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留學鄙視鏈”,到底在鄙視什麼?

常聽到諮詢出國的同學給我提到留學鄙視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留學圈的鄙視鏈是怎樣的呢?北美留學的鄙視英國留學的,英國留學的鄙視歐洲留學的,歐洲留學的鄙視澳大利亞留學的,澳大利亞留學的鄙視日韓留學的,日韓留學的鄙視沒出過國的......

其實何止是留學圈存在鄙視鏈,生活中處處都有這種現象。比如說看劇就有很清晰的鄙視鏈: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

除此之外,英語圈也有鄙視鏈存在:

所謂“留學鄙視鏈”,到底在鄙視什麼?

鄙視就像條食物鏈,當你對號入座之後,就會無意間陷入鄙視或被鄙視的鏈條。

這樣的留學鄙視鏈,究竟在鄙視什麼?

都是出國的留學生,幹嘛還分那麼多三六九等?留學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一個更高的文憑的起點,更在於它為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讓你學會承擔壓力,獨立自主,有見解有判斷力,讓你能夠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下更加了解這個世界,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我認為鄙視的誘因是攀比。中國百姓,特別是90後的父母一代,很多人活得沒有自我,把自己投射到子女身上。留學生自己先別踏入鄙視鏈,一定要遠離。學習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別人鄙視你,那是他們愚蠢。千萬別和任何人攀比。他的家庭、父母、學校、專業、成績,都是他的,和你沒半點關係。如果你被鄙視了,用人生成績來回應,別逞口舌之能。和父母提前溝通好,別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沒有哪個更高端,只有哪個更適合、哪個更喜歡

實際上現在海歸遍地都是,這個群體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在《中國留學白皮書》中顯示,中國在海外的留學的學生人數已經達到126萬人,佔了世界留學生總數的25%。跟從前相比,留學生對海外院校的選擇不再是隻聚焦於名校,選擇範圍變得更加廣泛,學生也更加註重自己的個性化選擇,興趣愛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的選擇因素。  

越來越多的國家受到中國留學生的青睞,都有大批留學生前往求學。這些國家擁有更多樣化的專業和多元化的文化,吸引著各國的學生。如果說以前英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才會有學生的光顧,那麼現在各國都有著留學生的身影。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東西,也有自己對未來的選擇,有些東西你覺得太低端,但是對別人來說是及其熱愛的,沒有哪種文化是更有優越感的!所以不要輕易"鄙視"你不瞭解或者不擅長的。

楊老師一直認為,對於留學的選擇不能盲目,要切實考慮自己的留學目的和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分清楚自己追求的是排名、專業、移民還是就業率等等因素。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具有優越感,同樣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因為留學而產生優越感,永遠保持謙虛和進取,對不同文化的尊重是我們必備的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