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汉朝文武百官

察举制,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人才遴选方式之一,被誉为“古代高考”。天下所有英才几乎都要通过该方式入朝为官;整个汉魏时期,该制度对于朝廷组建和官员体系都意义非凡,而每一个想入仕为官的人都很重视察举,态度犹如“高考”般严肃,且朝廷对于一些“考生”的特殊、出众的表现也会给与很大的加分帮助;这些加分项从公平主义角度来看,其实有些略失公允,因为它具有个人好恶、趋炎附势的色彩在里面。

古代高考加分,察举制下有哪些加分项

1、察举制下样貌出众即可加分的皮相分

首先在察举制下遴选人才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加分项就是皮相分,简而言之就是考官通过看一个人的长相如何,是否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例如西晋时期大名鼎鼎的潘安就因为容貌出众,年仅二十就担任东宫属官的重要职位

据《世说新语·容止》:当中明确记载称“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反映出的实质现象就是美男子潘安凭借自己出众的相貌获得考官的加分,从而实现了年纪轻轻担任东宫属官这一个重要职位。也就反映出在我国古代高考加分项之一的皮相分。

2、口音纯正也可加分,察举制下的口语加分项

我国古代察举制下的“高考加分项”除了看考生的相貌如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加分的标准——口语分。这里的口语加分不是现代人的英语口语这样的加分项,而是“官话”谈吐标准得体的考生,可以得到加分。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皮相姣好的官员

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当中记载称:“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为何强调这一点,原因在于宋代的“普通话”就是现在洛阳一代的口音,也就反映出“口语加分”其实自古以来就已经有之。因此,口音纯正,让考官听起来赏心悦耳,自然而然的会得到考官的青睐。

3、恩荫后人,察举制下“功勋加分项”

在察举制下考生加分除了口音、外表等外在的条件之外,考生的先人是否有着卓越的贡献与功勋,也是提升察举制下考生被举荐的概率。

据《后汉书》当中记载,伏波将军马援之子马廖年少为官的事迹称:“马廖,字敬平,少以父任为郎。”其中东汉延续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而马廖凭借其父马援的功劳,成为郎中。因此可以推测出在魏晋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评价先辈的功勋而通过察举制被举荐为官的。因此“功勋”也成为了察举制下重要的加分项。

察举制下如此多加分项的原因何在

1、古代为官特别注重仪容仪表

在我国古代担任官职,对于官员的仪容仪表是非常重视的存在。因为官员的一举一动实质上都代表着国家。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对于为国家遴选后备官员的察举制,会注重考察考生的仪容仪表问题。

据《旧唐书》当中记载黄巢落榜的原因称:“身长两尺,眉横一字,牙排两齿,鼻生三窍,”正因如此,黄巢失去了为官的资格。也就可以明确的反映出古人对于官员仪容仪表的重视程度。因此也就可以得出古代为何有“皮相分”这一个加分项的原因在于朝廷对于官员仪容仪表的重视。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英武的汉朝官员

2、我国古代恩荫制度的特权影响察举制选拔人才

除了我国古代朝廷对于官员仪容仪表的重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得察举制出现如此多的加分项,那就是我国古代恩荫制度特权的影响。不过在魏晋时期又称之为门荫制度、任子制度等。

据《汉官仪》当中明确记载一些官员的特权称:“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而在汉代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大多数的具有贡献的人。自然而然的处于对这些人的表彰以及安抚,汉魏时期的“高考”将父辈等先辈的功勋也纳入考量当中, 而汉魏时期的“功勋加分”更多的是受恩荫制度的影响。因此,我国古代的恩荫制度特权,有推举子弟为官的权力,促使了察举制功勋加分分出现。

3、我国古代疆域辽阔,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汉魏时期实行的察举制制度为何会出现“口音加分项”?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古代疆域辽阔,南腔北调各不相同。而考官面对的是来着五湖四海的考生,加之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重视“普通话”的推广,这就极大的造成了考试期间考官对于考查的不便之处。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考官受来着考生口音的影响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位考生说得一口流利生动的话,必然会博得好感,加分也就是昨自然而然的事情。

4、察举制没有固定严格的标准,可操作性极强

汉魏时期的察举制出现如此多的“高考加分项”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察举制本身的特殊性。首先,在汉魏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没有固定严格的标准。据《汉书》当中记载汉武帝下令实行察举制的举措称:“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其中的“孝廉”主要是注重对于人品德的考察,而后世的察举制也是以个人品德的作为前提而实行的。而个人的品德不仅仅需要长期的考察才可以判定,主观性极强。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汉武帝

在察举制本身存在缺陷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其他固定的考察标准来更高效的选拔人才,而“外貌”“口音”“功勋”等是最为直观的考察标准。除此之外,由于察举制度的可操作性强,难免会出现一些以权谋私的现象。而口音分、外貌分等恰恰在封建王朝时期上比较“合情合理”的谋私手段。总而言之在察举制度本身的特点与缺陷的促使下,难免会出现“口音分”“皮相分”“功勋加分”等现象。

古代“高考”加分项带来的影响何在

1、有利于察举制下更为高效的选拔人才

首先在察举制度实行先初期,各地方推选的“孝廉”绝大多数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但是由于当时对于这些人的考察标准主要的个人品德方面的,据《汉书》当中记载当时考察的标准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这些考察又是耗时耗力的存在。如何从这些人当中高效遴选出当时所需要的人才,而加分项无疑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外貌、口音、功勋等的考察是非常便捷的,因此有利于当时高效快速的遴选人才。

2、可以起到安抚地方豪强势力以及功勋的作用,巩固维护统治

从“皮相分”“口音分”“功勋分”的内容上来看,无疑是当时的朝廷对于地方豪强势力以及功勋大臣的一种特权。因为从

“皮相”到“功勋”对于那些世家子弟或者是大臣功勋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公卿大族

据《后汉书》当中记载燕然勒石的窦宪的发迹称:“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就可以窥视出当时察举制下当中的种种加分项是对于权贵世家的一种特权。而这一个特权就从维护巩固当时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存在。

3、极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问题,成为世家门阀把持朝政的工具

察举制度并没有一些严格固定的标准,而当时出台的一些加分项考察的大多数是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对于内在的真才实学却少有考察。这样的考察方式对于一些没有背景、相貌平平却又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据《三国志》当中记载称:“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当时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容貌平平且身材短小,但却可以得到蔡邕的赏识原因在于他是三公后人。

这一个现象反映出的就是察举制实行后期一个极大的弊端——世家门阀主导察举制度。在汉末时期广为流传一句“举孝廉,父别居”的民谣,其实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就是察举制的变味。而这与察举制实行一系列的加分项息息相关。因为这给与了世家门阀以合理合法的暗箱操作的空间。

古代高考加分项:长的俊俏、家世显赫、会讲官话,都给“加分”

世家门阀把持用人大权

总结

汉魏时期实行一系列的“高考加分项目”,首先是基于当时察举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的影响等原因共同造成了察举制度存在“高考加分现象”。而这些“高考加分项”的本意与初心应该是方便当时的朝廷选拔人才,以及出于安抚世家门阀的需要。然而,随着皇权的衰弱,地方势力的做大,这些“高考加分项”慢慢的成为了暗箱操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汉书》

2、《三国志》

3、《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