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文 | 心有桃花源 图:网络

声明 | 本文由“心有桃花源”原创,喜欢我,请点击“关注”按钮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摄于峨眉山

“不论是哪行哪业,想要成就都得有耐性,有韧劲,要坚持不懈,才能有出息。”

那刻许下一个心愿,希望自己不管这次拜山,还是日后,做事情能够去学习坚持,去践行。能够去学习普贤菩萨的精神。

————题记

这是出发前手机备忘录记录的几句话:

就要出发了,整理完拜山一行用品、家里垃圾收拾了,给花浇水,给鱼换水、喂食,就出发。

这几天写作营的作业就只有挤时间做了,回来后记录这次出行。

一、缘起

有幸于文殊院16期禅修营中做了辅导员,在禅修营结束后,得知有一位辅导员群里的师兄去峨眉山拜山,可惜当时因缘不具足,没能一同前行。

也仅过去几天,和群里另两位师兄一起商量,能否一起去拜山。经过几次沟通,大家商议好了去峨眉山的时间。

因为我们仨都是女性,拜山非常考验身体心理素质,大家在出发前准备好了相关物资,7月30号下午到达峨眉山,晚上入住于报国寺。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二、普贤菩萨精神

到报国寺后,忽然反应过来:啊呀,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的嘛!回想起出发前那刻手机里正好播放着释宗烁师父唱的无尽灯(平日在家一般都是用手机播放音乐,设置随机播放),最后几句是重复地唱一句:南无普贤王菩萨……

很有意思的是,据说宗烁师父当时是拜山峨眉后,出的家。

冥冥中注定要来峨眉山呀!

又想到出发前半个小时,不知怎的,翻到书柜上一些原来上课时学生交的作业单,考勤表,请假条,以及自己手写的教案等,心里还在感慨,怎么还保管着这些?

又想,尽管只做了两年的代课老师,不管水平如何,但也算是尽到自己努力了!当时发的教案本,并没有人检查,认认真真写了两大本。又想,看来自己还是很爱这一行的,以后还是尽量坚持把教育干下去啊!

站在报国寺三门前,想到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自己出发前那刻的行为,和听的音乐后,当时脑子里有了一个想法,之前想拜山就是单纯的想去做一件事。

那刻想,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大行,行也就是践行,之前看文殊院推送里一篇介绍文殊菩萨的文章里,宗性大和尚在讲到普贤菩萨精神时曾到行háng行háng行xíng行hèng 这四个字,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论是哪行哪业,想要成就都得有耐性,有韧劲,要坚持不懈,才能有出息。”

那刻许下一个心愿,希望自己不管这次拜山,还是日后,做事情能够去学习坚持,去践行。能够去学习普贤菩萨的精神。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三、 行程之所见所思

注:我们这次行程,本是计划的用4天左右完成拜山,但因为体力等原因,后来仅第一天拜山,行程七公里;第二天爬山,早上9点从清音阁出发,晚上8点过到灵觉寺入住;第三天凌晨三点半出发前往金顶 ,上山全程都没有坐索道。

因师兄希望日后大家在追忆时不用自己真实姓名,分别用可爱与欢喜代表两位师兄。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找到自己的速度

可爱师兄从一开始(雷音寺—纯阳殿)就把欢喜与我甩在了后面,开始有些着急,担心会太耽误进度,后面索性保持平和心态——每个人都有他的速度,找到自己的速度去前进,如果为了拼命追赶,前面把所有能量耗尽,后面几天又如何去完成。

因和欢喜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边拜一边交流,这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种子,都不一样,都有他成长的速度,但他最终都会开放。

如果没有开花的,也许是一株草也许是一颗树,总之是他该有的样子。不必一定要求所有种子都开成一朵花,都要开成一种色彩,都要在某个时候开,如同此刻的我们。

我们平日里的习惯都不一样,身体素质也不同,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向对方那样,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就好,如果三天不能完成,就四天,四天不成就五天,总之,最后总能到达目地的。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过程最重要

可爱师兄在第一个歇脚点等了我们一个多小时,她觉得速度太慢,建议接下来订多个小目标,在多少时间内到达某个地方,本来已经放平心态。按到自己的速度来,但不能拖大家后腿,于是开始了拼命追赶,在这个阶段(第二日爬山——清音阁到万年寺段)可爱和欢喜把我甩出了很长的距离,越着急就越吃力,汗水模糊了双眼,用毛巾不停擦拭着,绑在腿上的护膝也总是往下坠。

