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善治在下之伏风

独活——善治在下之伏风


【性味】味苦辛甘,性微温,归于肾、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


【药论】按照《本草纲目》的记载,羌活、独活都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 只是二者气味有浓淡之殊,入药时稍有不同。《素问》里面说:“从下上者,引而去之。”羌活与独活都是苦辛而温,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故能引气上升,通达周身,而散风胜湿。唐刘师贞的兄长患风湿病,梦见神人施方说: “只要取胡王使者浸酒服,就一定会痊愈。”刘师贞不知道胡王使者是什么药物,于是到处访问,但都没有人知晓。后来再次做梦,梦见自己的母亲说: ”胡王使者,就是羌活。”刘师贞按照梦中嘱咐用羌活浸酒,其兄服用之后风湿病果然痊愈了。


陶弘景说:“此物一茎直上,不随风摇动,故称为独活。”据《名医别录》的记载,此草遇风不动摇,无风则自己摇摆。这是因为独活的茎杆单一直立,受风面积不大,一般来说,风吹时摇摆的程度不够明显,给人的感觉是“有风不动”。而在阳光灿烂的晴天,尽管无风,但由于气温增高,其茎在烈日暴晒下变软,甚微之风,也能使之摇摆,因而给人以“无风独摇”的感觉,故又名独摇草。此外,天麻亦有“定风草”之称,其因亦尽在于此。正因为此二物均为一茎直上之物,其性善于升发,故而均善治风证。《神农本草经》调独活治外感表证,大抵亦即此意。而天麻所治者乃属内风,是为不同。


羌活与独活都以苦味为主,且兼具辛、甘味道。李时珍说此物产于羌中者为好,所以有羌活、胡王使者等名称。不同种属来源的独活成分有所不同,其味亦有一定的不同。大抵羌活产于西域,禀金气最多而辛味尤胜(所以羌活往往被安排在辛温解表药里面)。大凡辛味尤胜且以根部入药的药物,都会表现出更加升散的药性(根升辛散)。这就造成了二者同中有异的区别: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


张山雷谓其恒以独活治下,凡自腰及小腹以下通用独活,不仅风寒湿气、痿痹酸痛可以立见,即疡证之发于阴分者,未溃易消,已溃易敛,确乎可信。张山雷还说: “寿颐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疡之一切风湿寒邪,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独各为主治。若在腰脊背部,或肢节牵掣,手足上下交痛,则竟合而用之,宣通脉络,更为神应。”羌活与独活,只是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品种,与苍、白二术属一分为二的对立性同源药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二活合用并不会出现“同性相斥”的现象,且常能互补不足而更获良效。


独活——善治在下之伏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