變化,人情世故複雜微妙,如果把事情做絕了,就等於堵了自己的後路,一旦事情發生了變化,就沒有迴旋的餘地。

春風得意的時候,別把事情做絕;如日中天的時候,別把退路堵死。

凡事得饒人處且饒人,是給別人留有的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有的後路。

不把事情做絕,得饒人處且饒人,能讓一步是一步,放人一條生路,既是成全他人,又能成就自己。

為人處世,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3

凡事留有餘地。

生活中,無論是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工作、婚姻、生活,都要適度而行。

實質上,斷盡別人的路,自己的路亦危;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的飯碗也脆。

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不必步步緊逼,即便做個點頭之交,見面以禮相待,未嘗沒有另一番雅趣。

為別人留一條路,你才不會陷入絕境。

就如曹操曾禮待關羽,後來曹操敗逃時,關羽也能放他一馬。

凡事留有餘地,也是在給自己以迴轉的機會,這份餘地,既有對人,也有對己。

為人處世,懂得這個潛規則的人,往往進退自如,順風順水


事不做盡,話不說絕,福不享盡。花半開,酒半醉,懂得適可而止,才能享受人生的樂趣。

有些事,看破了,別說破;有些人,看穿了,別戳穿,沒必要給自己樹立不必要的敵人。

做人,如果太咄咄逼人,什麼事都要爭個你死我活,最後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倘若,彼此都懂得退一步,或許,就是雙贏的結果。

做人,一定要懂得凡事留餘地,你給別人臺階下,你就能收穫別人的感激和尊敬,你如果不給別人留面子,別人就會撕破臉和你對著幹,你也不會好過。

做人,只有懂得凡事留餘地,你以後的路,才能越走越順。

事滿則虧,留點餘地,也是一個人氣度的表現。

不讓別人為難,就是不讓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自己才會活得自在。

給他人留餘地,便是給自己留“生路”。

斷了別人的路,意味著自斷退路,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凡事懂得留有餘地。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給別人多留餘地。

給自己留點餘地,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遊刃有餘。

為人處世,要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迴旋的餘地,話不要說太滿,事不可做太絕。

世事無常,不把事情做絕,不把話說死,不將他人逼到絕境,對人對己都留點騰挪迴旋的餘地,才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