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日快遞量超2億件 基本恢復疫情前水平

光明日報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詹媛)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電子商務促進消費和助力經濟提質升級工作的相關情況。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快遞充當了滿足百姓生活必需品網購需求和支撐電商復工復產的重要角色,目前快遞業所支撐的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已經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現在每天快遞量已經超過2億件,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快遞與電商的協同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

針對很多老舊居民小區沒有設立智能快件箱,不便無接觸配送的情況,邊作棟介紹說,近年來全國已經建成智能快件箱40.6萬組,全國主要城市都已有智能快件箱投入使用。針對老舊居民小區缺少智能快件箱這一問題,國家郵政局計劃近期出臺支持智能快件箱建設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動智能快件箱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商廈、進農村、進交通樞紐場站,以便發揮好智能快件箱的獨特優勢。

疫情下,農產品能否運得出、運得快,從而減輕農民的損失,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邊作棟介紹說,現在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了快遞服務網點。今年一季度,即使受到了疫情影響,農村地區收投的快件量依然超過3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2000億元。他表示,針對農村快遞服務還存在服務成本偏高、村級覆蓋率偏低、有些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已於近期啟動了“快遞進村”工程,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在網絡零售領域,一季度我國的網絡零售規模相對平穩。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蔡裕東介紹,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網絡零售規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加了5.9%。下一步,為了釋放更多新興消費潛力,商務部還將聯合多家單位舉辦“雙品網購節”,該購物節將在4月28日至5月10日期間上線,參加的平臺及企業超過109家,外貿生產企業也會納入其中。

在線上辦公等信息消費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介紹說,2020年一季度,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39.3%,今年3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9.5GB,為近12月以來的最高點。信息消費領域面向企業的音視頻會議、遠程辦公、在線文檔協同、雲端存儲等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各地企業實現復工復產,而數據流量消費的增加也直觀反映了信息消費的快速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