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平方公里 寶應臧陳官南: 古蹟“藏龍臥虎”

0.52平方公里 寶應臧陳官南: 古蹟“藏龍臥虎”

修繕後的駐馬街

0.52平方公里 寶應臧陳官南: 古蹟“藏龍臥虎”

“臧陳舊址”石額


0.52平方公里 寶應臧陳官南: 古蹟“藏龍臥虎”

圖為航拍官南老街區,古邗溝(中間河道)右側為官南老街區核心保護區,圖片下方為射陽湖

檔 案

傳統村落:寶應縣射陽湖鎮臧陳社區官南

面積:0.52平方公里

戶籍人口:1056人

形成年代:春秋戰國末期

主要民族:漢

2015年,列入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

現有省級文物單位一處,市縣級文保單位8處

古邗溝、“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龍竿寺、《蘇中報》報社舊址……歷史在臧陳社區官南留下深深的足跡;洗衣機的攪拌聲、廚房裡飄出的飯菜香、河邊垂釣的老人,日子如悠悠大三王河水,慢慢向前流淌;站在駐馬街北觀湖臺上眺望,射陽湖畔油菜花將謝,麥苗兒正青。水鄉村落,一如記憶裡的模樣。

——記者印象

【鄉音】號 子

《射陽湖鎮秧號子》廣為流傳,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近代秧號子由鑼鼓秧號子逐漸演變而來。

秧號子發展的鼎盛時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集體的生產方式為秧號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當時,全鎮及周邊鄉鎮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唱秧號子,基本通過口耳相傳。

春秋戰國末期,吳王夫差征服了射陽湖淮夷族人後,留下江南後裔沿河定居,形成了最早的原始村落;元末明初,蘇州閶門一帶人大量遷徙至此,留下如今的村落格局。臧陳,一個源於三國時期兩位豪傑——臧洪、陳容的地名;官南,裡下河腹部傍水而建的水鄉村落,曾經的三市五縣“航運中心”。

0.52平方公里

古蹟多,“藏龍臥虎”

記者從古邗溝碼頭“上岸”,抬頭可見磚砌觀湖臺;穿過駐馬街門樓,撲面而來的是明清建築群;沿著青石板路向南,駐馬街兩側家家戶戶洗衣、做飯,充滿了煙火氣……

胥傳傑,土生土長的臧陳人,數十年探訪研究地方歷史文化、參與傳統村落申報。胥傳傑介紹,0.52平方公里的村落,濃縮了2500年曆史,史料上有記載,現實中看得見,這是官南上榜的最直接原因。

官南老街區雖不大,但古蹟多。史料記載的古邗溝,當地人稱“三王河”;東西9裡、南北4裡的“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遺址,楚王等人歸葬於此;龍竿寺,最早是唐大都督尉遲恭率軍東征時的“都督府”;主街道駐馬街,因尉遲恭曾駐騎兵於此而得名;“建安七子”陳琳故宅舊址還在。另外,駐馬街上還有《蘇中報》報社舊址;街北留有日寇佔領時的炮樓,解放後改為軍事瞭望臺,如今成為觀湖臺。

臧陳歷史名人多,臧陳名字來源於三國時期射陽豪傑臧洪、陳容,他倆一起被袁紹殺害後,射陽父老於故里建臧陳烈士祠,現留有“臧陳舊址”石額一方。

秧號子口耳相傳

“鵝毛雪片”是貢品

“我咯咚代、咯咚代,妹手拿秧把啊把秧栽喲……”駐馬街上的徐桂花阿姨,雖已多年不種田,但《射陽湖鎮秧號子》張嘴就來,做家務時就哼哼,與她同齡的街坊聽到後還對唱,成為生活樂趣。

寶應是聞名全國的藕鄉,射陽湖則是寶應荷藕種植的重鎮。明清時期,技藝高超的藕農生產出的藕粉,因其外形潔如霜雪,白似鵝毛,被稱為“鵝毛雪片”,清代被列為朝廷貢品,又稱“貢粉”。

射陽湖鎮秧號子、“鵝毛雪片”製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遺”。此外,在射陽湖鎮,還有地方淮劇、龍竿寺法會、正月初二舞龍等民俗文化;還保留有村志族譜,有的姓氏還舉辦祠祭。

位於裡下河腹部地區的官南老街區有著前街店鋪、后街通河的江南水鄉格局。駐馬街上的老人們告訴記者,四五十年前,駐馬街是鎮上的主要街道,南北兩座碼頭,每天有10多班客船駛往東南西北,是三市五縣的“航運中心”。

胥傳傑研究發現,清末民初時最繁盛,集鎮有大小碼頭20多座,商業市井的駐馬街成為物資集散區,先後開設大小店、鋪、行、坊、館、社等225家,從業人員750多人。

改善人居環境

保護原始性、獨特性

吳雨,90後,生於駐馬街,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鎮文化體育站工作,參與官南老街區的歷史資料整理、保護性修復等。記憶中的鄉愁,既有街巷、河流,也有民俗文化。

“2015年申報,2016年獲批省傳統村落保護項目,並獲得200萬元撥款,鎮裡追加300萬元,官南老街區拉開了保護性修繕的序幕。”臧陳社區黨支部書記袁洪廣介紹,老街區主要集中於駐馬街及周邊街巷間,傳統明清建築遺存眾多,依水而建,水鄉風貌特徵明顯,文化遺產積澱深厚。

經過多年修復,如今的老街區既改善了人居環境,又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原始性和獨特性。

通訊員 朱義彪 徐成

記者 劉峰生 宮鋆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