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成年犯罪與電影少年的你出發,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家庭教育

最近我的家鄉出了一件朋友圈和微博熱搜同時地震的案件,不知大家有沒有耳聞,就是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案子。

這件事發生之後,全大連人都氣憤的不行,辦公室每天都有人討論,跟進案情,目前為止的判決結果就是13歲男孩被收容教養了三年,據稱已經是法律範圍內的最高量刑,但是意料之中,並不足以平民憤。

同期,最近火爆非常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大家都為電影中兩個少年的故事感嘆,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

明明是不同的事件,校園霸凌與未成年犯罪,但是當我看到電影中的施暴者魏萊的那張張狂卻無知的臉時,竟與13歲男孩的臉重合了。

他們也許家庭不同,魏萊出生在一個物質為主對孩子關心不夠的家庭,從小被教育“金錢可以解決一切”,13歲男孩卻極大可能並不是這樣。

雖然我也不很瞭解13歲男孩的家庭環境,但是從各種傳聞能推測大概。什麼男孩因為跟蹤女性被告發,家長還說對方汙衊自己的孩子,什麼事件當天家長還在幫忙擦地板的血跡,什麼家長目前一直沒有出現,只有一個舅舅發了聲,還沒有道歉之類的。傳聞且先不論真假,但能大概推測出男孩不缺愛,更像是被慣壞了的孩子。而且家裡應該也沒那麼多錢,不可能教他金錢解決一切。

但是他們竟然走向了一樣的歧途,校園霸凌與未成年犯罪,表象雖然不同,但是內核是一樣的。電影角色魏萊和案件行兇者13歲男孩,他們都在以強凌弱。

為什麼呢,在此我真的想質問魏萊和13歲男孩的家長,在教他們金錢解決一切,或者慣著孩子,讓他放心大人會替他解決一切的時候,有沒有教過孩子什麼叫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人,什麼叫敬畏生命!!!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大嗎?當然大,但最主要的影響並不是在你給孩子多少錢,能不能讓他在同齡人中炫耀得起,會不會因為窮被人欺負,以及家庭完整與否上,而是在三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老話說“有什麼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想想是沒錯的。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他真的會有樣學樣,做父母的應該給他適度的關愛,適合的教育,特別是關於責任與生命的教育,用自己的成熟正常的三觀去影響孩子的成長。

我還沒有當父母,但是這一刻竟然已經想好怎麼教育我的孩子,一定要從小告知他不要以強凌弱,要敬畏生命,要懂得負責,要讓他成為一個好人。希望我日後的所作所為能對得起今日所言,也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明白你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為了孩子的未來,不要現實重演了,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幕都讓我心碎。

從未成年犯罪與電影少年的你出發,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