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28年前,河南開封一家醫院裡,相隔十幾小時出生的兩個男嬰被錯抱。

28年間,兩個孩子在江西與河南分別長大。一人受家庭影響學醫,後轉做電商,事業順遂之時被確診肝癌晚期;另一人成為一名輔警,兒女雙全,但母親剛做完肝癌手術,姐姐有智力缺陷。

28年後,一份不合常理的血型鑑定書與伴隨而來的追問,打破了兩個家庭的平靜,殘酷的真相讓它們意外聯結。原本不會有交集的兩對父母如今有著共同的心願:救兒子。

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血型鑑定撕開真相一角

為了讓罹患肝癌的兒子得到更好診治,今年3月,姚俊榮一家從江西前往上海。他與妻子許悅都做好了給兒子姚斌提供肝源的準備。

“見到醫生的時候,我第一個就是說用我的肝,我是他媽媽。這麼多年我都沒生什麼病,也沒有不良嗜好。”許悅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她還不知道,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3月17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他們拿到兒子的驗血報告單,第一頁是血型鑑定報告,兩個字母“AB”又大又刺眼。夫妻二人都是A型血,理論上只可能生出A型或O性的孩子。

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姚俊榮向南都記者回憶,他當時用手指著結果給妻子看,兩人都很吃驚,他示意妻子“不要說了,先回去。”回到九江後,他們瞞著姚斌又測了一次他的血型,是同樣結果。姚俊榮悄悄跟妻子說,要聯繫做個DNA鑑定。

兩人並無家族病史,他們養育了28年的兒子姚斌卻從小檢出乙肝。雖然體檢時肝功能在數值上一直無異常,去年12月開始,他偶感肩痛,過年時開始腹痛,疼到無法忍受去醫院檢查,確診時已是肝癌晚期。

3月25日,姚斌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住院,他看到每天都有家屬在病區走廊偷偷地啜泣,還發朋友圈感慨:“疾病對於家庭的傷害真的無比巨大。”

他不曾想到,他的“家庭”會在次日悄然發生變化。3月26日,江西神州司法鑑定中心致電姚俊榮表示,姚斌不是他們的孩子。27日他去南昌取回紙質報告,“根據DNA分析結果,不支持許悅是姚斌的生物學母親。”

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時間倒回28年前,1992年6月15日,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產房裡,許悅產下一個男嬰。三天後她出院,沒想到從醫院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的卻是別家的小孩。

事後細細回想,並非沒有端倪。孩子從小到大,都被人說不像父母。許悅向南都記者回憶,“我這個人性格比較樂觀,愛笑,姚斌也很樂觀,很陽光的,別人就說肯定像媽媽。現在看起來我們也太粗心了。”

親子鑑定結果出具後,疑問就開始盤旋。28年前那個她只看了一眼就被抱去嬰兒房的孩子,如今在哪?也許能為自己養育了28年的兒子提供肝源的血親,會是誰?

姚俊榮連忙趕赴河南開封,在警方幫助下了解到另一個家庭應該姓郭,已經搬到河南駐馬店。而妻子當年產子的淮河醫院所存留的資料與這一判斷吻合。

尋子電話被當成詐騙

4月10日,距江西九江四百多公里外的河南駐馬店,郭先生接到一通莫名其妙的電話,對方說他的親生兒子另有其人。以為是電信詐騙,他隨口應付幾句就掛斷了。為了避免騷擾,他還一度取出了電話卡。

打電話的,正是姚俊榮。他向南都記者回憶,他當時在電話裡向郭先生表示,有點事想向他了解,“我說我們第二天去駐馬店找他,他當時也答應了。”

4月11日下午,姚俊榮趕到駐馬店後,郭先生的電話就再無法接通。姚俊榮一行根據此前從開封獲得的信息,找到了郭家住處,敲門無人應答。

無奈之下,姚俊榮向當地警方尋求幫助。“隊長用電腦調取了信息後說,這個小孩就在我們派出所上班啊。”隨後,郭彬接到上級電話,讓他回派出所一趟。

1992年親生兒子被抱去嬰兒房的時候,姚俊榮還在從外地趕到醫院的路上。4月12日,在郭彬的工作單位,這對親生父子28年來第一次見面。現場的同事都感慨兩人長得像,而郭彬說,他第一感覺還是“不可能”。

許悅後來瞭解到,郭彬在抽血後等待鑑定結果出來的4天裡,變得沉默,寢食難安。姚俊榮回憶,那幾天郭彬天天來電問“姚叔,結果出來沒有?”

4月16日,姚俊榮致電郭彬:“確定你是我們的小孩。這個也改變不了,但事實就是這樣的。”郭彬沉默了很久,“嗯”了一下。

4月17日,姚俊榮夫婦趕赴駐馬店。在火車上,許悅陸續接到母親和姐姐的電話,都叮囑她見兒子時別失態。可在火車站,終於見到郭彬時,許悅抱著他痛哭,遲遲不肯鬆手。

郭彬安慰她,“媽,你別難過,我們回家。”可上了車,許悅還是忍不住一再地問, “兒子,分離28年了,你過得好不好,過得好不好?”郭彬回答:“我過得很好,我沒有受罪。”

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與親生父母相認後,郭彬一度斟酌,該如何向養育自己28年的父母坦白真相。彼時,養母杜女士做完肝癌手術不久,正努力安心養病。最後,他選擇先告訴兩個舅舅,再與舅舅一起先後告知郭先生。