赶紧调整心态:不行,如果这样,耗完了自己的力量,接下来肯定是不能完成行程的,更重要的是因为拼命追赶,没有好好观想当下的每一步,有点急功近利了——完全为了去赶路,忽略了过程。

索性放弃追赶,如果不能同行,我就自己前行吧。想起一句话,大意是——人生就像在登山,登得越高,同行的人就越来少,到达的越少。

人生这条路,也许有父母有师长有朋友有各种各样的人给予自己支持,但最终陪伴自己的,始终是孤独而自由的自己。

既然如此,也不用刻意去在意是否有没有同伴了,发信息告诉伙伴不必等我了,我按照自己的速度,慢慢前进。

心里一边唱佛号,(就是出发前手机播放的南无普贤王菩萨那句)一边拜。很欢喜很自在,不会刻意去赶路,当把心思放到当下的每一步后,从烦恼里解脱了出来。嗯!过程最重要。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心怀敬畏

拜山过程中有路过的人,有孩子问她们为什么拜啊!有人说他们好虔诚!有的人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有人还要一同合影……我们只默默拜着,并不做解释。

管那么多干嘛,这就是一件事嘛,就当考验自己毅力吧,管它累也好,汗水也好,都要去坚持,往后日子里还会遇到更多困难,这算个啥。也许当时的那种信念,也没有管别人的话语,平静听到,平静地拜着,不管石梯、平路、水坑、石子路……

会想,他们是谁?为何与我在此相遇,谁知某世他们是不是我的什么人和我有过什么关系呢。“今生不相欠,来生不相见。”

想到以后在生活中做一件事肯定也会遇到有很多意见的时候,愿自己,不被他人目光左右,倾听心的声音,有时候,不用做解释,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又想起有趣的事,路上两次遇到有小猫咪,当我走到时,就忽地躺地上打起滚来,心一下很柔软,摸摸它们。

看到他们就想到我那出车祸离开的小狗咖啡。在咖啡走后,每当看到别家的狗就会想起它,家里它的洗澡香波狗绳那些都还没丢,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它的,它永远都在我心里。咖啡的死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多善待生命中的那些小动物吧,不要去伤害他们。

动物和人还是很像,有感情,知道疼痛,只是不会说“人话”,不能像人类这样,去做自己的主人。

跪拜时遇到有蚯蚓,有驮着小蚂蚁尸体的大蚂蚁,偶尔为沿路拜下去的小蚂蚁小虫子念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万物都有佛性,大家都在修。来世也不知我是谁,或许还没它的修行好,在那刻充满了敬畏。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上坡下坡

整个行程里都无数个上坡和下坡,拜山时最喜欢遇到上坡了,石梯其实要好拜些,但是在爬山时就最喜欢遇到平路啦!

拜山时,一般拜不了多久,别得意,就会出现平路,或是下坡路。

爬山时,一般爬不了多久,别泄气,就会遇到下坡路。

人生总是充满了起起伏伏,不会一直是上坡路也不会总是下坡路,也不会总是平坡路,不管遇到什么,保持一颗好的心态去面对即可。

欢喜关于上坡下坡这样说过:“你看啊,爬得越高,下坡就越抖,这就像人吧,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如果是圆形的会滚得越快,是方的,会慢些,做人,也不要做太圆的人”,这番话很有深意,写文此刻,也是对这段话啧啧称叹。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幸遇师父

在往圣水阁的路上,有段路全是下坡石梯,三步一拜,非常难拜,拜的时候要转过身,拜完再继续走三步。

在我单独掉队之前,是我和欢喜共同掉队,有好心人告诉我们说你们走的步伐太小了,迈大步!还给我们指点了方向,说我们那样走,会少耽误几公里。

我们依然老实的走着小三步,也许普贤菩萨也看不过去了,请人帮助我们。这时候来了一位比较威仪的师父,旁边的小师父有点像徒弟的模样。

师父先是说我的包包绑的不对,来帮我系,没有绳子,让过后休息时找人要绳子绑包包,又去帮欢喜系包包。

并嘱咐我们步子迈大点!

欢喜和我听好心人说还不敢取巧,但师父说了,我们马上开始大迈步,哈哈,一下感觉速度快了不少!

