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援鄂醫護86666元,為江西萍鄉贛西腫瘤醫院的領導點贊

最近,有兩篇新聞火遍網絡,並引起網友們的激烈評論。

一則是4月9日,甘肅援鄂護士在甘肅省衛健委官網留言,詢問是否能夠解決編制問題。甘肅省衛建委回應:建議向蘭州衛健委反映。

這則新聞報出後,大部分網友對甘肅省衛建委看似“踢皮球”式的處理方式表達不滿,認為甘肅衛健委理應解決援鄂英雄們的編制。當然,也有少數的網友質疑援鄂回來就“據功索惠”,質疑其援鄂的出發點。也有網友留言質疑為援鄂護士解決編制是否符合程序,因為編制都是十載寒窗苦讀考出來的。

看到部分網友們的質疑,我想引用新華社半月談評論文章的觀點:生死考驗就是最嚴謹的程序。

對於質疑援鄂出發點的網友,請看另一則新聞。

另一則新聞是4月8日,江西萍鄉贛西腫瘤醫院為援鄂歸來的三名醫護每人獎勵86666元。86666元的獎金分為三部分,一是對援鄂的英雄獎勵66666元,二是對其家屬的獎勵10000元,三是家庭旅遊的支持基金10000元。此外,每名援鄂醫護人員還有14天的帶薪假期,直系親屬還可以在醫院食堂全年免費吃自助餐。

從這份獎勵中,我們可以看出江西萍鄉贛西腫瘤醫院的領導們做的非常貼心,豐厚的獎勵之外,還讓人感覺到暖暖的溫情。據媒體報道,這些獎勵是在4月8日援鄂醫護結束任務返回江西當天給出的。可見院方提前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不但考慮了對前線抗疫貢獻的獎勵,還考慮到了對抗疫醫護家屬的獎勵,更難能可貴的是考慮到了對抗疫期間親人離別的補償,給予14天帶薪假期和10000元旅遊補貼。


獎勵援鄂醫護86666元,為江西萍鄉贛西腫瘤醫院的領導點贊

我們要為這樣帶有人情味的單位和領導點贊。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兩則新聞,甘肅援鄂護士和江西萍鄉援鄂醫護,同樣是警車開道,同樣是夾道歡迎,同樣多的鮮花和掌聲,為這些抗疫英雄們給足了精神獎勵。所不同的是,江西萍鄉贛西腫瘤醫院為他們的英雄們的奉獻給了一個合理的“定價”。

誰說奉獻必須是無私的?誰說愛心都不能求回報?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做好事不留名”和“無私奉獻精神”。同樣是扶老奶奶過馬路,你必須要說“我的名字是雷鋒”或者“我的名字是紅領巾”,如果你要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名字,那這次的好人好事的行為要大打折扣,因為老奶奶知道了你的名字,她感謝的對象具體化了。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為“奉獻”和“好人”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道德標準,以至於有人要去主動奉獻,主動做好人的時候,必須冷靜下來先分析清楚自己所付出的代價。如果代價太大的話,他們寧願選擇沉默。

我們不是經常抱怨社會冷漠,好人太少嗎?那麼當有好人出現的時候,一些人為什麼又要用聖人的準則去衡量他們呢?

何況,聖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明白,奉獻是必須索要回報的。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國有一項法律規定:凡是魯國人,在別的國家不幸淪落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贖回國,就可以得到官府的一筆賞金。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從別的國家贖回了一個魯國人,但他拒絕了官府的賞金。孔子知道後,狠狠的批評了自貢,擔心的說“以後再也不會有人願意主動贖人了”。

孔子的意思很簡單,自貢不缺錢,完全可以自費贖人,但自貢樹立了一個很高的道德標準,讓那些有心贖人但沒錢的好心人高不可攀。贖人是一件好事,贖人後領了賞錢,就是出發點不純了,這就是很多人的觀點,直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是這樣的觀點。

這個社會上,是有錢人多呢?還是普通人多?是衣食無憂想通過奉獻博取美名的人多呢?還是不得不操心一家老小生計的人多?

所謂人性,從來都不曾變過,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看透。

看到這裡,你們是否贊同我的觀點,社會要為那些做出奉獻的人給一個合理的“定價”,不單單為獎勵已作出貢獻的人,也為了鼓勵那些想要做出奉獻的人勇於去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