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有利于养生,但切忌过度

哭泣是人的本能,人人都会哭泣,当我们难过或忧伤时,就会以哭泣的方式来释放情绪,通常小孩子最爱哭,而成年人由于克制,觉得哭泣是有损形象的,所以会强忍住。

但这样做其实是不好的,想哭就哭,适当的哭泣反而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哭是有很多好处的。但是切忌过度,过度的哭泣反而不会得到好的效果,会危害身体。

哭泣的好处有很多,也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哭”有利于养生,但切忌过度

1.哭泣使心肺健康

哭的时候,会不断的吸气,这种动作有利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使心肺的运动变得有利身体健康。

2.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如果身心长期处于的压抑和紧张的状态,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对身体有不良影响,而通过哭泣,就可以把这种物质排泄出来,使身心感到放松,对于缓解紧张焦虑有很好的效果。

3.滋润眼睛

哭能使眼睛滋润,泪水里面含有一种溶菌酶,这种物质可以预防眼部疾病,经常哭,还可以使眼角膜得到清洗,使眼睛保持在滋润状态,感到舒服,尤其是眼干者,可以通过哭泣来保持眼睛的滋润和明亮。

4.排毒

哭能使人长寿,因为伴随着哭泣,体内平时所积聚的一些毒素可以被排出体外,这样能使身体变得健康,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哭”有利于养生,但切忌过度

哭虽然有那么多的好处,但是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哭泣过多,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

1.引发胃病

若哭泣过度,是会易引发胃病的。因为长时间的哭泣会导致胃运动减缓,从而间接对胃造成一定的伤害。

2.眼睛发炎

哭得太频繁,眼睛便会长期饱受泪水的浸泡,就会变得红肿,从而引发炎症,眼部各种不确定的危害就会接踵而来。

“哭”有利于养生,但切忌过度

哭泣没有什么难为情的,想哭就哭,及早哭,不要一开始的时候拼命压抑自己,觉得哭泣是自己不够坚强的表现,是一种丢脸的行为,而感到一种羞耻。

等到最后积累起来爆发的时候,收不了场,要一直哭很久才能够发泄完,时间过长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了。

经常哭,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分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在哭的时候,也是有技巧可循的,轻声哭泣最好,也不有失体统。

当然了,也别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使力太猛,哭得天昏地暗,这样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


“哭”有利于养生,但切忌过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