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汽車,已經進入了一個充分競爭的時代。

琳琅滿目的車型,品類繁多的品牌,我們的生活中早已被汽車所包圍。眾多昔日被人認為是“矮小下”的國產自主品牌,如今也紛紛推出了“高大上”的明星熱銷車款,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甚至已在2016年就雙雙進入了“百萬銷量俱樂部”(此處應該有掌聲,真心的)。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汽車動力系統的發展亦是如此。從一統江湖的汽柴油機、前景廣闊的CNG(LNG)內燃機,到在日美風光無限的混合動力、現在收到政策及市場熱捧的電動車,以及燃料電池、太陽能車等等高深的技術,汽車動力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那麼,人類終極的汽車動力究竟是什麼?

創智君總結了目前幾種最有前途的未來車用動力技術,一起看看吧。

  • 磁懸浮車

其實創智君並不想一開始就說這個看上去有些“扯”的玩意,但它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欲罷不能。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喜歡《星球大戰》的親們肯定對上面這張照片非常熟悉,這是《星戰一》中天行者尋找絕地大師歐比旺時所用的交通工具(似乎暴露了創智君的年齡)。看上去這是一種類似於磁懸浮、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交通工具。但現在,它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去年,微信朋友圈裡曾有段瘋傳的短片:在成都的大街上,一輛沒有輪子,圓滾滾的球形車懸浮在離地幾十釐米的高度上行駛著,裡面的駕駛人員只需要簡單地按下按鈕、說出目的地就能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圍觀群眾表示驚訝得下巴都找不到了,彷彿來到了未來。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網上對該技術的評論褒貶不一,有不少支持者,但更多的是懷疑。創智君瞭解到,這種技術是“完全利用地下磁性礦物進行驅動,在空中懸浮行駛,提供全自動的智能駕駛功能”。我們姑且認為該技術可行,但該技術要實現起來有很大困難,最根本的難題就在於此行礦物的磁極不是規則排列的,無法提供持續的、單一方向的推力。

但該技術也並非不可實現。創智君認為,一個可選方案就是在道路下面鋪設磁性材料層。也許有一天,所有的公路下面都鋪上了厚厚的一層金屬,那樣的話,懸浮車就有可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

  • 氣浮車

磁懸浮技術目前實現起來難度太大,但想要讓車浮起來也不是不可能。

問:要想讓車浮起來,一共分幾步?

答:一步即可。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美國加州一家名為Aerofex的公司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一種氣浮車產品。該懸浮車的動力源於兩個巨大的螺旋槳的風壓產生的浮力,目前測試高度為4.6米,時速30公里。但是該公司表示並沒有立刻推出人工駕駛懸浮車的計劃,而是把它當做一個用來研製新型無人駕駛飛機的測試平臺,把類似的懸浮技術應用到農業、複雜地形搜救援助等領域中去。

  • 電動汽車

特指四輪的,兩輪的不算。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

平心而論,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真心要感謝特斯拉。特斯拉的出現,一下子把“電動汽車”和“高大上”畫上了等號,與遍佈大街小巷、與自行車搶道的兩輪交通工具徹底劃清了界限,電動汽車迅速為人們所接受。隨後,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比亞迪、吉利、奇瑞們也開始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力,推出了多款電動汽車產品。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越來越走向成熟。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是充電時間和續航里程的問題。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髮展,目前國產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普遍達到了150公里以上,這對於上下班代步來說已經足夠;成績最好的比亞迪E6已經達到了300公里。相比之下,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在慢充模式下,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普遍要6-8小時,快充模式也要1小時以上。這對於任何車主都是無法忍受的。在2016年聖誕節,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計劃推出第三代超級充電站,將實現“充電5分鐘,行駛500公里”。創智君認為,如果這一技術真能實現,電動汽車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 核動力汽車

不久前,奧迪打造了一款核動力概念車,該車內部搭載小型核聚變反應堆、電池、電動機、冷卻系統和先進的電磁車身穩定系統。該車最大的亮點,就是採用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也就是現在特別高大上的概念——人造太陽)。駕駛一輛可一次性行駛上萬公里而不用補充燃料的汽車,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不已的事情。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不過別高興太早,雖然小型聚變核動力系統是可行的,但現階段仍有許多技術問題還無法解決,還遠未達到實驗性的階段。也就是說,小型聚變核動力原型車短期內還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控核聚變系統的進一步小型化、安全性等技術的不斷完善,也許有朝一日核動力真的能夠為人們的日常出行服務。(但創智君始終有種騎著原子彈到處跑的感覺......)

  • 太陽能汽車

太陽能汽車已經不能算一種新興技術了。多年來,各種汽車科技比賽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到目前為止,太陽能汽車還沒有任何商業化的案例。這種技術受到天氣、續航里程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現在,一家中國公司改變了這一現狀。

2016年7月,漢能集團於北京舉辦“移動能源戰略成果暨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發佈會”,發佈了四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Solar R、Solar A、Solar O和Solar L。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創智君認為,最牛的並不是漢能一次性推出多款產品,而是它所推出的產品實現了“清潔能源+移動式充電+融入互聯技術”。據漢能公佈的資料顯示,在充足陽光照射下,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以高性能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進行充電,能量轉化率達到36.1%,每年能夠依靠太陽能行使兩萬公里,完全能夠滿足城市日常出行的需求。除了使用太陽能作為主要動力來源之外,也可以使用傳統的固定充電設施進行補充充電。同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定義和管理天氣以及太陽能充電模式,並與電腦、手機等實現互通互聯。

  • 飛行汽車

說了半天,這些車都是在地面上行駛,就算懸浮汽車也是貼地面跑的。萬一堵車怎麼辦?不好意思啊,我們這是大連,不是北京。

啊,跑題了。一家名為AeroMobil的公司宣佈,其生產的AeroMobil 3.0飛行汽車正式問世,並將在2017年正式銷售,這是該公司研發的飛行汽車的第三代產品。據瞭解,這種飛行汽車將完全使用現有汽車和飛機基礎設施,為真正的“門對門”旅行鋪平道路。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AeroMobil公司宣稱,該車採用四缸Rotax 912自然吸氣引擎提供動力。在處於汽車模式時,它可停入正常停車位,同樣你也可以到加油站加油。進入飛行模式時,汽車雙翼打開,好像插上了翅膀。當它以汽車行駛時,時速160公里,行程可達875公里;以飛機模式時,時速200公里,行程約700公里。

售價?呵呵,據說40萬美元

吉利汽車也在不久前公佈了飛行汽車的造車計劃,2017年11月13日,吉利汽車宣佈將收購美國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的全部業務及資產,且該項交易已獲得包括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在內的所有相關監管機構的批准。

作為飛行汽車的三大品牌之一,Terrafugia公司生產的Transition飛行汽車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飛行汽車,但性能被TF-X給革新了,它帶給了Terrafugia公司區別於其他同業者的競爭優勢。Terrafugia的TF-X預計2018年首飛,計劃2019年推出首款飛行汽車。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讓我們,拭目以待!

  • 飛碟

此處省略一萬字。

未來汽車動力,太科幻了吧?!

哪種技術是汽車動力最佳選擇? 單選

0

0%

磁懸浮汽車

0

0%

氣浮車

0

0%

電動汽車

0

0%

核動力汽車

0

0%

太陽能汽車

0

0%

飛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