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在物價的通貨膨脹之下,很多人都喜歡投資房產用來保值或增值,當然對於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而言,在工資的漲幅遠不及房價漲幅的情況之下,很多人認為早點買可以鎖定住房價,這樣以後就不會擔心房價飆升帶來的壓力。

然而成也房價,敗也房價,今天看到一則案例,說的是一女生和男生戀愛,兩人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兩人工作相對穩定,只是收入不是很高,眼看著周邊房價蹭蹭蹭地上漲,為了兩人以後的未來著想,女生要求男生先買房,然後再談兩人結婚的事,可是男生剛畢業出來工作沒兩年,自身並沒有多少積蓄,而自己的父母又是農村的鄉下人,能將自己供養大學畢業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在外面城市買房子,父母的那點養老積蓄就算全部抖落出來也不夠房子的首付。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但是女生卻堅決要求不買房不結婚,男生左右為難,本來兩人關係相處地都不錯,戀愛時間也快大半年了,火候也差不多了,也是應該到了結婚的年紀,無奈確實自身經濟實力不夠,但是眼見女朋友這麼堅決,男生硬著頭皮回家和父母商量買房的事,父母在拿出全部養老積蓄之後,又向親戚求爺爺告奶奶地借,好不容易終於湊齊了房子的首付。

男生原本以為解決了房子的頭等大事,兩人的婚姻應該就會順風順水的多,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兩人在買了房子之後,因為房貸壓力的增大,導致兩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為了經濟發生矛盾和糾紛,感情也越來越岌岌可危,在買房半年後,兩人的感情走到了盡頭。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感情好聚好散是通行的做法,但是在各自整理東西準備分家的時候,女生卻要求男生補償她5萬塊錢,男生一聽相當錯愕:“憑什麼給你5萬?平時吃喝我也不是吃軟飯的,我花的只有比你多,不會比你少。”

“憑什麼?你自己沒點良心嗎,房子這半年升值了有10萬吧,我拿一半不過分吧?”

“房子升值和你有什麼關係?房貸是我還的,首付也是我爸媽東拼西湊得到的,就連房本的名字也是寫得我一個人名字,你說你出什麼股份了?和你又有幾毛錢關係?”

“你可真是會過河拆橋,當初要不是我逼著你買房,現在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你能享受到?你能白白淨賺10萬?就憑你這點工資,你做夢吧。”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你這麼說我就不樂意了,不錯,當初是你逼著我買房,但當時我家經濟有多困難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一個勁逼我買房子,卻從未幫我分擔和體諒,我寧可當初沒買這個房子,至少我也不會掏空爸媽的養老錢,自己現在還要揹負著這麼大的房貸壓力,房子升值就算產生收益了,目前來看,我是一分錢沒看到,你就立馬要我分你5萬,什麼邏輯?如果房子跌價10萬,那你是不是應該賠我5萬?”

“你這麼說,我也不高興了,照你這意思,是你娶老婆,我作為女生,那我家還要幫你買房唄,那是不是我家還要倒貼你一輛汽車呀?你這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一分錢不出就想娶老婆,普天之下有這樣的美事嗎?你愛情小說看多了吧。”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兩人為了這個事鬧得不可開交,互相指責,本來說好的好聚好散,最後搞得一地雞毛,在爭吵最激烈的時候,女生甚至警告男生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

事情經過並不複雜,買房本身是件好事,但是過程過於曲折,最終的結局也並沒有皆大歡喜。房價的攀升確實給很多家庭帶來了諸多矛盾,特別對於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輕情侶而言,房子的問題是他們的攔路虎,很多家庭為了娶妻買房,掏空自己家底還要到處舉債,不光如此,隨之而來的房貸壓力又讓人壓得喘不過氣。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曾幾何時,結婚買房成了男人的義務和責任,男女平等這句口號喊了幾十年了,為什麼在買房子這件事上就陷入了沉默呢?無外乎是這件事對於自己並不會產生利益,那麼男女平等的口號則是一塊遮羞布,對自己有益的時候就拿出來,對自己無益的時候就藏起來。

結婚是夫妻兩人的事,家庭也是依賴兩人共同經營,權利和義務也是對等的存在,即便是婚後很多女人拿生孩子警告作為道德脅迫,平心而論,女人在生孩子方面確實會經歷生命危險和痛苦,但在經營家庭和承擔責任方面男人又是主要的主心骨,雙方只是各自分工的不同,以人的一輩子作為一個總量來評價,這一輩子男人和女人付出的義務基本等同,享受的權利也大同小異。

所以話說回來,我們比較崇尚羨慕西方的婚戀價值觀,無論婚前還是婚後產生的任何經濟行為,雙方也都是共同承擔責任,義務與權利是共存並生的,要想享受權利就得盡義務,作為天生性別為女的女人而言,女人並不是可以免責的萬能理由。

當初買房女友分文未出,分手時要求男友補償她房子升值產生的收益

其實在現在很多地方,由於房價的高昂,不少男方女方會共同出資購買,一來可以互相緩解彼此的經濟壓力,二來這也是給各自一份以後婚姻的話語權,不至於在發生如文中矛盾的時候這麼糾纏不清。

說到底,文中的糾紛在於男生認為女生沒有出錢出力,因此不具備享受收益的先決條件,而女生卻認為自己雖然沒有出錢出力,但是自己的主意是值錢地的,等於說是知識付費的委婉表示,既然在中國,買房買車和彩禮是男人單方面的責任,這也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那麼在沒有遇到矛盾的時候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當遭遇糾紛時,某些習俗和口頭約定並沒有法律的保障,所以文中女生單方面的主張其實很難得到法律的支持,從社會人情和道德層面,在起初困難的時候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嘴皮子有時候是值錢的有時候也是最不值錢的,沒有任何實際參股卻要分得收益,至少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主張也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