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1

三八婦女節的時候,包子幼兒園給孩子們發了一張表格,讓孩子們在上面給媽媽畫張相,並對媽媽寫幾句話。

當時我要給弟弟洗澡,所以輔導這項作業的任務就交給了包子爸。

然後,等我忙活完出來,就看到了這個。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嗯,一開始我還挺開心的。

因為看到小妞不僅字寫得很工整,最主要的是把我畫得還挺好看的。

尤其那個丸子頭,可以說非常傳神地抓住了我的特點!

可正當我感動地熱淚盈眶想要更仔細地欣賞時,突然發現有什麼不對勁兒——

什麼?

“媽媽的愛好”那一欄裡,竟然寫的是“生氣”?!

有沒有搞錯!

你媽我平時那麼多愛好:看書、跳舞、種花、打毛衣、玩遊戲……怎麼排也輪不到“生氣”啊!

小妞當時已經去衛生間內洗漱了!

我捏著那張紙,特別想衝進衛生間裡把那隻包子抓出來問個究竟!

就在這時,我突然看到包子爸在衝我賊笑。

我一下子明白了!

哦!

原來是某個人,藉著輔導功課的機會,在公報私仇呢!

於是一聲嘆息!

哎!當你有個小心眼兒的老公,千萬不要隨便讓他輔導功課!

尤其是在你來大姨媽情緒不穩定剛吼完他的時候!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2

不過說實話,雖然包子說我“愛生氣”的答案,明顯是受了爸爸的“威逼利誘”!

可其實仔細想想,有時候我好像是挺愛生氣的。

尤其是在孩子工作兩頭忙,我兩隻腳無論怎麼倒騰都不能靈活斡旋的時候,我就會變成一隻一點就著的小炸彈。

但令人慶幸的是,我愛生氣的同時,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生氣後,特別擅長想辦法把自己再哄高興了

比如今年春節的時候。

我精挑細選在網上買了兩個大紅燈籠。收到後,便囑咐包子爸把它們掛起來。

包子爸聽了,是掛起來了,可一直都沒有給燈籠安燈泡和通電!

最開始的時候,我每天都催他。

每次催他,他就說“好的知道了”,然後便沒有了下文。

因為過年事情也比較多,我忙著忙著就忘了燈籠的事。

直到正月十六那天,包子奶奶問我,“十五都過完了,要不要把燈籠收起來”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包子爸竟然一直都沒給燈籠通電!

夾雜著失望、委屈,我的怒火一下子就衝了上來!

千叮嚀萬囑咐,還是沒掛起來,這是根本不把我的話放在心上的節奏啊。

本來想著過年掛個燈籠紅火一下的,這下可好,年都過完了燈籠還是黑的!

這不就意味著,我這燈籠白買了嗎?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這真的是小事一樁,燈籠沒亮就沒亮吧,也不會影響美好生活。

但當時的我被氣憤裹挾著,情緒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

記得那天是個週末,包子爸一大早就出門去保養車了。我抓起電話就給包子爸打了過去。

“燈籠沒掛起來,你知道嗎?”

“呀,我忘了!我忘了真是不好意思!”

“和你說了那麼多次,你都記不住!”

“我回去就掛!”

“正月十五都過完了,你掛還有意義嗎?”

“那你說怎麼辦?我就是忘記了啊,又不是故意的!”

聽我一直埋怨,包子爸顯然也有了情緒。

而我聽到他不高興,心裡更不爽了——

呦,你自己犯了錯,還不許別人說你兩句?不讓說我就不說了!

我砰地掛斷了電話!

放下電話,我在屋子裡走來走去,除了越來越生氣,幹什麼的心思都沒有。

情緒就要徹底爆炸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情緒危機管理清單”。我要迅速做一下危機情緒管理。

這個清單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求我們自己回答三個問題:

☑1、發生了什麼?

☑2、後果是什麼?所以你的感受是?

☑3、我能做什麼?(6條以上,至少有3條可以做。)

我拿出筆記本,開始寫。

1、發生了什麼?

我寫:燈籠過了十五還沒有掛起來。

2、最壞的結果是什麼?你的感受是?

我寫:燈籠白買了,所以我很失望、生氣。

3、我能做什麼?

我寫:

A打老公一頓

B罵老公一頓

C把燈籠趕緊收起來,眼不見心不煩

D今晚把它點亮,掛到二月二,彌補一下受傷的心

E不用老公,我現在自己掛(然而不會)

其實這一個問題本來是要寫夠六條的。

但是我想了五條就死活想不到了,於是便把清單的照片發給包子爸,想讓他幫忙想一個。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然後,在看到包子爸回覆的那一瞬,我一下子忍不住笑了。

所以,當我們被一些棘手的事情困擾時,不妨試試這個『情緒危機管理清單』!