很感恩欢喜,想想没有她的陪伴,我可怎么办?深山里只有我们俩的身影,更赞叹可爱,她一个女娃家,只身向前,这等勇气和胆识,是我不曾有的。

很感恩好心人和师父为我们指点,否则第一天拜到天黑可能才能到住宿地。

师父指点后,我们充满了力量,而且开始走六十步,再磕头二十次,这样就比三步一拜要节约时间。

不过行走了一段,不知是否妥当,这会儿师父和那位小师父又出现了。

师父面向我们来的方向,拿着一牙西瓜,说专门给你们拿的。

推辞不过,只好拿下。接瓜时,仔细端详师父,额头一颗有点大有点淡有点大的痣,目光慈祥柔和,但又透出一股威仪,就像观音菩萨那样慈悲的样子。

师父又说你们步子还是太小了!我弱弱问到,我们可以走几十步,再磕几十个头吗?谁知师父说,你们不用磕几十个,直接走一段,磕一个大头就行了。

在那个拜的很累有点灰心的时候(担心天黑拜不到最近住处)遇到师父他们,真的特别感动,特别感动!欢喜把身上我们那不多的巧克力给了师父两块,师父拒绝,但欢喜坚持给师父,她后来给我说,一定得给师父点什么,要不真的感觉很惭愧接受她的西瓜。

本来当时师父推辞不要时,我心里也觉得不必太拘小节,但听她这样说,心里不禁对她又生起敬佩之心,想到在寺院里过堂(吃饭)时,心存五观的第二观是“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是说我们的德行,能否承受得起这样的供养,要有惭愧之心,在斋堂是能够去观想的,当出了斋堂,看到欢喜师兄的言行不禁想到,佛法是在一言一行,在生活处处中去实际作用啊。这也让我想到,以后在生活中也要多去践行佛法中的那些点滴,在践行中去悟,在悟中去践行。

又回到主题,我们一味老实拜着,没有想到要把步子迈大点儿,师父教我们,并统一磕大头,就是教给我们做事的方法,要善巧,要懂得变通。

有时候,目标在那里摆着,除了有一颗诚心外,确实要去想办法,让自己更好的去完成,比如,后来把包捆了一下,就没那么重了,比如走大步,速度就快了,比如在拜一直都是下坡山路,得很艰难时,就磕大头时,这都是调整了方法。同理,生活中也是如此。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美妙景观及殊胜佛光

一路上风光无限,蝉噪林幽,变幻的云,多姿的树,说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

到达华严顶,走进三门,大家都在哇!等到踏进去,看到美丽的花在这山顶静静开放,白云就在附近缭绕。近有青山,远有云海,大家不禁感叹,走了那么远的路,在这一刻,感到真是值了!

风景在路上!爬山一路,所见、所思、所遇、心境也好,风光也好,是坐索道体会不到的。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来了一只野猴,霸道地吃,走来走去。不禁感叹,在山间做一只野猴,挺好。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到达洗象池是第二天(爬山)下午五点过,洗象池在进行维修,我和欢喜当时坐一起,我说随喜了一点,在维修,肯定挺不容易的,欢喜说她也是。她说与一些香火旺盛的寺庙比,小庙子(条件艰苦的)更需要得到支持,我说我和你想的一样。

这时候,听到师父们唱晚课的声音,佛音阵阵,山风习习,无比美妙!

忽然听到有人喊:佛光!有佛光!我们撒腿跑去,从山谷底端往上映照出彩虹般的光芒,那光越来越强烈!自己的身影就在光芒中间,从不同角度看,中间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殊胜无比!法喜充满!不知如何形容当时的感受。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同行善友

到达万年寺后,问了路人如何前往下一个地方,正准备走时,又看到欢喜和可爱了!也幸好是在这时遇到了他们,因为后面的路程,单靠一个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欢喜把她的木杖给了我,她说她手上起了水泡,用木杖会疼。遇到有一个单独爬山的小伙子,他加入到了我们队伍里,我们这下四人同行了!

后来有一家三口又加入进来,可爱一直带着那家的小妹妹(想想)打前峰,想想和可爱一路有说有笑,为我们这段路程增添了不少的快乐和力量。

爸爸和妈妈慢慢聊着,走着,互相照顾着。鼓励着,想想在前面催,你们别只顾着聊天啊,要走快点啊!她不知她有多好的一对父母,那样相爱,对孩子又全然信任。(下次等二毛再大点儿,想带着他们俩也来爬一次。)

中间还有一个爸爸带着孩子(嘉豪)和父亲,经欢喜邀约后,也加入了进来,嘉豪要给爷爷背包,爷爷不干,最后爸爸让嘉豪帮自己背包,爸爸便成功的把爷爷的包放到了自己肩上。(爸爸一路都在鼓励嘉豪,说他非常棒!)他和想想一起就去打前锋了,看到这一幕,就想,这位爸爸很懂得如何教育男孩,不是惯着他,爱他,就信任他,支持他,历练他。

