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说孩子可能感觉统合失调,介绍我带孩子去一家机构测试,测试结果说孩子感同年龄比实际年龄小,需要做训练,一年费用3万多,请问是新型的商业骗局吗?

最近在一些亲子网站上,常能看到关于“感统失调”的提问,很多家长对于“感统”这个新名词感到很费解,不明白这到底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骗局,为什么孩子有什么问题都能跟“感统”扯上联系?今天柒柒就带着各位家长一起探秘一下什么是“感觉统合”。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一、令人费解的感觉统合究竟是何方神圣?

其实跟很多家长以为的不一样,感觉统合还真不是一个新兴名词,早在1972年的时候它就已经被提出了。

1970年前后欧美等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很多儿童身上的问题表现逐渐显露出来,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怕生、暴力等等,之后数百位专家开始了对这些现象的共同研究,在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而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爱尔丝博士认为,所谓的感觉统合就是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进行信息输入、组合并再反应出来的过程。通俗解释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学习和协调的过程,所以当我们提到感觉统合失调的时候,各位家长一定要清楚,这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因感觉统合不足而造成的行为失调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

在我曾经带过的近百个感统失调的儿童中,有一个5岁的自闭症男孩,我们叫他岚岚。他的前庭觉几乎敏感到稍微一旋转马上就会产生头晕、呕吐等反应,而且注意力缺失到近乎没有,甚至无法与人对视超过五秒,对简单指令更是毫无反应。这是我接触过最严重的感统失调儿童。

不过感统失调并不是特殊儿童的专利,曾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大城市儿童的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重度感统失调占比30%。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感统失调呢?我们要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开始说起。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1、孕期问题

有些家庭对于怀孕观念老旧,认为准妈妈不能多动,要在床上静养,但殊不知妈妈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会对胎位产生影响,这对孩子7大感觉中的前庭觉和本体觉发展十分不利,在孩子出生之后会出现平衡感失调等问题。

另外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也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在孕期,准妈妈一定要隔绝烟草、酒水、咖啡等,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比如孕妇瑜伽、游泳等,都有助孩子的感统发育。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孕妇瑜伽

2、环境问题

现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我曾经见到过一些北京的家庭,几乎雾霾的时候都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在开着空气净化器或者新风的室内活动。但是很多家庭室内空间不够,孩子活动空间狭小,从而导致爬行不足、大运动不足,引起感统失调

其实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运动,比如原地蹲起、前滚翻,趴地推球等游戏都不需要太大空间就可以完成,而爬行是最不可缺少的,所以建议有娃家庭可以买一些爬行垫铺在地上,这样孩子能爬得开,又不会磕到碰到。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3、教养观念问题

有的孩子从小就被放在了老人身边寄养,老人怕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所以什么事都不敢让孩子做,出门就拼命给孩子加衣服,但其实感统最重要的就是感觉刺激,如果孩子什么都不体验,感觉刺激不足,长大之后就会出现感统失调的情况

还有一些家庭人口多,大家管孩子观念不一致,你一个方法,我一个方法,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很容易出现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统一观念,不可以过度保护。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三、感统训练怎么做?可以在家做么?

很多家长担心外面的机构是骗子,其实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因为感统训练机构既不算早教,也不被完全归于特殊教育,所以目前监管上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比如老师不够专业、器材不够安全、教案不够严谨等,但是这些并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训练的一些游戏,在家也可以做。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1、前庭觉训练

在我们的耳朵深处有一个被液体环绕与地心垂直的器官,它就是前庭核,如果前庭觉过于敏感孩子就会出现晕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如果不够敏感,孩子就会躁动不安,喜欢剧烈运动。

前庭训练由几个基本动作就可以完成:跑,跳,旋转,抬头。所以跟这些相关的活动,每天做20分钟以上都能达到训练效果。

一般在家里可以让孩子趴在地上抬头双手抓脚,每组坚持100个数,每天做5组。既节省空间,又对孩子腰背有好处。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燕儿飞动作

2、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一般来说就是肢体协调性、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本体觉失调的孩子会出现不分左右、做操跟不上节奏、或者笨手笨脚等情况。

  • ·协调性训练:匍匐爬行,四肢爬行,猩猩爬,任选一种,每天15分钟不间断做。独脚凳、88轨道、太极轨道,可组合训练10分钟。
  • ·大动作:健身操、原地跑(摆臂)、跳远,任选一种每天15分钟不间断,长期训练时可与协调性或者前庭相结合。
  • ·精细动作:串珠子,系扣子,筷子夹豆子,每天练习10分钟即可。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猩猩爬动作

3、触觉

触觉看似不重要,但其实对孩子的性格有直接影响,触觉敏感的孩子会怕生、不敢与陌生人交流、怕触碰,而触觉迟钝的孩子会没轻没重、大大咧咧、对环境感知不够,不会根据温度加减衣服。

触觉训练可以与本体觉得匍匐爬行相结合,与地面摩擦有助刺激触觉。另外家长也可以买一些触觉球,每天给孩子按摩10分钟即可,注意手心脚心头顶等部位可以着重按摩。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触觉球按摩

4、视听嗅味

这几种可以与前面的动作训练组合,在运动过程中加一些看指令听指令的游戏,这也是一般感统训练机构的老师们常用的方法。嗅觉和味觉失调会出现挑食等情况,家长可以把食物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引导孩子去吃。

如果家长们觉得在家做这些训练实在麻烦,也可以选择机构进行系统训练,而如果是特殊儿童,建议可以去当地儿童医院咨询,有些医院会有康复科,将感统训练作为特殊儿童治疗的辅助手段。

机构说孩子“感统失调”,是商业骗局吗?揭秘“感觉统合”的真相

圆筒旋转

总之“感统失调”并不是疾病,也不是骗局,但有些机构会夸大孩子的问题,加重家长的恐慌感,从而引导交费

另外感统发展时期主要在3-6岁,这阶段可以在家适当带孩子做上面的运动,有助感觉统合的发展,6-12岁是干预的黄金时期,一些问题行为可以在这个阶段矫正。

对于孩子感觉统合方面的问题,你还有哪些困惑吗?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会为您一一解答。

#育儿经# #教育微头条# #教育那些事儿#

我是龟柒柒,用教育点亮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