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法律,許多事情都是由規則來維持的,規則是一種普遍的、長期的意識標準,人們自願遵守,達成共識並形成規則,它們將繼續伴隨著我們的生活,規則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融入集體,形成一個連貫的、理解的世界,並與社會和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規則意識不斷髮展。父母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兒童其實是不容易控制他們的思想的,這可能是因為兒童的規則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妮妮的媽媽說,妮妮在幼兒園的時候總是不聽話,不聽從老師的指示,叫她拿東西,假裝沒聽見,一起玩遊戲的時候不願意加入到團體裡邊,總是拖延遊戲的過程。吃飯和上廁所都不正常,造成了混亂,小鵬在家總是不能按時吃飯,他已經5歲了,每次都要讓家長餵飯吃,他不吃,一直都在玩耍,晚飯後,還要再給他做一次飯,當他看到桌子的時候就會跑開了,他的父母強迫他吃東西,她閉著嘴不吃,家長也對此表示無能為力,孩子不容易被管理,因為他們的孩子缺乏規則意識,父母這時候不能掉以輕心,然而,兒童規則意識的培養會影響兒童的身體發展,影響兒童的未來。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首先,兒童不容易管理,因為兒童本身就沒有規則意識,3歲左右的兒童開始理解情感,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規則意識,但在此期間,兒童的行為也會受到約束,兒童會根據成人的情緒被動地跟隨。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被要求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這樣做,父母可能會生氣。如果孩子害怕父母會生氣,他或她就會聽從父母的命令,當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也通過了解老師的情緒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在此期間,如果孩子對成人的情緒無動於衷,喜歡忽視父母的感情,不聽父母的話,即使父母生氣了,對他們來說也是視而不見,那麼父母就應該考慮孩子的性格和內在情感缺陷,並幫助孩子及時改正這些問題。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2.主動遵守規則的是4到5歲的孩子,他們的規則意識會更上一層樓。孩子這時候已經意識到,持續的行為可以得到父母的認可,並且是按照成人的期望進行的,孩子繼續玩遊戲,他能感覺到老師允許他的這種行為,孩子自發地感知到此次發生行為的規則,並且知道老師不會生氣,漸漸地,孩子們會有一種主動遵守規則的責任感,表現出集體領導規則、共同維護集體規則的意識。在此期間,父母應該注重引導,鼓勵孩子的意識和責任,讓孩子感受和思考自己的一些行為。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3.當處理規則問題時,孩子在6歲或9歲時就已經能夠積極地處理規則問題。例如,在集體中,老年人主動承擔維持秩序的責任,並制定可以共同遵守的規則。當他們玩遊戲時,他們會有意識的安排一些事情,在此期間,孩子們不僅意識到了規則背後的行為,也意識到了規則本身。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父母是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理性的規則觀,哪些規則好,如何制定好規則,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1,父母應該多和孩子接觸,可以培養孩子對父母和身邊人的情感和社會意識,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社會的一員,並且學會關心和照顧父母的情感,孩子很單純,他們不會忽視父母的感情,和孩子親近,可以調動孩子的情感體驗和規則意識,2.引導孩子遵守規則,孩子們不願意遵守規則,父母這時候不應該把偉大的真理強加給他們的孩子,他們可以巧妙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不遵守規則的後果,例如,孩子不想按時吃飯,父母可以先設一個獎勵,在有獎勵之前按時吃飯,或者邀請其他孩子一起回家吃飯,誰先吃飯誰就會受到獎勵,沒吃完飯的孩子就沒有獎勵,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按時吃飯的規則就會形成了。

覺得孩子難管,這時候就要合理的給他規劃規則了

規則是人們同意並遵守的行為準則,規則的目的是人們的共同利益,人們能夠理解並願意遵守這些規則,只有當人們齊心協力維護規則並代代相傳時,社會才能確保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當孩子自己意識到規則的存在和制定時,父母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規則觀念,告訴他們制定規則不是為了自己的方便,在集體中應該考慮全局,制定合理科學的規則,只有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孩子們才能健康、有規律地成長。對孩子沒有規則,不僅是父母,還有孩子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