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复产“新型农民”正当时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在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的田间,旋耕机已经旋耕溶田25亩,13000盘的秧苗盘已经下地;工厂化叠堆暗化处理间里,12000盘的秧苗还在努力地发芽。


春耕复产“新型农民”正当时


与往年大规模热闹的春耕场景相比,疫情期间的乡村的田间地头,除了忙活的乡亲们,还多了不少科特派专家和农技干部们忙碌的身影。

随着浦城大米市场的打开,今年,马芳华在水东、水西、新街、井栏、余元5个村扩充流转了4100亩土地,计划种植再生稻2000亩、单季稻2100亩。目前正是育秧的关键时期,他聘用了18个农民正有序地开展着春耕的各项工作。


春耕复产“新型农民”正当时


在县农业局和科特派专家的指导下,除水稻外他今年准备再试种植110亩的槟榔芋,和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这样芋子收成的第二年种水稻可以减少50%的化肥施用量,科学增收。

农场里,工人还在抓紧对10吨的槟榔芋芋种进行挑拣,如果今年收成效果好,将要在全镇乃至全县推广槟榔芋的种植。


春耕复产“新型农民”正当时


“今年又扩大了水稻种植规模,本来打算将育秧的时间较往年提前几天,没想到受疫情影响,育秧基质运输晚了,导致进程延误了4、5天。最近临江镇三农服务中心的科特派潘站长和杨高师天天都到我这里来指导,帮我把春耕备耕工作保质保量做起来。”马芳华说。

今年是马芳华第一次尝试种植槟榔芋,因为疫情,沙县过来的技术指导人员来到临江镇的第一时间就被隔离在农场里,无法下地给农民指导,马芳华一盯一地做好隔离监督工作的同时,再加强自身防护,一对一地学习后传达给工人。

受疫情影响,除了运输问题外,化肥也提价了,无形中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临江农村信用社也及时到他的农场推进“战‘疫’支农贷”的贷款项目,向他提供资金支持。

这几年浦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火热,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上除了自己购置的设备外,旋耕、机插、植保、机收都可以找专业的合作社提供细分服务,所以种植效率特别高。有了这些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马芳华平时只需要雇佣十来个人,分片分地做好田间管理就行。


春耕复产“新型农民”正当时


一个人种植4千多亩的水稻,在老一辈的农民看来,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在机械化、科学化种植的今天,马芳华就成为了这样一名“有底气”的“新型农民”。

而他除了自己种植之外,还带动了临江镇十几户的农户,种植再生稻1500余亩,单季稻500余亩,为临江镇2020年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宇倩)

浦城县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