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甄英蓮,真應憐!這個名字預示了英蓮苦難的一生。英蓮出身當地望族,父親恬淡,母親賢淑。自己生得粉雕玉琢,更兼眉心一點胭脂痣,愈加惹人憐愛了。然而一切的幸福和樂止於佳節元宵。

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霍啟,禍起。此人的疏忽大意卻是香菱苦難的根源。一朝被拐,從此世間再無甄英蓮,只有受盡苦難的無姓之人:香菱。

被拐之後,香菱本有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那就是馮淵:

父母俱亡,又無兄弟,守著些薄產度日,年紀十八九歲,酷愛男風,不好女色。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見這丫頭,他便一眼看上了,立意買來作妾,設誓不近男色,也不再娶第二個了。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設誓不近男色,也不再娶第二個。眼看香菱的轉機來了,卻在這鄭重其事的三日裡,又生了變數:呆霸王薛蟠!薛蟠見英蓮生的不俗,也起了納妾之意,把馮淵打了個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可憐馮淵花了錢卻送了命,也真是應了他的名字:逢冤。

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遇著一個呆霸王已是香菱命苦,誰曾想還有個忘恩負義賈雨村!不說幫香菱與母親團聚,反使了個金蟬脫殼的法子,讓薛蟠免了罪責。“花幾個錢就沒有不了的事”,說薛蟠呆,這一點他看得倒清楚!

香菱跟隨薛家一起到了賈府,可薛蟠得償夙願後卻對香菱非打即罵: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香菱最為舒心無憂的時候,大概就是薛蟠外出,寶釵領她進了大觀園吧:有黛玉教她作詩,湘雲與她高談闊論,探春邀她入社。然而這一切在寶釵眼裡不過是不守本分:

我實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做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

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寶釵的話有惡意嗎?沒有。香菱沒日沒夜地想著學詩,寶釵也擔心她學不成詩,反壞了身體。依寶釵的觀念,學詩本就是分外之事。可是寶釵、黛玉、湘雲、探春、寶琴等人,哪一個不是詩書大才?大觀園內海棠社、菊花社、蘆雪庭、桃花社,也是各種詩社不停。

詩情畫意是沒用,可是女子一生都禁錮在一個園子裡,還不許別人自娛自樂嗎?就算女工為要,也沒有時時都是女工的理。說到底是香菱的身份與眾人不匹配,所以才有了寶釵得隴望蜀的評價。

薛蟠娶妻是香菱命運的又一個拐點: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香菱本以為來了一個有才有貌的佳人,自然是典雅和平的,自以為來了一個護身符,心裡比薛蟠還急十倍。誰曾想這哪裡是護身符,分明是催命鬼。面對夏金桂的每每磋磨,香菱只能越發小心。英蓮變香菱,香菱變秋菱,最後便是香魂返故鄉了。

說來曹公也真是殘忍:被拐之後,惶惶不可終日,自以為“罪孽已滿”,曹公卻偏偏又安排了一個呆霸王;進了薛家,每日非打即罵,以為新婦過門,身上的責任也輕了幾分,一心念著夏金桂進門,誰曾想原以為典雅和平的佳人卻是個盜蹠性情。

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這一生坎坷,怎讓人不心生憐惜?所以說人販子毀人家庭,喪盡天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