杜女士後來向南都記者回憶,從丈夫那裡得知消息前“我每天都給自己鍛鍊,覺得(康復)很有希望的,心情非常平靜。”聽到郭彬並非親生時,實在難以接受,飽受折磨。

從新聞中得知自己身世

自從拿到與姚斌的親子鑑定結果以來,姚俊榮夫婦一直小心地瞞著這個養育了28年的兒子。他們不知該如何開口說出真相。

風暴眼中的姚斌,就這樣平靜地度過了一個月。

直到4月24日晚上,妻子走到他面前,毫無預兆地哭了,“她說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讓我要相信她會一直陪著我。”姚斌感到莫名其妙,以為檢查結果顯示自己的病情加重。

次日中午,他划著手機看新聞,一則“錯換人生28年”的新聞報道中,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照片中趟在病床上的當事人與自己同齡、同城、同病。仍心存僥倖,他把妻子拉到一邊詢問,得知真相後大腦一片空白,陷入迷茫。

看到報道中父母與親生兒子認親,哭泣、擁抱,姚斌突然感到矛盾與害怕,“他們是不是要離開我了,他們對我的愛是不是就要消失了?”

錯換人生28年:從欲割肝救子撕開真相,到兩對錯位父母共同救兒

他和妻子回到家,父親如往常般喊他喝湯,可他卻感到尷尬與怪異。“這天他把湯端出來可能就用了30秒,他看我的一個眼神,一個拿碗的動作,在我看來都變得那麼不自然。”

姚斌猶豫了一下,終是開了口:“我們生活這麼多年,從沒發現你們是心裡這麼能藏事兒的人,你們完全沒有必要瞞我這麼長時間。”

一家人圍坐飯桌前,卻陷入冷場。姚斌事後告訴南都記者說:“我相信他們比我還尷尬。他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跟我講,怕把我摧毀,讓我承受不住。但其實我不是那麼脆弱的。”

打破沉默的,是電話鈴聲。父母近日的手機來電總是一個接一個,姚斌喝完湯就走了。第二天,他還是跟家人一起吃飯,這個話題沒有再出現,所有人心照不宣。

4月27日傍晚,姚斌向南都記者表示,“我的親生父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這邊的父母養育我長大,我會想該怎麼去報答他們。可我現在還有能力去報答他們嗎?顯而易見沒有。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這(無法盡孝)對我來講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這天晚上,姚斌在朋友圈分享了電影《大話西遊》的插曲。歌裡唱到:“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共同心願與未盡的追問

兩個錯位的家庭,被殘酷的真相意外聯結在一起。兩對原本不會有交集的父母如今有著共同的心願:救兒子。

4月26日,許悅向南都記者表示,姚斌如今每個月光吃藥和打針就要8萬多元,還有住院費用。“現在他剛好要進行第3個療程,我已經花了將近50萬了。後續每一個療程就花10多萬。我們現在把唯一的房子掛出去賣,賣了也還是不夠的。”

“我現在已經知道他(姚斌)不是我的親生兒子,但是我更心疼他,我就想再苦再難,我再遭罪,還是要救他。”許悅說。

從得知真相後,術後康復中的杜女士一直努力保持心態平和,並逐漸接受了現實。“我不能倒下,還要見兒子。”她向南都記者表示,即使是借錢,也要為姚斌籌措治療費用,“我的病不治也要給他治。”

至今,提起分離28年的親生兒子姚斌,郭先生仍然難過得忍不住落淚。“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28年了,我們是非常想見孩子。”4月29日,他告訴南都記者,為儘快見到兒子,妻子於當天提前出院,他們計劃30日啟程去九江認親。“醫生本來說還要再治療幾天,不讓出院,但是我們要去見兒子,所以要求提前出院了。等一個月之後再過來(繼續治療)。”

病中的姚斌,也默默理順與兩個家庭的關係。“我希望這件事向好的一面發展。我多了一個兄弟,多了一對父母,多了遠在幾百公里以外的家人,我的父母也多了一個兒子,又多了孫子孫女,大家都能夠很融洽地生活,這是我希望的結局。”

不過,讓姚斌難以釋懷的是,他從家人口中得知,自己在28年被錯抱可能導致了未被及時採取乙肝母嬰阻斷措施。“我本該有一次機會可能避免疾病,我錯失了這個機會,最終的責任在於誰?”

誰來為錯換的28年負責?這也是兩個家庭共同的追問。

杜女士告訴南都記者,近日其委託一名親屬到涉事的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協商,並向醫院提出三點訴求,包括調查抱錯小孩原因、調查乙肝阻斷針是否打到健康孩子身上、希望醫院為兒子先墊付治療費30萬,並強調望第三點能得到儘快解決。“我們很著急,病不等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能獲得治療。我們也希望這個(涉事)醫院能出面幫忙聯繫其他醫院、提供醫療資源等。”

對於28年前兩名男嬰被錯抱一事,4月27日,開封市衛健委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淮河醫院已經成立了工作專班進行調查,衛健委會及時跟進。如果家屬與醫院無法達成賠償協議,可依法依規走司法途徑解決。

採寫:南都記者 林子沛 吳佳靈

(文中姚俊榮、姚斌、許悅、郭彬均系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