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菲利普·津巴多說:“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 心理學充滿了魔力,能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別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拋物線”願意將這種魔力發揮到極致,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截止2020年2年4日 11:14時,全國(含港澳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20471,疑似病例23214,死亡病例425例,治癒637例。

面對中國的這場疫情災難,不管是誰,只要識字,都關注著這些數據,期盼著鍾南山院長告訴大家已研製出有效藥物......

看完國家的最新疫情新聞、看本省本地區的,沒有什麼時候會比現在這段時間關注本地區的新聞了。

今早上午一起床,習慣性的看全國和本地區的疫情最新數據,心裡為我所在地級市沒有出現確診病例而感到寬慰,但看著微博熱搜的前三:“四川成都發生5.1級地震、疫情、福建莆田步行街的火災……”,不禁感嘆:2020年不尋常。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每一個的心理都不一樣,如何調適,解壓,如何鼓勵自己及家人正確面對此次災難,希望下面的心理學實踐會讓你有所幫助。

1.接受現狀,做自己該做的事

2020年的春節,好友小玲回孃家過年,小玲丈夫打算初二從外地回來,計劃著初三帶著家人一起外出旅遊。

可這個春節註定不平凡,疫情越來越嚴重,雲南也陸續出現確診病例,初一還下了一場大雪,高速路被封,導致小玲和丈夫的春節團聚也取消了,更別說旅遊了。

小玲是一個安於現狀也會審時度勢的人,看著雪景及疫情數據,乾脆大門不出,在家閉關陪母親看劇,晃晃悠悠幾天馬上就過去了。

可小玲的丈夫卻像一個熱鍋上的螞蟻,每天打來電話都是前天去藥店搶口罩,昨天去藥店搶酒精,今天上午甚至去超市搶起了方便麵等。

在電話中還跟小玲吐槽說去晚了,都沒有搶到雙黃連,這可咋辦啊。

小玲對他說,買不到就算了,重要的是少出門、勤洗手,可別總出去。他卻說:“不出去,你咋買東西”等等話語。

小玲問了一句:“你是不是因為疫情數據的不斷遞增變得恐慌而無所事事?”他卻沒有了聲音。

這場疫情的發生,擾亂了很多正常人的生活與心神:

有的人早早回家和家人一起計劃了旅遊,可只能在家躺,連出個門都難......

好多經營飯店、溫泉酒店、賣玩具、賣食品的人想趁春節好好賺一把,結果卻賠了房租、工錢、貨錢......

平時上班、打工忙碌一年,平時不能回家,好不容易到春節買好了車票準備回家和家人好好過一個年,結果卻在了異地,回家又成了奢望......

最苦的,是奮戰在一線,別離家人,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戰的一個個白衣戰士......

最難也最無奈的,是在春節期間,經歷著生離死別,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不管你是誰,你正在經歷著什麼,我們每個人要做且能做的,就是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順氣自然、為所當為”這八字箴言出自日本人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森田療法。

森田把人應當接納自己的恐懼,以順應生存本能對自我的保護,而不必過分苛求自己的心態稱為“順其自然”。把靜下心來,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作為“為所當為”的行動準則。

在我看來,對無法改變的事實不予理會是順其自然,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的事情上是為所當為。

不想不該想的,是順其自然;想該想的,是為所當為。

通俗地說,就是接受,只有接受,才容易做到順其自然。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003年,杭州採取了自非典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隔離措施。剛成立不久的阿里遭遇了寒冬。

當時,阿里員工去廣州出差,卻感染了非典。此後阿里五百多位員工,包括馬雲在內都被隔離在家,連續十二天不能出門,飯菜由政府人員安排送來,每天都有防疫人員分兩次來家裡噴藥消毒。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馬雲當時感嘆:“沒想到‘非典’第一槍,竟然打在我們自己公司上面,全公司被隔離。

但馬雲未被災難自暴自棄,2003年4月,馬雲在杭州湖畔花園組建秘密團隊,5月10日淘寶正式上線,打開頁面醒目地寫著:“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之後,據阿里前CEO衛哲評論說:“沒有遇到‘非典’,可能阿里巴巴就沒了,‘非典’給阿里巴巴作了最大的推廣,當時是每個人被迫都必須要用互聯網的。”

馬雲後來在內部講話中說:從今天來看,這些都是機會,但在當時,當你到了這些機會門口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怎麼是機會,這是災難……非典的時候被隔離,有多少人心裡很難過,認為是災難。但是,過去了以後,所有人都認為那是機會。……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都必須在非常殘酷的形勢下經受洗禮。

創建京東的大佬劉強東曾多次強調:“是非典成就了我”。

2003年,非典來襲,沒有顧客上門,短短21天,就虧損了佔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一的800多萬,劉強東在災難面前轉型建設電商平臺,才慢慢發展壯大了京東。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還有當時梁建章創辦的攜程,收入銳減,一度瀕臨破產,但他反而趁機舉行業務培訓,優化業務流程,熬到非典結束,旅遊業爆火,攜程迅速恢復活力,當年就在美國上市。

<code>《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即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
 
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code>

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新的希望。

誰降服災難的能力大,誰的福就大。天黑到極處就要到黎明,人到災難之極就要轉運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只是暫時的至暗時刻,只要你有足夠信心與鍥而不捨的精神,終將會迎來光明。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3.樂觀心理比什麼都重要

好多人都會感嘆:“遭遇這麼大的災難,真是倒黴呀!”

每天看到的疫情數據中確診和死亡病例的增加無一不牽動著我們的每一根神經,影響著我們的情緒。

我們不僅被疫情困擾,更為我們的負面情緒所困擾。

有兩個人從鐵窗朝上望去,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地泥濘,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滿天繁星。這就是悲觀心理與積極心理的區別。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面對疫情,我們要客觀公正正確看待數據,看到死亡病例多的同時要看到治癒出院患者更多。

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是我們戰勝疫情,戰勝自己恐懼情緒的最佳良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信謠、不傳謠;正確聽從專家“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會”等等建議;

對國家黨中央及各級人民政府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視及各種雷厲風行的部署充滿信心;

對醫護人員的付出予以敬畏;

對企業、個人的對疫情的愛心捐贈表示感恩......

讓我們把疫情看為暫時的,偶然的,可控時,我們就會變得樂觀起來,對生活充滿期望。

有了樂觀想法,那我們就在積極心理學中去做一些樂觀的事情,比如:宅在家裡,就為操勞的父母好好做幾頓飯菜,為自己及孩子好好總結2019年,規劃好2020年,看幾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或看幾部電視劇、電影;睡覺前,想想讓自己感動、難忘的人或事,長期堅持練習,讓我們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

德謨克利特曾說:“當我偶爾對人生失望,對自己過分關心的時候,我也會沮喪,也會悄悄的怨幾句老天爺,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經有的一切,便馬上糾正自己的心情,不再怨嘆,高高興興的活下去。不但如此,我也喜歡把快樂當成一種傳染病,每天將它感染給我所接觸的社會和人群不應該迫求一切種類的快樂,應該只追求高尚的快樂。”

疫情總會過去,悲痛總有時間去療傷,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負我們還活著。

心理學:面對疫情,讓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