問問自己:

☑發生了什麼?

☑有什麼後果?

☑這個後果真的不好嗎?

☑我能做什麼?

相信我,一筆一劃寫下答案的同時,你會慢慢從焦慮和煩躁的情緒中跳出來,開始專注於解決眼前的問題。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3

我把自己哄開心還有一個秘笈,就是多表達自己的“一級情感”

跟《阿德勒學溝通》那本書上曾說,情緒分為兩級,“生氣”、“憤怒”等屬於二級情感。

所以在“生氣”、“憤怒”之前,人們其實還存在一級情感,如“落寞”、“悲傷”、“著急”、“擔心”、“失望”等。

所以你經常會發現,你都快氣死了,但對方完全不知道你是為什麼!

因此,我們要多表達自己的“一級情感”,對方才會更容易讀懂我們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

表達的時候也有一個句式方便我們操作,一般把它們叫做“表達三步曲”:

是因為(這裡陳述發生的客觀事實)→我感到(這裡表達自己的一級情緒)→我希望(這裡說願望,而非命令)。

舉個栗子。

還是前段時間的一個週日晚上。

我們帶著娃出去了一天,因為一些突發狀況,所以回來時有點晚,已經下午五點多了。

出門跑了一天,本來已經很累了,但一想到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

故事還沒錄,娃們還沒洗澡,包子還要上一節英文課……

我一邊給娃放洗澡水,一邊算了算時間,一下子就有點急了,對孩子們失去了耐心,開始大吼大叫嫌他們動作慢。

吼完的瞬間,看著孩子們迷惑又委屈的眼,我突然覺察到了自己的問題。

我開始試著用“表達三步曲”來表達我當時的感受。

我對包子爸說,“因為離晚上睡覺只有不到三個小時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所以我有點擔心和著急,我希望我們能早點完成,不耽誤孩子們上床睡覺。”

包子爸當時正在給兩隻娃脫衣服。

聽完我的話,沉思了幾秒:“嗯,我覺得現在我給娃們洗澡,你可以去整理稿子,一會包子上課的時候,你去洗澡,我做飯,吃完飯我們就錄故事,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孩子們應該不會太晚上床!”

聽完他的話,我有種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覺,便瞬間沒那麼焦慮了。

你看,當我沒有像以前那樣只是自己乾著急,生悶氣,而是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後,不僅自己的情緒會得到舒緩,別人也更容易明白你的需求,更有助於從困境中走出來。

所以,當孩子早晨上學不肯起床的時候——

除了生氣地吼他“快點快點”,你也許可以試著對他說:如果你7點20還沒起床,就會影響我上班,這讓我有點著急!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我媽媽的愛好:生氣!

4

我哄自己開心的第三條秘笈,就是放過自己

其實我們做媽媽,實在是很不容易。

從孩子降生那天起,既沒有接受過培訓也沒有任何指導手冊,我們就被硬生生地推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生活維度裡,接下了這輩子最具挑戰和最為重要的一份工作。

我們只能憑著自己的生物本能去摸索、適應、學習和成長。

本來這已經挺難的了,但偏偏我們又是身兼數職。

除了孩子帶來的挑戰,還有家庭、事業,它們總是互相牽絆,讓我們力不從心。

為了儘可能平衡,我們只能超負荷、快速、瘋狂地運轉、得不到休息,無法按時吃飯,沒有時間放鬆……

可我們也只是個普通人啊!

我們的一天只有24小時,我們能承受的壓力並不是無極限。

就像作家葉萱曾經說的:“當全社會都在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那些淡然從容的歲月呢,誰來還給媽媽?”

生活瑣碎,我們很可能做得沒有那麼完美,也會犯錯——

我們可能會偶爾對丈夫發脾氣;

也可能面對一個不聽話、不認真的熊孩子,一直想要做得更好卻總是繃不住脾氣……

但這都不是出於惡意或者十惡不赦的。

有時候這些失控的“壞”情緒,也許只是為了提醒我們:是不是太累了,需要按個暫停鍵,停下來,好好關照一下自己的內心?

所以,請體諒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偶爾的跌倒。

試著帶著認真而恭敬的態度,把養育孩子的實踐看成像職業高爾夫球手的揮杆練習或者像音樂家的曲目練習一樣——從無效和錯誤的做法中汲取教訓並保持自我尊重。

我們不能苛求自己,正如我們本不想苛求任何一個我們愛的人。

事實上,世界上所有那些能夠協調事業與家庭,儘量推動個人進步也帶動家庭進步的媽媽,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而所謂事業與家庭的平衡,永遠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那該是全家人應當一起擔起的愛和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