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近日,一名三歲的小男孩兒走紅網絡。原因竟然是他做飯種花樣樣拿手。

厲害了,我的孩子!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小男孩兒自己帶著手套,配置盆土,三下五除二的種好了一盆花,最後還修剪一下,非常的細心。

動作之流利讓一眾老阿姨歎為觀止!

除此之外,小男孩兒還能自己買菜,切菜,做飯。確認過眼神,是用過刀的人。

看看這菜色澤誘人,葷素搭配,營養滿分。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啊,這樣的孩子,老阿姨要先給女兒預定呢!

小男孩媽媽曹女士說,孩子是獨生子女,並不是因為生了二胎才讓他幹活。

教孩子做家務的本意是不想讓孩子搞破壞,卻不曾想收穫了一個驚喜,現在都可以放手給孩子打理了。

這個媽媽真是太睿智了,與其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如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放手施為,收穫的可不僅是一個會做家務的娃,娃的未來也會不可限量呀!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會做家務的娃更優秀,這可不是我胡謅的。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由此可見,想讓我們的孩子變的更加優秀,有一種能力必須培養,那就是做家務。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勞動幾乎是共識。德國甚至還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孩子必須做家務。

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在出生後的五年內迅速生長和發展,家務可以鍛鍊孩子不同的部位發展、協調,優化大腦,間接地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

你看,讓孩子動手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的損傷,相反還能讓孩子在勞動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少年說》中,付軒昂對媽媽的“控訴”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媽媽藉著學校要求我們做滿8個小時的社會實踐為藉口,逼迫我做家務,每天我寫完作業還不能休息,家裡的鍋碗瓢盆還在等著我……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付軒昂非常憤慨:“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呀!”

種種鋪墊後,他滿懷期待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媽媽,我可以不做家務了嗎?”

媽媽面露微笑,溫和且堅定的說:“不可以”。

付媽媽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要承擔。

家務勞動能夠鍛鍊你的動手能力,它會讓你變得有耐心有愛心,你會更有責任感。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付媽媽是一個十分睿智的媽媽,她與孩子制定了一個家庭契約,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勞動。

不因孩子有意見就輕易放棄,而是和孩子溝通,將自己的觀點傳輸給他,讓孩子理解並接受。

只有懂得,才會慈悲。積極參與到家務中來的孩子,更能理解並認可家人的付出。

因為他們知道生活中一切看似簡單的東西都來之不易。

我的同事最近很頭疼。

孩子哭哭啼啼不願意上學,竟然是因為學校要進行內務比賽。

小時候孩子吃飯慢了怕孩子餓著,穿衣服慢了怕孩子凍著,連走路都擔心孩子累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更別說做家務了。

現在,孩子沒有自己動手的積極性,生活上也十分依賴媽媽,大小事都等著媽媽處理,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會埋怨媽媽沒有做到位。

大部分媽媽認為孩子只要會讀書,會不會做家務並沒有對孩子並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但是長久來看並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大量的信息和研究表明:孩子不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僅會影響孩子現在的生活,而且會給將來的學習、生活、處事帶來極大的影響。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生活即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教育從來都不只侷限在課本和書本里,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給與孩子更多。我們不應該剝奪孩子做家務的權利。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到,兒童是用手來思考的。所以我們不光要讓孩子動,還要多動。

美國育兒專家伊麗莎白.潘特麗,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設計了一份《兒童學做家務年齡表》,大家可以對照下表給孩子任務。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孩子是我們的家庭成員之一,家庭責任也要共同分擔。一起來看看我們如何培養孩子讓他們愛上做家務吧!

1.一起做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有個段子:家裡搞衛生,兒子負責倒垃圾,孩子出門碰上鄰居家阿姨,被對方稱讚“勤勞”

兒子回答:“我爸爸說了,愛做家務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父親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父親做家務的行為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家務不僅僅是媽媽的事情,應該是整個家庭的事,我們都要為之努力,彼此分擔。

2.足夠的耐心,多鼓勵孩子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早上起床孩子自己將襪子卷得好好的正準備穿,“上課要遲到了,媽媽替你穿吧!”

孩子想自己洗衣服,怕孩子洗的不乾淨。“寶貝你沒洗過,媽媽自己洗”。

孩子的積極性一次次被“包辦”與“拒絕”打消。

讓孩子大膽的做吧!大不了,我們再重洗一次。

只有我們充滿耐心,不嫌棄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就會在不斷嘗試中進步。

陳鶴琴說過:“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的多。”讚美是一種力量,它會讓孩子變得自信。

3.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家務也有樂趣。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中,有一章節是湯姆不得不為幾天前犯的錯誤受罰去刷圍牆。

湯姆卻勸說鄰居家的孩子們,說刷牆可有意思了,這些孩子為了能刷牆還給了湯姆一些好處。

孩子天生就對情緒很敏感,如果我們自己都討厭做家務,那孩子自然也不會喜歡。

我們也可以採取湯姆的做法,把家務看成是一個遊戲,用積極的態度去感染孩子,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願意做家務哦。


“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無數人點贊


我們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往更廣闊的世界,用智慧豐盈了孩子的羽翼也要教他飛行的本領。

做家務,是孩子必須擁有的一種能力。

要相信容易損傷的只有瓷器,我們的孩子可都能幹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