尽管前面提到第二日刚开始爬山有段路,我掉队了,从开始急着赶路到最终调整了心态,并打算最后一人上山。

幸好后来又遇到可爱和欢喜,(即使没遇到,他们在万年寺后没人的山路里也会等我的)

联想到前阵子写给自己的一段话:”成长就是这样吧,和很多人都渐行渐远,始终陪伴自己的,是最终独立而自由的自己。但心投意合的朋友,互相扶持的家人,始终是心底最温柔的灯。“

想说一个人时要懂得享受孤独,但别忘了有人在陪伴自己。

除了嘉豪和爸爸爷爷走得快,后来离开了我们的队伍,第二天始终都是我们三个以及那个小伙子和一家三口,遇到下暴雨的时候,我们三个把多备的雨衣给了一起的有缘人,他们也把买来的李子分享给我们吃,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终于到达了灵觉寺。

第三天凌晨三点半起床,我们和那一家三口又一同登上了金顶。登金顶时,想想出现了高原反应,他的爸爸妈妈一直给她鼓励,陪伴着她。而可爱师兄也一直在见面给我说加油!想到欢喜师兄在前面拜山时哪里是和我一同掉队,是担心我放弃一直在陪伴我前行,真的很感恩同行的善友,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光。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四、见己见天地见众生

去年也是爬山后,写了这么一段话。在这里摘录一个——

“见己,见天地,见众生。——本次旅行最大的感慨。(因为还在路上,只能是截止到目前的感受)不出来,体会不到自己的那份勇敢、随性、浪漫、重感情、怀旧、天真、豪爽、快乐,单纯。(同时找出每个词对应的反义词,一念佛,一念魔,把内在美好的那面尽情挖掘出来,把内在所有负面的尽量向善引导,自己要去察觉,多观诸己。)不出来,不知道天地的辽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知道山的险峻厚重,不知道老城的沧桑宁静,不知道新城的大刀阔斧,翻天覆地。不能亲自触摸或者感受到历史长河里的那些或残酷或浪漫的故事。不知道当一个人千里迢迢来投奔你时,心里是有怎样的信任与寄托;不知道当你无限相信一个人时,他能瞬间长大成熟;当一个人得到表扬和肯定时,能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也被人类的智慧所征服化为己用,不知道每一分的享乐却也包含了他人的泪水和汗水;不知道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也失去了什么;不知道当一群人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时,是有强大的能量去支撑彼此的。当然,你也不知道原来有一种欢乐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知道足下这片土地是可以用脚步来丈量的;不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知道有趣的人,是能去感受生活,拥抱生活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但当你静静地聆听,原来从他人的故事里可以得到很大的启迪,你可以从井底之蛙变成一只谦逊的蛙;不知道当你做客他乡,被他人善待时,当你遇到困难,被人帮助时,是感恩的;不知道当你心里一直思念某个人或者某个地方,但近乡情怯,真正要见到却又不敢见到时的那份期待与失落。不知道当你看到故人,追忆儿时驻足痕迹时的那份愉悦,和感慨。不知道你可以将所想的变为现实,梦里的情景是会成真。不知道岁月什么都带不走,只要你继续笃定,相信爱,相信友谊,相信奇迹……”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去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比如说这次,对众生的领悟就多了一分,除了遇到的善友,一路上帮助我们的人......在欢喜师兄把一些饼干屑洒向山林中时,她眼里是有众生的,我在为虫虫蚂蚁念佛号时,是有众生的,我们在跪拜不忍心伤害小动物,把蚯蚓蝴蝶从路上挪开时也是有众生的。人类不是这世间唯一的物种,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灵,他们同样值得被善待,被敬畏。当然,生而为人,累生累世业力所致,习气太重,也只有靠自己的修行,去做到自己的那份做到……

比如说见自己,一直喜欢去依赖别人,在无人可靠时,就会见到那个勇敢的自己。

比如见天地,我们这些人啊物啊在面对这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时,是那么的渺小与不足,从山间走过,我们只是花草树木的过客,但我们又一同成为客尘,成为天地的过客。

李白有诗云“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一切都是无常,都是过客,有什么好执着的。

感悟还会有不同,感恩这次能够坚持不懈,回到开头说的,也祝福未来的人生里,能够去学习普贤菩萨,”有耐性,有韧劲,坚持不懈”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峨眉山一行之所见所思

2019年8月16日写(发于同名公号”心有桃花源“上)

作者介绍:每个人心中都有桃花源!我是云潇,是一位喜欢童书的二宝妈妈,教育工作者,爱阅读、爱写作、爱教育,活着笑着爱着。谢谢我的孩子们,让我不断去成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