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本文首發公眾號位來小獵(ID:weilaixiaolie),一個為年輕人免費找工作的平臺。

​1

這一屆年輕人,別看表面上該吃吃該喝喝,但心裡常常慌得一批。

我算一個,23歲,工作一年半,這已經是我的第四份工作了。

每份工作開始的時候,我都會抱著特別大的期望:

在體制內工作的時候,“哇,我的後半輩子無憂了。”後來去了北京的一家廣告公司,“終於可以發散自己的思維,不再受約束。”然後入職新媒體公司,“跟著這麼有名的編輯,肯定能學到東西。”

可是幾個月後,我都是失望而歸:

體制內的生活太過穩定,我想在能折騰的年紀,去外面看看;廣告那份工作,每天就是盯著刪帖控評,我覺得它辱沒了我的良心;新媒體那份工作,追熱點,想活動,頭髮大把大把的掉,真怕自己掙的錢還不夠植髮的。

我畫了兩張圖,概括了我一年的生活: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網上有個段子說,不要大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實際上,我的每次離職都是自願的。

捨棄這些工作的共同緣由就是:這些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感覺努力沒有了意義。

幾次辭職後,我自己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我怎麼耽誤了這麼多時間?這樣折騰有意思麼?

然後一下就慌了。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2

可我又不敢不折騰。

每次打開手機,撲面而來的焦慮:

畢業5年,有人資產過百萬,有人出不起份子錢;我,985畢業,月入3萬,在相親角一文不值;“我畢業三年,年薪100萬”:賺錢,就是一種修行;

太可怕了,那種感覺就像人家已經上了高速公路,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

所以一看工作不見起色,就歸因於這不適合我,開始逃避。

隨後陷入了“辭職--找下一份工作--不喜歡---沒有提升---辭職”的死循環。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提問:

18屆的校招生,入職騰訊一個月。這一個月給他的感受是大量的寫sql代碼,雖然寫sql的能力熟練了不少,但算法技能沒有多大的提高,他有點懷疑自己的規劃方向是否正確,是不是該離開?

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屆年輕人有些急迫,有些急於求成,有些急功近利。

翻開我國的史書,那些大器晚成的人數不勝數,八十遇文王的姜太公、62歲即位的晉文公、47歲起義的劉邦.......

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不用太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3

其實,真沒必要一開始就咬定自己一定要怎樣。

就像季羨林老先生說,人的一生中難免浪費一些時間,難免走一點彎路的。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叫《在你感受到壓力之前》,裡面的演講者說:

有些人 21 歲畢業,到 27 歲才找到工作,有些人 25 歲一畢業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沒上過學,在 18 歲就找到了熱愛的事,也有人賺了錢卻不開心。

還有些人 16 歲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但 26 歲時改變了想法。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人生根本沒有精確的節奏可言,每一件事情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

生活太苦,先辭個職吧。可是然後呢

你有自己的節奏,彆著急去解出那個看起來很好的“最優選項”。

畢竟人生真的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別被別人的節奏打亂,忘記了你自己該過怎樣的人生。

而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若沒有那種上來就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好運氣,那便試著讓自己先去喜歡上手頭的工作。

作者:張小黃,一個喜歡汙段子的摳腳女青年。本文首發公眾號位來小獵(ID:weilaixiaolie),一個為年輕人免費找工作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