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渭南時辰包子的商洛人,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渭南人愛吃包子,尤其是時辰包子。

早上七點,城區的包子鋪就開始迎來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手藝好的店鋪,等待包子的食客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只待熱氣騰騰的籠屜端下,便一搶而空。即便是那些平常味道的店鋪,食客們也是趨之若鶩。

在如今大多渭南人看來,這就是時辰包子。然而,真正的時辰包子並非如此。

翻開《渭南縣誌》,關於時辰包子的記載從清朝已經開始。還有一首描寫時辰包子的詩:“白麵細皮僧帽裝,油滲包皮呈金黃。香飄招徠行人步,油而不膩味道長。”從這首詩裡不難看出,傳統的時辰包子並非如今我們經常吃的雜餡包子,而是已經有些落寞的大油包子。

吃過渭南時辰包子的商洛人,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據臨渭區文化館的同志講,時辰包子從取料到製作一絲不苟,恪守古訓,不能以次充好,糊弄鄉黨。做皮的面,要選上等小麥,用石磨細磨。做餡的豬油,要用真正豬肉腔裡那兩塊板油,不用花油,而且要精心貯存1年後再用。油去膜,切成黃豆般小粒,和以粗麵粉,鍋內加陳菜籽油,文火炒熟。佐料必用華州區特產赤水大蔥,去頭、葉、杈,僅留其拇指粗細中段蔥白,拌上陳菜油、炒麵作餡。配以韓城特產大紅袍花椒、小茴、大茴、丁香、桂皮、草果、砂仁、蓽撥、豆蔻製作的九味調料。包子狀如僧帽,小巧玲瓏,周邊潔白,包底金黃,肥而不膩,香味悠長。也正是因為如此,2011年,渭南時辰包子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這樣的一種傳統小吃,身上自然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同村的一位老叔就經常和村裡人講起他與時辰包子之間的故事。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位老叔做伐木營生。一次和幾個同伴回家時剛好趕上時辰包子出籠。就要了十幾個包子墊墊肚子,可這一吃就放不下了。但等著買包子的人確實多,老闆忙不過來,索性不管,一籠包子放在那裡任人去搶。就這樣,幾個人搶了一籠又一籠,最後實在吃不下了,一翻腰包,錢卻沒帶夠,幾個人一合計,趁著人多又亂,就一個個的溜了,只留下老叔一人去結賬,可老闆還是沒空搭理,老叔索性拍拍屁股走人了。於是,這“霸王包子”的故事也就成了老叔30多年來經常掛在嘴邊的一件趣事。

渭南時辰包子製作技藝傳承人朱新義告訴我們,如今在渭南,油包子不像曾經那樣風光,包子鋪看著人多,但大多是吃菜包子來的。

“傳統的時辰包子專指這種大油包子,一籠只搭配兩三個菜包子遮遮味,就跟一些菜品一樣,放少許配菜調調口。可現在,油包子慢慢不那麼受追捧了,所以專做時辰包子的店也開始做菜包子,而一些賣素包子的店,還與一些賣酥油包子的打起‘時辰包子’的招牌。”朱新義說。

朱新義告訴我們,傳統時辰包子的衰落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到如今人們也慢慢習慣了這樣的一種變化。當然,也有一些老主顧記得過去時辰包子的好,時不時地去吃上幾個大油包子。

說完了時辰包子的趣事,或許我們還應該去探討一下時辰包子的由來。

流傳較廣的有以下兩個故事。

其一是說渭南時辰包子創始於清乾隆年間,但那時不叫時辰包子。到了光緒年間,出了一個做包子能手叫“張坤”,他的包子味道好,食客排長龍爭嘗名品,一過時辰,再買不到。張師傅做包子每日有數,上午九、十點即售完,賣包子講時辰,買包子也講時辰,故此人們就給他的包子加上“時辰”兩字,習慣稱為“時辰包子”,流傳至今。

其二,相傳清朝時,渭南城外三十里的一個村莊住著一家人。母親年已七十,兒子柳春發極孝順,娶個媳婦也賢惠。一年秋天,老母病倒,小兩口盡心服侍。老母卻不思茶飯,只想吃一口包子。春發應諾自己去買,可接連三天都沒買著。第四天,雞叫頭遍,春發就起身,一路連走帶跑,氣喘吁吁。終於功夫不負孝心人,趕上辰時包子出鍋,連忙買了十個。圓了母親心願,春發心裡高興,就借店家筆墨寫了一首打油詩貼在包子鋪門口。詩道:城裡包子確是香,想買包子敬老孃。午時已時都錯過,正當辰時才趕上。此後,人們就把這家的包子稱為“時辰包子”。

到底時辰包子的金字招牌是“大師”張坤錘鍊鍛制,還是孝子柳春發打油詩中偶然提及,我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麼樣,時辰包子的名聲叫出去了。可為何要用豬板油做餡卻並未提及,查找典籍也沒有相關記載。可當我們想到水晶餅,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出現了:時辰包子與水晶餅同屬地區名品,這兩者之間存在的重疊部分,便是材料上使用的“豬板油”和工藝上均採用醃製板油,只是一個揉進了綿糖,一個則摻進了大蔥。或許這時辰包子正是一個“偷師”不全的產物,亦或者是一個“移花接木”的創新?

當然,真相到底是什麼,如今已沒人知曉。但時辰包子如水晶餅等關中名品一般,在這片黃土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渭南人深深依戀著的味道。

來源:華山網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